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季刊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度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教育学热点研究课题组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苏州大学期刊中心共同组织的"2023 年度中国教育学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凝聚了教育学界、期刊界和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共识,以简明的形式回顾了 2023 年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年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立足中国教育实践,聚焦现实教育问题,持续深化教育学科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十大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传统根基、现实路径与未来图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潜能、价值与挑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径;跨学科学习视角下的教学与评价改革;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突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数字化转型赋能终身学习机制探索;老龄少子化背景下普惠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这些研究推动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学研究热点问题教育强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多元方法论视角下质性研究文献的意义与综述方式

    杨莉萍刘云亓立东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性研究基于多元方法论,不同方法论取向对于文献的意义、综述的范围及必要性、应如何开展综述等有不同看法,其中隐含着严重分歧与矛盾.在后实证取向看来,科学是在解决前人遗留问题的过程中进步的,文献综述因此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象学认为,前人文献极易形成预设,从而遮蔽事物的真相或本质,因此不主张甚至强烈反对做系统的文献综述.诠释学相信人对事物的认识一定是带视角的,因此并不拒绝前人文献,但前人文献在此并非作为已得到确证的知识,而只是作为"一种观点"或"一种视角"呈现的.社会建构论与诠释学同样采取视角主义立场,认为被纳入的文献与研究者、被研究者共同参与了对某种"事实"的建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建构力量.认识论的自反性应被嵌入质性研究文献综述,混合研究只有在社会建构论框架内才能实现方法自洽.

    质性研究文献综述多元方法论认识论的自反性方法自洽

    质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兼论NVivo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孟宇沈伟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随着质性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质性研究的效率、技术衍生的"客观性"均进入大众视野,也出现了若干对质性分析软件的误解.本研究以NVivo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例,澄清软件的"可为"与"难为",并借此从分析过程层面呈现教育质性分析的科学性.作为组织研究想法、记录并追问研究发现、追踪与反思乃至共享结论诞生过程的工具,软件有益于质性研究实现从熟悉文本、结构化到整合数据的过渡,提升质性分析效率,并提供了让复杂的诠释性实践拥有可见、可讨论的可能.然而,软件操作只有与方法论、分析策略相结合,为研究者所善用,才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质性研究的科学性.

    质性数据分析质性研究NVivo分析性备忘录

    对教育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论追问

    钟程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具体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规制是推进我国教育实证研究科学化的必要路径.深度访谈是教育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质性研究方法,但在方法论层面尚缺少讨论和反思."深度"是深度访谈的特质所在.在方法论视域下,当前教育研究中应用深度访谈在对"深度"的理解、抵达与呈现中分别存在理论范式不清晰,动力机制不明朗,学术写作不规范等问题.理解"深度"需厘清新实证论、原本论、建构论和批判理论等多重理路,根据研究需要采取多元理论范式.抵达"深度"需识别受访人的动力因素,通过线性、循环或复杂机制,促进动力转化,使之持续、深入地参与研究.呈现"深度"从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发现、效度和伦理六个方面入手,根据研究问题与理论范式采取相应的写作形制.

    教育实证研究深度访谈质性研究理论范式动力机制方法论

    论增进调查问卷研究效度之新策略

    李夏妍胡中锋王阳
    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卷研究效度是指问卷所获得的资料达成研究目的之程度.问卷的试测效度和问卷的测量效度是表达问卷研究效度的两个指标.以长期从事问卷研制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增进问卷研究效度之新策略:"目标树建构—题目导出与问卷研制—试测操控—反馈评估与对标修改".(1)根据研究目的建构概念分析的目标树和溯因分析的目标树.(2)从目标树的末级目标导出问卷题目,结合被调查者的特点编撰题干和选项,自编与借用题目相结合.(3)应用实验和准实验效度理论,控制试测样本误差、试测安排的霍桑效应、区域文化差异、历史事件、情境污染等无关变量对问卷资料的影响,增进问卷的试测效度.(4)分别运用对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评估问卷资料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修改问卷题目.

    问卷研究效度目标树试测效度测量效度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

    崔延强林笑夷段禹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微专业模式、文科实验室模式、书院模式.这四种典型模式各有优势,用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带动了传统文科转型升级.未来,各高校应继续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抓手、以名家大师为引领的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实践模式路径

    国际中文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董良峰刘媛朱思达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文母语国,中国在国际中文教育供给侧优化和治理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新时期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化国际中文教育体系,还面临着国际中文教育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效能提升的现实挑战,体现在:教育政策和法律衔接不够紧密,治理结构中市场与社会参与不充分,治理网络中存在圈层化现象,主体治理意愿与能力呈现非均衡性.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具体实践路径包括:健全治理法律环境,完善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体系;厘清治理主体的合作关系与职能边界,完善共商共治共享的治理结构;识别成员共享价值,搭建有效治理网络;强化主体合作意愿,提升系统治理能力.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国际传播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实践路径

    用户视角下的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安全感知与建议

    杨现民周丽华李新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据要素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正通过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然而,目前教育数据要素市场在数据确权、市场监督以及市场交易等制度层面存在不足,阻碍教育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用户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参与者,其对教育数据要素交易的安全感知与建议是推进数据要素交易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面向四类不同用户群体开展了定向调查,发现用户总体对教育数据要素交易持积极态度,且具有较为全面的安全感知,不同用户群体则在教育数据要素基本态度、安全感知与安全建议上存在差异.为加快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可以从加强教育数据要素市场保障,提高高等院校用户市场参与意愿,构建教育数据要素安全体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安全需求,塑造多元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推动交易机制向需求侧转型等方面改善.

    教育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市场用户视角安全感知安全建议

    AI大模型在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与应对

    禇乐阳潘香霖陈向东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模型的巨大应用潜能与伴随而来的伦理问题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伦理问题虽不是大模型所独有,但目前的技术架构增加了AI教育应用伦理的复杂性.大模型导致的伦理问题与自身的技术特征息息相关,脱离技术探讨AI伦理问题无助于理解其教育应用的真实困境.引发大模型教育应用伦理困境的主要技术诱因,包括预训练、交互、交付方式对数据隐私保护的隐患,以及偏见、有毒文本与幻觉的风险行为对生成内容管控的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要形成"人在回路中"的政策监管,推进大模型应用民主化,以及突出基于嵌入式伦理的大模型普及教育.本研究强调了技术伦理审视在确保教育公平、有效和有益的重要作用,为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开发者了解和应对大模型的伦理风险提供全方位的视角.

    大模型AI伦理数据隐私风险行为

    追溯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根源——杨鑫辉教授专访

    杨鑫辉李锐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家自觉自发的创举,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和应然.作为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创建人与参与者,杨鑫辉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此进行的整理和发掘工作,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为范本进行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需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心理学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