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MR和GC-MS的动态分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以"正溴丁烷制备"为例

    段辉曹同成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各类原料不同的用量、反应时长和原料加入顺序等设计了正交实验条件组合,并开放给15 位同学分组进行动态选择.综合各组实验数据,得到最优的实验条件并对异常实验结果进行解释;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快速验证.与对照组相比,动态分组实验的同学在有机实验单元操作水平、仪器操作能力上明显提高,同时因实验过程中存在多种变量引导同学进行开拓性思考,增强了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新实验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态分组教学正溴丁烷教学模式

    氢气喷射火特性教学实验设计

    朱建鲁范嘉涛王赛磊韩辉...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是氢气大规模使用的前提.为了研究氢气喷射火特性,自主搭建了喷射火实验系统,开展氢气喷射火特性实验研究.实验分析了氢气喷射火流量、火焰形状、中心温度及辐射场的变化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其中,对于火焰形状的分析,采用将图像转化为二值图的方法得出.结果表明,当压力降低 16.95%时,火焰长度下降13.29%,火焰高度下降7.29%;压力保持 1.02 MPa时,随着距离增加,中心温度平均减少70.10%;距离喷射口所在平面 1.5m处,辐射强度平均减少 18.43%.通过氢气喷射火实验得出氢气意外泄漏下周围温度场、辐射场变化情况,可为实现氢气安全利用提供借鉴.

    氢气喷射火实验设计火焰形状辐射强度

    基于物理白盒子与翻转课堂的系统辨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陆金金梅名豪田园
    169-17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系统辨识入门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一套实验教学装置,设计了一个内部结构为一阶和二阶电路而参数未知的待测对象"白盒子",采用STM32F103 单片机实现波形测量,结合上位机实现虚拟示波器与标尺功能.设计基于阶跃响应法的实验内容,逐步递进辨识系统参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学实施结果表明,基于物理白盒子的辨识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系统辨识概念并掌握基本方法,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系统辨识翻转课堂虚拟示波器

    "Web系统项目实践"产教融合课程模式探析

    谢从华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产教融合课程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内容重构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问题,探索和实践了"四双五真"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校企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元素,构建校企协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全育人路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和方法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资源,实现课程内容的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了校企双元主体、双师队伍、双创环境和双重资源,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就业的"四双五真"产教融合课程模式.经过10 多年探究实践,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立项建设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54 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表明:69.5%的为单位技术骨干,9.1%的为项目经理,14.3%的为各级主管.

    产教融合课程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非电专业电工类课程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李梅潘雷王英红王秀丽...
    181-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类课程特点,引入多层次实践教学理念,搭建了情景化虚实结合自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线上仿真预习,线下智能指导进行自主实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环节、全过程互动教学;构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打造工程化实践教学团队,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构建了多层次、形成性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实践应用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实践热情,为"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电工类实践教学虚实结合自主实践师资队伍质量评价

    流体力学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高淑会丁昀王宝山胡广录...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单独开设的"流体力学实验"课程为例,对 279 名学生采用"过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从实验成绩评定及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两方面进行教学质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考核,采用"过程形成性"考核的学生平均成绩为79.4 分,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三项达成度均在0.79 左右,优良率大于50%,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理解较深入,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强.因此,课程实践表明,采用"过程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有益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

    过程性考核流体力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面向智能测绘的测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魏东升邓晓嘉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化测绘背景下,测绘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传统实践教学存在内容过于陈旧、教学体系不合理和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从课程实践、毕业实践和拓展实践等环节,全方位构建了与智能化测绘应用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发展了具有多途径、多手段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测绘专业中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改革后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达到 92%和 95%,实践教学改革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智能测绘测绘专业实践教学

    多元融合的电子信息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童强常峰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BE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新工科教育改革实践,以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和毕业要求为目标,逆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递进式能力培养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建设了"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元实践平台,实施"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合,校内与校外方案融合,课内与课外时空融合,实操与虚拟方式融合"的新工科实践教学改革,建设开放、融合、高质的实验实训课程,改革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育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工程人才培养OBE理念教育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开放共享实验平台阶梯式培训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彭洁罗渊郭丙乾朱桂珍...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共享实验平台在为科研人员提供仪器设备共享和实验场地共用的同时,也承担着助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平台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为满足不同人员的不同实验需求,构建了"基础-提高-创新"三级阶梯式培训体系.该体系以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和仪器基本操作为基础培训;以仪器应用技巧和软件数据挖掘为提高培训;以前沿和优秀成果分享交流为创新培训,内容涵盖实验入门、仪器精通使用和科研创新思维培养等各个环节.为新形势下开放共享实验平台作用的高效发挥提供新思路.

    实验教学实验平台培训体系开放共享

    预算一体化背景下高校政府采购的多价值链协同机制

    金妍高红岩侯冰
    207-21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做好财政预算管理数智化转型,对高校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资产"的全流程管理过程进行了梳理.采用多价值链和协同理论,构建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多价值链协同模型,拆解高校采购管理多价值链系统结构与功能,提出了包含决策层、制度层、组织层、信息层和数据层在内的高校政府采购多价值链协同管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应从全局视角将影响政府采购系统价值的相关增值活动纳入考量,通过技术赋能手段打破业务环节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政府采购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同时对高校政府采购全流程管理提出了提升政府采购效率、防范政府采购风险、提高政府采购服务水平的建议.

    多价值链协同论政府采购预算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