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版《中国药典》70种趁鲜加工中药特点分析

    袁鑫张锦瑞刘艳杰王灿...
    2778-2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整理分析2020版《中国药典》70种趁鲜加工中药特点。方法 统计2020版《中国药典》70种趁鲜加工中药采收季节、加工部位、处理方法、性味归经、功效类别、用法用量等信息,运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0种趁鲜加工中药材主要于秋季采收;茎为主要药用加工部位;趁鲜加工后以晒干处理为主;趁鲜加工中药多质坚、气微,药性以寒性、温性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肝、胃、脾经居多,功效类别以祛风湿药最多;临床常用量为9~15 g。结论 70种趁鲜加工中药特点明确,基本符合中药临床新用规律,以期为趁鲜加工中药的纳入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中药材趁鲜加工工艺的科学性及创新性,助推中医药学的高质量发展。

    中药趁鲜加工2020版《中国药典》数据挖掘特点分析

    山药趁鲜切制及不同干燥方式对饮片质量的差异比较

    石爱文李爽刘俊潼唐钰...
    2783-2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山药趁鲜切制的不同干燥方式和切制厚度对山药饮片含量及外观性状的影响,为山药饮片质量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山药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式,运用HPLC测定山药活性成分的含量,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药总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山药浸出物含量,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选取最佳干燥方式。结果 建立16种不同山药加工样品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山药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结论 山药趁鲜切制采用不同干燥方式,饮片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饮片厚度对质量影响较小,其中以50℃真空干燥,饮片厚度为2~3 cm时,秩和比综合评分最高,其次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评分最低。

    山药趁鲜切制质量控制尿囊素腺苷

    不同切制方法对北沙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李圳夏晨皓史佳一潘罗星...
    2790-2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北沙参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方法的影响,为优化适宜的北沙参切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北沙参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过程中的是否去皮、软化前水洗程度等重要操作,选用12种不同切制方法对北沙参进行切制。采用HPLC同时测定北沙参饮片中5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以此作为考察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不同切制方法的北沙参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切制方法制得的北沙参饮片所含香豆素成分均具有较大差异;带皮饮片较去皮饮片质量更优;在趁鲜切制方法中,最适宜的方法为清水洗涤后稍晾干,直接切制;在传统切制方法中,以闷润19 h后进行切制方法制得的饮片所含成分最高。结论 北沙参在加工处理中,采用不去皮的方法,更有助于保证香豆素成分的含量。在产地趁鲜切制方法中,选用清水洗涤后稍晾直接切制的方法最佳;传统切制方法以药材闷润19 h软化切制为宜,但因其软化时间较长,常为蒸法(短暂水洗后,蒸制20 min)所替代。

    北沙参传统切制趁鲜切制香豆素HPLC

    丹寿汤调节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徐广立李彦茹李会娟张晨雨...
    2797-2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寿汤调节微小RNA-744-3P(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复发性流产模型组和丹寿汤干预组小鼠胎盘组织,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Real-time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744-3p的表达;转染miR-744-3p,模拟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s)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miR-744-3p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R-744-3p对TLR4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验证miR-744-3p对TLR4的靶向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寿汤治疗可显著抑制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吸收率并上调miR-744-3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744-3p可显著增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而抑制miR-744-3p时结果则与之相反;miR-744-3可通过靶向TLR4来抑制其表达。结论 丹寿汤通过诱导miR-744-3p表达来靶向抑制TLR4的表达,从而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并缓解复发性流产疾病进程。

    复发性流产丹寿汤内皮细胞损伤微小RNA-744-3pToll样受体4

    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PCOS卵细胞质量及CXCL5-STAT3-SOCS2的影响

