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科学
实验室科学

张万光

双月刊

1672-4305

bjb@nankai.edu.cn

022-23508161/85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设备处内《实验室科学》杂志社

实验室科学/Journal Laboratory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科教兴国”基本国策,为发展科学实验事业服务。努力提高实践室的科学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服务,为科学实验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管理工作者服务。读者对象为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实验教师、实验工作者以及企业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上述各类学校的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力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新范式建设与实践

    张晶晶李旭阳王淼陈巨兵...
    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全面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秉承学校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对力学教育的需求,建立了"分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探索了"创新型"和"挑战型"实验教学新模式,打造了学生自主实验新平台,创建了"师生互选、多维度考核"等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力学实验教学新范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自觉创造潜能,为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面向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的传媒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林秀瑜张学波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之下,传媒类实验教学存在新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措施.信息传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坚持"以生为本、行知并举"的教学理念,面向智能化、数字化时代,不断优化"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和"三类型、五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创新实验教学.获得一批高层次教学成果、建成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培养了高素质信息传播人才,并深入推动了舆情与社会治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育人成果显著,产生了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

    传媒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学信息传播

    板上乾坤-以AI开发板初探贯通式实践教学

    李沛秦熊伟陈浩唐涛...
    12-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知识分散缺聚合、自主学习碎片化欠设计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借鉴"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以AI(人工智能)开发板为例,围绕信息生命全周期构建一系列知识领域侧重不同、工程难度逐层递进的案例,以实践教学为主线,贯穿本科四年专业课程,并结合"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提供的教学资源、先进理念指引的教学设计,形成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串联和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并支撑课外创新,推动专业教学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形成",实现对学生的全程多维指导,有效引导、监督其开展高效、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智能基座课程群贯通式实践教学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

    师生共研共创的课程实验教学新范式

    黄丽达赵欢肖雄仁谢国琪...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以教师主导实验内容设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师生共研共创的实验教学,更能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发展理念贯彻于课程实验与实验课程.以"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原型机"实验为例,阐释了这一新范式下的实验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真实学习问题为目标,以项目式的开发模式进行实验项目创新,教师引导,师生平等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构建、迭代优化,将"学生做实验"拓展到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全过程,从"学生对所学进行验证、获得结果、观察分析"延展到主动进行知识迁移、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思考的自主学习,这一实验教学新范式是可行可推广的,学生、教师、课程均能从中获得实质发展.

    共研共创以学生为中心实验教学范式项目式开发

    基于虚拟教研室的数据库分层教学探索

    陈晋川焦敏杜方车蕾...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数据库教学设计不能适应多类型数据库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了研究型、综合型和应用型三类数据库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定位,以教育部数据库课程虚拟教研室为载体,展开了数据库分层教学的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人才培养,设计了三份数据库教学大纲,明确了各自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用时.基于这三份教学大纲,分别建设了相应的课件、教案、题库以及实验设计,并研发了相应的配套平台.探讨了基于虚拟教研室开展共同备课,让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教学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分层教学数据库教学大纲虚拟教研室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AIGC赋能探索与实践

    张金宫晓利李长利刘觉晓...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实施以来已经成为实验教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但随着生成式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如何利用AIGC对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进行赋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问题.立足于南开大学七个专业的人工智能赋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成果,探讨了三个AIGC未来对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可能方向,并提供了九种具体的赋能融合方式,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生成式智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人工智能

    非接触式火焰测量平台的设计

    李明杰吕伟易正明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焰温度场是表征燃烧过程最重要的物理量,以碳氢火焰的温度场作为测量目标,建立了一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非接触式火焰测量平台.该实验平台是由光纤光谱仪、黑体炉、CCD传感器、氦氖激光器、火焰燃烧器等设备构成,配合高精度的重建算法,就可以实现对各类碳氢火焰实施多物理量的同时测量.实验平台的成功建立,不但可以为能动专业本科生提供实验和实践的条件,还能够让研究生有机会接触到本专业的前沿技术,促进专业的发展.

    火焰温度测量重建算法实验平台烟黑浓度

    RLC串联电路基于谐振的故障诊断实验设计

    王向华丁苗苗王向荣张子叶...
    40-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谐振电路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电路"中的重点内容.该部分内容存在概念性定义和理论性公式多且理解难等问题.目前,"电路"课程的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科研热点相结合.针对该问题,结合谐振电路课本知识和当前控制领域科研热点,设计了故障诊断实验.实验对象为RLC串联电路,假设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三个参数中只有一个参数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称之为故障.利用RLC串联谐振电路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判断RLC串联电路是否发生故障、故障位置和故障形式等.该实验的开展需要电路基础实验箱和NI Multisim 14.0 仿真软件.旨在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前沿,了解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让学生体验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设计RLC串联电路串联谐振故障检测故障分离

    基于测距传感的综合越线实训装置设计

    张建飞袁小先董晴郭君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的实验装置由闭合激光束环线形成、测距传感器特性测试、应用实训和供电单元组成.激光器产生双束直角红色激光束,调整 2 个平面镜形成闭合警戒线;用红外、超声和激光测距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改变测试间距,进行"距离—电压、距离的数码管和LCD屏显示"测试;压力、红外和超声距离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判读;反馈信号控制光耦和固态继电器,驱动舵机、步进电机、LED灯和语音模块,执行"超红灯-落阻拦杆"、"手脱离方向盘-制动转轮"、"跨越 1 米间距线-亮LED闪烁红灯"以及语音警示等动作.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模块化、操作性强、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测距传感器越线光耦继电器STC89C52单片机

    BiOCl纳米片微球光催化氧化NO的综合实验设计

    杨昌军谭李萍孙亚梅朱颖...
    49-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验作为一种实验教学类型已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BiOCl纳米片微球光催化氧化NO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以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BiOCl纳米片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溶剂对光催化材料结构与光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该综合实验流程完整,实验内容涵盖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评价等方面,综合性强,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氯氧化铋微球光催化一氧化氮综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