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甲苷防治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黄倩蒋虎刚王新强严春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堆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表现为心肌重构及心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引发死亡.黄芪甲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等药理作用,在心肌纤维化防治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力.文章旨在对黄芪甲苷防治心肌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综述,为黄芪甲苷临床治疗心肌纤维化提供参考.

    黄芪甲苷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微生物、肠脑轴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王博景少博徐世红王小强...
    40-43,后插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主要原因的全身性代谢疾病,随着对该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多样且疗效显著.肠道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独特的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通过某种"特殊作用"将肠道和大脑之间联系起来,形成微生物、肠脑轴,许多物质可通过此轴影响该疾病的发展进程,进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基于此,文章综述了肠道菌群的作用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微生物、肠脑轴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脑肠轴与肠脑轴的相互作用以及中药通过微生物调节骨关系对骨质疏松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及诊疗提供参考.

    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微生物、肠与脑轴肠脑轴与脑肠轴中医药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汪强毛忠南张晓凌姚军孝...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腕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与西医治疗相比,针灸作为典型的中医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从传统针灸疗法、电针疗法和针灸联合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目前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同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穴位选择以及痉挛期腕手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等,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脑卒中腕手功能障碍针刺痉挛期

    中医体质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刘炳义武治彪马宏宇石梅...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中医体质学从宏观角度分析人的整体状况,研究发现心衰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具有差异,其中气虚质、阳虚质以及血瘀质在心衰患者体质分型中占比较大,单一体质较少,兼夹体质较多.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心衰患者其心功能标记物、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对偏颇体质进行干预可以改善心衰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现对中医体质与心衰相关性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心衰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中医体质心衰研究进展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蒲婧瑜于丽红姬琳孙贵芝...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衰弱(Frailty)作为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衰弱后患者住院及病死率增加.从中西医两方面切入,将其西医的诊断、发病机制、相关标志物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老年衰弱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衰弱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血管新生机制探讨缺血性中风

    朱娜马贤德刘树权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风病又称卒中,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所有中风患者的80%.当向大脑供应富氧血液的动脉阻塞并且氧气无法到达大脑组织时,就会发生缺血性中风.血管新生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恢复中起着关键作用,故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如何减轻缺血损伤及促进缺血区域血管生成,及时恢复大脑供血成为治疗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与缺血性中风血管生成相关的调控因子,以及促血管生成的中医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为血管新生途径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基础.

    缺血性中风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中医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秦熙谣许斌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其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手术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代谢降低和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乏力、迟钝、畏寒和抑郁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常伴发抑郁情绪,而这种继发的抑郁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原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挑战.然而,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甲状腺功能减退如何诱发抑郁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与此不同的是,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可整体调节患者身心状态的治疗方式,从脾肾阳虚的角度将这两种疾病的症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调治,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抑郁这种合并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文章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中医药病理机制

    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调控miRNA的表达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吕嘉欣刘阳王楚翘孙龙宇...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DN的一线药物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但效果仍不理想,探索切实可行的DN药物仍是医疗上的难点和重点.有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几个因子单独或协同作用以介导肾脏病理的基因表达.其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可通过作用不同信号通路独立或交叉地影响DN的发生发展机制.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调控miRNA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球足细胞以及肾小管的损伤,达到治疗DN的作用.故通过对近年中药调控miRNA治疗DN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治疗DN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糖尿病肾病中药微小RNA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罗巧翠周容张新霞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在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策略上有一定的优势,益气养阴活血法是DCM的重要治法之一.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能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改善心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凋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抑制心肌纤维化,从而防治DCM的发生发展.文章通过总结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DCM的临床用药情况与基础研究进展,希冀为临床防治DCM提供新的思路.

    益气养阴活血法糖尿病心肌病研究进展

    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严天旭杨莺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和抗药性,而非药物疗法由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逐渐成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将近年来运动疗法、针灸、推拿、饮食控制等非药物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为临床参考和借鉴提供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中老年高血压病非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