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蛇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蛇志
蛇志

李其斌

季刊

1001-5639

shezhi0771@163.com

0771-5330221

530222

广西南宁市长福路6号

蛇志/Journal Journal of Snake
查看更多>>本刊重点刊登国内外有关蛇类科学与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利用,医学基础、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微循环研究,亚健康防治,健康养生等生命科学最新科技信息,并用一定版面介绍蛇类养殖与利用,供求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肌愈疡膏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治疗蛇伤溃疡的临床研究

    邱小倩严张仁王建刚饶桂荣...
    401-403,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生肌愈疡膏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治疗蛇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收治的60 例蛇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生肌愈疡膏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皮瓣修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皮瓣修复情况比较,观察组的皮瓣完全成活 30 例(完全成活率 100.00%),对照组的皮瓣完全成活24 例(完全成活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肌愈疡膏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治疗蛇伤溃疡可有效提高皮瓣完全成活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蛇伤溃疡生肌愈疡膏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桂北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刘治昆赵红喜韦晓东莫志高...
    404-407,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并分析桂北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优化该地区毒蛇咬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蛇伤救治中心收治的3 607 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致伤毒蛇种类、咬伤季节及时间段、咬伤至就诊时间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咬伤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结果 主要致伤毒蛇种类依次为烙铁头蛇、五步蛇和眼镜蛇,高发季节主要为夏秋季(7~9 月份),毒蛇咬伤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10 点和晚上8 点,患者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年龄多集中在31~70 岁之间,咬伤部位以四肢最为常见,仅有30.44%的患者在伤后3h内及时就诊,患者的预后普遍良好.结论 通过调查了解桂北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毒蛇咬伤的宣传教育,构建应急网络,并强化基层救治能力和充实医疗资源储备等综合措施,有利于提升毒蛇咬伤的整体防治水平.

    蛇咬伤毒蛇流行病学特点桂北地区

    防渗漏保护套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在蝮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

    余红平贺婷
    408-411,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防渗漏保护套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在蝮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 年7月至2024 年5 月收治的60 例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使用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观察组使用防渗漏保护套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各时间段的肢体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渗漏保护套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可有效减轻蝮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和疼痛程度,缩短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蝮蛇咬伤清毒百炎消外敷防渗漏保护套肢体肿胀

    院前急救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蒋英桥
    41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医学科 2023 年 1~12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50 例,依据院前急救中是否使用抗蛇毒血清进行分组,将 18 例院前急救中未使用抗蛇毒血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32 例院前急救中使用抗蛇毒血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肢体肿胀完全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救治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肢体肿胀完全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经急诊治疗72h后的凝血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蛇毒血清可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毒蛇咬伤院前急救抗蛇毒血清凝血功能并发症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涛钟小琦
    416-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CBP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7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CRP、IL-6、TNF-α、IL-17、D-D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中,使用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可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重症脓毒血症乌司他丁连续性血液净化炎性因子水平效果

    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并发创伤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熊维廖浩潘婕吴颖...
    420-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3 年8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PTSD并发情况,并自拟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并发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 94 例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30 例并发PTSD(分为并发组),发生率为31.91%;未并发PTSD 64 例(分为未并发组).并发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机械通气时间>7d、消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为内向的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机械通气时间>7d、消极应对方式、内向人格均为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并发PT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RDS患者撤呼吸机后并发PTSD的影响因素为消极应对方式、通气时间长、学历低下及内向人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方式人格特征

    老年非高危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分析

    林璋薛林莹许进姚月娴...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非高危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50 例老年非高危APE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CT肺动脉造影(CTPA)排除APE的50 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下肢深静脉彩超、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D-D)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方面比较,观察组的SⅠQⅢTⅢ征和V1~V3 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声心动图方面比较,两组间各超声参数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在预测老年非高危APE中的曲线下面积为 0.764(95%CI 0.671~0.857),最佳截断值为 2.195 mg/L,敏感度为94%,特异性为52%.结论 老年非高危APE患者在炎症反应、血栓负荷、心功能损害及心电图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些指标结合诊断对该病具有重要价值,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用价值有限.

    老年人非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D-二聚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腹腔压力分级管理策略应用于ICU重症患者的效果

    胡广财
    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压力分级管理策略应用于ICU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 年12 月至2023 年12 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 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采用腹腔压力分级管理策略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ICU住院时间、腹腔压力、目标喂养量达标率)、胃肠道耐受情况[腹泻、胃潴留、肠营养中断及反流误吸情况]、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及干预第4、7 天时的腹腔压力均较对照组低,目标喂养量达标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耐受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胃潴留、肠营养中断及反流误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GB、TRF、PAB、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的HGB、TRF、PAB、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腹腔压力分级管理策略能提高目标喂养达标率及胃肠道耐受情况,改善腹腔压力及营养状况.

    重症患者腹腔压力胃肠道耐受情况营养指标目标喂养量达标率

    基于急救流程优化的系统护理应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效果

    刘伟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急救流程优化的系统护理应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12 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60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6 月就诊的 30 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将2023 年7~12 月就诊的30 例患者纳入优化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化组给予基于急救流程优化的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工作人员到位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血液/体液送检时间、管理气道时间、用药时间、首次CT/MRI检查时间、急诊手术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化组的工作人员到位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血液/体液送检时间、管理气道时间、用药时间、首次CT/MRI检查时间、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急救流程优化的系统护理能够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缩短抢救反应时间,减少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多发性创伤急救流程优化系统护理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的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

    廖莹莹廖晓霞廖意芬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科学、实用的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K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link、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检索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2023 年,最终纳入6 篇文献.基于筛选出的最佳证据,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的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0 名专家进行2 轮函询论证.第1 轮函询论证由专家对各项条目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研究小组回收问卷后依据函询意见讨论并修改相关条目,在此基础上形成第2 轮专家函询问卷,参照函询结果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方案.结果 经 2 轮专家函询后,统计其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 轮函询指标重要性的Kendall'sW系数为 0.374(χ2=213.103,P<0.001),指标可操作性的Kendall'sW系数为0.114(χ2=65.219,P<0.001),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2 轮函询指标重要性的Kendall'sW系数为0.264(χ2=158.184,P<0.001),指标可操作性的Kendall'sW系数为0.105(χ2=62.743,P<0.001),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的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最终构建了 4 项一级指标,14 项二级指标,8 项三级指标的转运流程.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的航空医学救援转运流程方案,构建方法科学、过程严谨、结果可靠,其对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突发急性传染病航空医学救援循证德尔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