    王月张骞文潘可盈赵帅...
    2804-2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PCOS卵细胞质量及CXCL5-STAT3-SOCS2的影响,探讨苍附导痰汤影响痰湿型PCOS卵细胞质量的机理。方法 将120例行IVF-ET的痰湿型PCOS妇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苍附导痰颗粒合西药组)和对照组(安慰剂颗粒合西药组),每组各60例。另取非痰湿型PCOS患者60例,因男方因素行IVF的60例正常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相关指标,临床结局指标及CXCL5-STAT3-SOCS2通路中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 PCOS痰湿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及HOMA-IR有明显改善(P<0。05);正常组与PCOS各组的部分临床结局指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COS痰湿治疗组的部分临床结局指标与PCOS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未治疗前四组CXCL5-STAT3-SOCS2通路中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存在差异性(P<0。05)。PCOS痰湿治疗组与PCOS痰湿对照组相比,CXCL5-STAT3-SOCS2有明显下调(P<0。05)。结论 苍附导痰汤通过下调CXCL5-STAT3-SOCS2通路中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颗粒细胞增殖进而提高痰湿型PCOS卵细胞质量。

    苍附导痰汤多囊卵巢综合征CXCL5-STAT3-SOCS2卵细胞质量

    基于"经络别通"应用殷氏发蒙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观察

    刘洋丁天红张荣荣
    2811-2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经络别通"理论指导下取穴,应用殷氏改良发蒙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的患者92例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根据"经络别通"理论选穴应用殷氏改良发蒙针法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鸣强度及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分级及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经络别通"理论指导下选穴应用殷氏改良发蒙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殷克敬经络别通改良发蒙针法神经性耳鸣针刺

    扩心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观察

    周尹轶凡吴琼王佑华李睿智...
    2816-2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扩心方联合西医标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扩心方,疗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超指标(LVEF,LVEDD,LVESD,IVS,LVPWT),血清 NT-proBNP,ST-2,Galectin-3,MMP-9,PICP,IL-6,VEGF 以及MLHFQ评分、Lee氏心衰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EF、LVEDD、LVESD 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 NT-proBNP,ST2,Galectin-3,MMP-9,PICP,IL-6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扩心方联合西医标准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缓解心肌梗死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室重构。

    扩心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非透析慢性肾衰竭队列研究

    毛辉辉王文哲甘文渊谢立寒...
    2821-2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并探讨其转化规律及预后。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的452例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首诊时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和年龄,原发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如肾功能、电解质等,并采集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随后所有患者分别在第3,6,12,24个月进行四次复诊随访并再次采集相关数据,随访期间开始进行规律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资料留存,不纳入后续随访研究。将采集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及辨证分型信息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所有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原发病、病程和中医证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虚实相互转化,但各证型间的转化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及血清钾离子浓度有关,原发病也可能是影响中医证型分布的原因。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虚实转化,应重点关注阳虚证。

    辨证分型慢性肾衰竭慢病管理队列研究

    基于《黄帝内经》病气传变模式的肺动脉高压肺虚络瘀证病机初探

    关铁发秦一冰曲妮妮
    2826-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动脉高压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从肺动脉高压(PH)的病因分析"继发"发病为其重要的发病特点,肺虚络瘀为PH基本病机。《素问·玉机真藏论》"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五脏病气传变作为"继发发病"的经典模式,对于PH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以《黄帝内经》病气传变模式为出发点,进一步揭示PH肺虚络瘀证形成-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病机并探讨PH诊治的关键环节。

    肺动脉高压肺虚络瘀疾病传变

    本体论视域下的脏腑辨证原理与要点

    王锦峰谷建军
    2830-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中的本体论开端于秦汉时的天道本体论,在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气在宇宙中升降聚散的形态转换为人身升降出入的变化,初步形成了《黄帝内经》气本体论,明代医家又将人体生命的本源由气扩充到命门之中。命门在本体论视域下借用科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形成命门本体模型,进而形成了以先天水火为辨证对象,以后天"心-脾-肾"为枢纽,以水火、气血为新久病辨证要点,以三焦为辨证范围,以寒热为辨证因果的本体辨证。本体辨证突破传统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原则,以水火化生五行而进入辨证顶端。

    本体辨证命门模型原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