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1304例肾活检病理资料流行病学特征

    左金巾肖阳平卢登勇石晓冬...
    34-36,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总结广西地区1304例肾穿刺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021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患者的肾脏病理资料,将其以5年为一个阶段分为两组,Ⅰ组(2012年—2016年)、Ⅱ组(2017年—2021年)以了解近年来此类患者病理类型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 1304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9∶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82例(82.98%),其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膜性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IgA肾病,占检出率分别为37.80%、28.56%、18.6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04例(15.64%),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其次是紫癜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检出率分别为64.22%、10.78%、10.78%.结论 地区10年间肾穿刺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多见,其中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脏病理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缺血性脑卒中引发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激活RhoA通路抑制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

    甘红霞范有明
    37-40,后插4-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氨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大量神经递质释放可造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元持续性去极化造成细胞骨架破坏,引起各项神经功能障碍.中枢神经受损后会分泌大量神经再生抑制分子激活RhoA蛋白通路,导致生长锥塌陷,抑制神经突起再生.干预生长锥塌陷途径,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造成的神经突起损伤和促进神经突起再生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文章对谷氨酸损伤神经突起机制及促进神经突起再生机制展开深入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谷氨酸RhoA神经再生

    结直肠癌与铜死亡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周玲唐梅文谢佳涛陈文隆...
    41-45,后插6-后插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新型铜死亡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为治疗CRC患者预后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研究中,CRC患者的LncRNA表达谱、临床数据以及突变数据下载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CRC数据库,使用R4.1.1软件筛选出与铜死亡相关Lnc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与CRC预后相关的铜死亡LncRNA,采用LASSO Cox回归及交叉验证及多因素Cox分析得出的最显著的LncRNA构建最优预后模型.根据得到的风险评分,将纳入的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对构建的模型进行Kaplan-Meier进行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分析.同时建立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建立临床分组验证.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我们还计算了泛癌数据中TMB状态与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对CRC治疗的敏感药物.结果 获得36个铜死亡预后相关的LncRNA,且使用LASSO Cox回归及交叉验证及多变量Cox分析从上述36个具有预后意义的铜死亡相关的LncRNA中筛选出17个显著相关的LncRNA(DEGs).接着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及风险差异分析,证明高低风险组是有差异的(P<0.05),ROC曲线显示该预后模型曲线下面积在1年内为0.749,2年内为0.705,3年内为0.710.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交集基因在生物过程主要富集于细胞二价无机阳离子同源等,细胞成分主要富集在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在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受体配体a等.KEGG提示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吞噬体等通路.肿瘤突变负荷的生存分析和药物敏感性是有差异的.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 17个与铜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可能奠定了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评估的基础.

    结直肠癌TCGA铜死亡预后模型肿瘤突变潜在药物选择

    小调宗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陈军虎张选明王琳甘霞...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调宗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调宗汤,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8.4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60.7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调宗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情况,调节血脂水平,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小调宗汤宗气中医证候积分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胆汁酸代谢异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徐翠瑜张明香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临床常见慢性肝病,国内外研究表明,胆汁酸已被确定为参与糖脂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胆汁酸代谢异常和肠道菌群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种病理机制与传统医学中肝脾损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致病机制相符合.文章结合肝脾相关理论探讨胆汁酸代谢异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新的参考.

    肝脾相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胆汁酸代谢肠道菌群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刘婷署文杰孙西庆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指在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作为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卒中复发和焦虑、认知能力下降等精神障碍的风险.目前西医治疗SSD主要是运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见效快的同时存在成瘾性、疗效不稳定等问题.中医药作为治疗SSD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与西医联合治疗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文章就近年文献中对SSD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论述,为临床SSD的治疗提供参考.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中西医治疗诊疗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回璇伊桐凝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第二大终末期肾病(ESRD)病因,仅次于肾小球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后西医治疗方式较单一,故探讨中药复方干预DN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通过多靶标和多路径来实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效果.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但总结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信号通路影响的较少,文章通过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蛋白(Smads)信号通路、Notch信息通路、Wnt/β-catenin、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等信号通路,来阐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复方指导防治DN提供参考.

    中药复方糖尿病肾病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朱婷婷唐洁谢思琪石祖安...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为胃癌的癌前疾病,因其起病慢,病程长,发病率较高且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一直是消化道疾病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多种信号通路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过程相关,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减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文章就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与CAG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希望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慢性萎缩性胃炎信号通路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颜青董慧杰宋丽党翔...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就诊于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分别给予降糖、降压、降脂、饮食及运动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以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为治则的软化动脉胶囊.观察周期为90 d,检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90 d治疗周期中无脱落病例.经治疗,试验组中医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BP、DBP、FPG、2hPG、HbA1c、LDL、TG、TC均低于对照组(P<0.05),hs-CRP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UMA较对照明显改善(P<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结论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保护作用.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基于阴虚生"瘀"理论探讨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的病机及治疗

    陈琳唐爱华王振刚欧少甫...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可归为中医学中"消渴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内热".其中又以"阴虚"为本,病位在五脏六腑,脏腑因"虚"而生内热,"壮火食气",热气在内耗伤津液,则阴津虚少,气血不利而涩,便易致瘀血形成壅遏周身各条络脉,而出现口干、口苦,多饮,过食,形体消瘦,舌质多淡红或暗红,苔少,脉多沉细数或细涩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发为"消渴",多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证.所谓"法随证立",当养阴以清内热,益气以补脏腑之虚损,气又可生津、化津,以滋补津液的耗伤,活血以"去宛陈莝",宛莝得除之则新血生,使道路散而不结,气血利而不涩.因此,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法,针对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也相应而生.近年来,有研究明确提出阴虚生"瘀"理论,阴虚与火热之间彼此关联,阴虚而生内热,热伤气阴,阴虚生瘀的病机变化是"消渴病"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主要通过探讨"火热伤阴"→阴虚生"瘀"理论在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的病机转变,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扩展新思考.

    阴虚生瘀火热伤阴2型糖尿病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