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阮诗玮从"四纲六目"论"厥"心法初探

    杨运劼阮诗玮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对"厥"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因其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有变迁,论述较为散乱,难以对"厥"形成系统、客观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阮诗玮教授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指出"厥"的内涵主要为"四肢厥冷""神志昏厥"二者,病机系"阴阳气血逆乱",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休克等联系紧密.阮教授临证治"厥",主张"四纲六目"."四纲",即"阴、阳、正、邪",是从"阴阳"判别"厥"之真假,"正邪"评估病情整体发展趋势,具有提要钩玄的意义."六目",即"机、位、势、体、时、象",是在"四纲"基础上,分别从"病机、病位、病势、体质、时令、病象"对"厥"临床辨治的具体指导.希冀对传统中医药"厥"领域的开发,并为构建中医"厥"诊疗体系有所助益并提供参考价值.

    阮诗玮四纲六目

    内服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艳刘丽丽施卫兵张国梁...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的治疗不仅限于肝脏本身病变,还要控制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肝癖""积聚""胁痛"等范畴,病位在肝、脾、肾,病理产物有痰、湿、瘀、热等,为虚实夹杂之病.中医药有着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的优势,现就内服中药复方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发现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苦黄颗粒、益肾化痰方、桂附理中汤、养肝消脂茶、大黄利胆胶囊、柴胡疏肝散、柴胡化浊饮等中药复方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脂代谢、肝脏影像学指标、胰岛素抵抗、肠道功能、抗炎、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等方面作用显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药临床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多系统萎缩中药组方规律

    修嘉玉张根明黄源鹏
    75-78,后插19-后插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多系统萎缩的现代中药组方规律.方法 以"多系统萎缩"和"中医药""中药""中草药"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7.1、Qrigin 2021等软件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84首,涉及174味中药,用药超过16次的中药25味,前5味是山茱萸、熟地黄、黄芪、茯苓、当归,功效分类主要为补虚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多属甘、苦、辛,归经以肝、肾、脾三经最多见;关联规则显示常见药物组合为山茱萸-肉桂-附子、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茱萸-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组较好的聚类组合.结论 多系统萎缩病变脏腑以肾、肝、脾为主,病机以虚为本,肾虚、气血亏虚多见,治疗以补虚固本为治则,重视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多系统萎缩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药聚类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眼针治疗肩周炎的思路

    王一宁张威王娜娜田维柱...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周炎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其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经筋理论认为,肩周炎是由于内外合因导致肩关节局部经筋受损,卡压络脉,累及经脉气血运行,产生疼痛,日久经筋失于濡养,进而导致患者肩关节局部活动受限.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在"观眼识病"基础上创立的微针技术,是针灸的一部分,其具有调和阴阳、通络止痛等作用,在肩周炎的治疗上具有充分理论依据及可行性.此外,眼针还具有用针小、操作简、疗效好等特点,是对传统针灸继承与发展的具体体现.该文基于经筋理论探讨眼针治疗肩周炎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对肩周炎的认识,提高眼针治疗疾病的覆盖面,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的治疗思路.

    肩周炎眼针经筋理论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张婷王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舌诊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舌诊图像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技术等舌诊客观化研究及近5年的关于舌诊客观化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为舌诊的深入全面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医舌诊辨证论治客观化临床应用

    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覃福斌杨侃何婷婷卿洁...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张性头痛(TTH)又称肌收缩性头痛,属于功能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表现为紧束性或压迫性非搏动性头痛,可伴或不伴有头部肌群的挛缩性收缩及压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病程数日至数年不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好发育中青年,女性略高于男性.中医学将其归于"头痛""首风""头风"等范畴,虽然在发病中有多种致病因素在起作用,但是中医学通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每个患者病因病机不同处以方药、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外治,近年来各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医内服用药及外治疗法所达到的成效不容小觑,随着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医家汲取古代医家宝贵经验,去粗取精,对于紧张性头痛不断深入研究,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化仪器等,在治疗方面涌现出了更多的诊治方法,且其临床疗效满意.文章归纳近10年关于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文献,归纳中医治疗方法,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紧张性头痛中药内服中医外治针灸

    基于经筋骨一体观探讨脊柱调衡点穴手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李锦锋张晓刚赵希云王志鹏...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特异性腰痛(NSLBP)的病机较为复杂,与"经-筋-骨"三者彼此失和密切相关.脊柱调衡点穴手法以经、筋、骨为治疗节点,是治疗NSLBP的有效方法,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章以经筋骨三位一体观为理论基础,从经络不畅、筋骨失衡的角度出发,对脊柱调衡点穴手法治疗NSLBP的作用机制展开论述.

    经筋骨一体观脊柱手法非特异性腰痛研究进展

    基于"癌毒-态靶"理论探讨胃癌的诊治思路

    王舒萍尹硕鑫方瑞超黄子萍...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毒理论是中医大家周仲瑛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上首创的病机学说,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仝小林院士所提倡的"态靶辨证"理论是在现代医学背景条件下沟通宏观调控与微观临床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是由中医药传统诊治模式和现代医疗科技驱动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临床辨证模式.基于"癌毒-态靶"理论对胃癌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析治疗进行系统概括与阐述,总结出胃癌患者多由痰、瘀、毒相互搏结所致,病机属虚实夹杂,以消癌解毒,扶正祛邪,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当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欠佳时,中医治疗结合"癌毒-态靶"理论,紧扣核心病机,可有效控制相应的症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癌毒态靶胃癌诊治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调摄

    陈朦朦吕冠华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国际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没有完全清楚.NAFLD与不良的膳食结构、缺乏运动、代谢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等)的危险因素有关,通过实施生活预防调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及健康教育,不仅可降低NAFLD的发病率,还可提高NAFLD的逆转率,有效促进病情康复.

    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预防调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用药规律

    秦诗媛于永铎
    100-103,后插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分析临床应用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文献,构建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251首有效处方,涉及中药186味,使用频次前10味中药分别为苦参、黄柏、五倍子、大黄、芒硝、蒲公英、冰片、金银花、马齿苋和地榆;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高频核心药对组合为苦参-地榆,3味药组合为苦参-五倍子-黄柏,聚类分析发现8组具有关联性的药物组合.结论 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多以消肿生肌、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法遣方用药,可供临床参考.

    数据挖掘中药熏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