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张大通

双月刊

2095-0942

gw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88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康路42号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石油石化绿色低碳》(CN10-1378/TE)原名《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CN11-5999/TQ),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围绕绿色低碳主题,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反映国内外动态,展示并研讨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碳管理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张贤彭雪婷贾子奕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日益紧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碳移除(CDR)等碳管理技术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受到各国广泛关注.美国在CCUS等碳管理政策制定、技术研发、集群示范等方面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政策框架和技术体系,促进了碳管理技术快速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牵头发起多个碳管理领域多边机制.该文通过梳理美国碳管理现状,分析当前碳管理技术发展态势,提出未来技术发展建议.

    碳中和碳管理政策制定技术研发集群示范国际合作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王凡李丹丹陈梅涛张继龙...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转换灵活的二次能源,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发展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用能和原料替代领域,加速实现脱碳目标,成为全球氢能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技术突破难、生产成本高、消纳场景少、标准建设慢等产业瓶颈依然突出.需通过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快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及碳市场建设,加强全产业链规范安全监管,广泛开展国际氢能产业合作等举措,科学系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氢能国内氢能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我国多晶硅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赵帅张松
    16-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国内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升,带动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多晶硅是光伏产业上游,目前国内多晶硅市场严重过剩,未来市场供需形势仍不容乐观.该文概括了国内多晶硅行业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多晶硅市场和技术现状、分析了改良西门子法与硅烷流化床法工艺发展趋势,并预测展望未来市场变化.未来布局多晶硅业务需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产业链实现上下游协同,生产上逐步降低产品碳排放强度并关注多晶硅业务发展的潜在制约点和风险,引导我国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

    光伏多晶硅市场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法成本竞争力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辅助石化企业全产业链动态集成优化探索

    郑爽牟鹏
    22-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以来柴油市场持续疲软.面对困境合理调控资源以期推动柴油价格回升,成为缓解柴油业务亏损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国内外尚缺乏直接量化柴油产量调整与批发价格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该研究基于生产优化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柴油批发价格预测模型"并应用于某企业,成功实现将企业计划优化与市场需求变化紧密结合的动态测算,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新型市场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神经网络价格预测石油化工柴油市场生产经营优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表述解读

    傅培瑜廖健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战略方针,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任务为全面、协同、创新和安全转型,并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和标准体系等支持政策.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将对石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增长,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提升能源安全水平的同时,也带来投资发展受到制约、节能降碳压力加大、碳管理能力要求提升等挑战.建议石化行业更新绿色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意识,采取实际行动推动碳减排,实现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升级石化行业碳减排

    制氢装置技术改造及低负荷运行分析

    王国峰国玲玲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石化公司5×104 m3/h制氢装置在41%负荷时,出现加氢催化剂被还原和中变气空冷入口超温问题.对配氢系统和中变气换热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结果表明,25%负荷时转化入口总进料量高于41%负荷时转化入口总进料量,不仅避免了装置低负荷时转化炉管内介质偏流、加氢催化剂被还原和中变气空冷入口超温的问题,还利用中变气系统过剩的低温热产出235 t/h热水,回收热量创造经济效益达1 528万元/年,同时降低碳排放总量28 597 t/a.制氢装置操作弹性从50%~110%提高至25%~110%,更适用于全厂氢气系统平衡,避免氢气过剩.

    制氢技术改造转化炉低负荷回收

    双氧水法制备环氧丙烷催化剂开发与应用进展

    张永生杨建平
    38-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企业从实验室研究、催化剂开发及小试、中试,到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HPPO)工业装置数量和环氧丙烷(PO)产品规模居世界首位,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PPO及PO产业化技术.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的HPPO催化剂主要为国外Evonik-Uhde的TS-1催化剂、BASF-Dow的TS-1催化剂和国内的HTS催化剂.国外两家TS-1催化剂的H2O2 转化率为97.0%,PO选择性为90.5%,PO收率为87.8%;HTS催化剂的H2O2转化率为99.0%,PO选择性为98.0%,PO收率为97.0%;HTS催化剂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新增HPPO工业装置持续投产,为了保持PO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需进一步深入挖掘HPPO催化剂潜力,由此HPPO催化剂优化工作任重而道远.

    丙烯环氧化反应环氧丙烷装置双氧水催化剂钛硅分子筛

    炼油含硫污水高低盐分质处理试验及应用

    李世君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炼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污水是炼油污水处理装置主要的污水来源之一.通过开展炼油含硫污水高、低盐分质处理试验,验证了实施分质汽提处理后,低盐净化水排入炼油污水低浓度系列处理达标回用的可行性.将含硫污水分质处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现了高浓度污水减排30.3%,回用水量增加16.1%;炼油吨油排水和污水回用率等关键技术指标较分质处理前有明显提升;年节约成本383.2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炼油污水处理污水汽提含硫污水高低盐分质污水回用

    某炼化企业燃料气系统问题分析与优化总结

    李桂军
    51-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炼化企业现有燃料气管网系统存在布局不合理、热值波动、热值低、加热炉运行安全风险等问题,造成加热炉运行稳定性差,安全生产风险大,碳排放高.通过改变流程、增加混合器等手段进行技术改造,并建立燃料气预测模型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可全方位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供气稳定性、保障安全环保.针对燃料气管网优化的研究成果能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为实现燃料气管网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炼化企业燃料气系统热值长明灯缓冲罐富氢气体瓦斯消耗预测氧含量

    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对污水处理装置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郝玉翠邓春芳胡光亮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炼油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常因COD排放、pH、氨氮、SS超标威胁污水总外排口稳定达标.通过上下游联动加强沟通,源头采取pH控制、调整加药量、对高密度澄清池安排检修和排泥置换、更换滤袋以及在余热锅炉检修时加强调整等措施;污水处理末端采取应急减负荷,水量平衡,加强监控,增加应急流程氧化氨氮,以及后续进行提标改造优化,确保了污水处理装置外排达标.该文对脱硫脱硝废水源头预处理和废水处理发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为设计、运行人员提供了有益参考.

    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外排达标氨氮CODpH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