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脾祛痰化瘀方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影响炎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赵宇琪孙小扉宋囡王莹...
    858-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通过影响NLRP3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焦亡防治AS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一: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造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AS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18含量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Pro-Caspase-1基因及蛋白表达。实验二:构建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空白血清组和模型+含药血清组。采用CCK-8和LDH检测内皮细胞活性;qRT-PCR检测NLRP3、Caspase-1和GSD-MD 的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NLRP3、Pro-caspase-1、Caspase-1、GSDMD 和 GSDMD-N 的蛋白 表达。结果 实验一:模型组ApoE-/-小鼠血脂水平发生紊乱,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小鼠血清IL-1β、IL-18含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主动脉NLRP3、Caspase-1、GSDMD、Pro-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健脾祛痰化瘀方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减小、程度减轻,小鼠血清IL-1β、IL-18 含量有所下降(P<0。01),小鼠主动脉 NLRP3、Caspase-1、GSDMD、Pro-Caspase-1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实验二:CCK-8法、LDH等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成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qRT-PCR结果显示NLRP3、Caspase-1和GSDMD的mRNA水平上升(P<0。01或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NLRP3、Pro-caspase-1、Caspase-1、GSDMD 和 GSDMD-N 的蛋白表达上升(P<0。01 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健脾祛痰化瘀方干预后内皮细胞活性增强;qRT-PCR结果显示NLRP3、Caspase-1和GSDMD的 mRNA 水平下降(P<0。01 或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NLRP3、Pro-caspase-1、Caspase-1、GSDMD 和 GSD-MD-N 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可能通过改善内皮细胞活性,影响NLRP3炎症小体进而抑制细胞焦亡,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健脾祛痰化瘀方动脉粥样硬化NLRP3细胞焦亡

    复方老鹳草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梁政亭杨明翰兰卫
    86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老鹳草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和总多糖的保留率及浸膏的降低率为指标,对水提液进行精制,得到最佳的精制工艺,研究复方老鹳草的成型工艺。结果 水提液精制工艺为将水提液70℃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1。1,在4℃的低温环境下放置24 h;水提与醇提液的最佳浓缩工艺均为(70±2)℃(-0。08~0。07Mpa)减压浓缩,分别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及1。20~1。25;干燥工艺均定为70℃真空干燥。最佳成型工艺为以93%乙醇为黏合剂,加入浸膏细粉、浸膏粉量8%的独活细粉混匀制粒。结论 复方老鹳草颗粒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复方老鹳草颗粒的制备提供依据。

    复方老鹳草颗粒制备工艺成型工艺天然澄清法

    层次分析-正交试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优选仙芎骨康颗粒的提取工艺

    商佳璐叶怡馨汪轩章建华...
    869-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建立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齐墩果酸、桂皮醛等6成分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成分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分别为淫羊藿苷0。35、朝藿定C 0。14、宝藿苷I 0。09、阿魏酸0。2、齐墩果酸0。13、桂皮醛0。09),采用多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技术建立仙芎骨康药液6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确定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3批验证试验。结果 影响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例。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 1h。结论 优选得到的仙芎骨康提取工艺能较完全地提取药效成分,方法稳定重现,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质量控制。

    仙芎骨康颗粒提取工艺层次分析正交试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

    AHP-CRITIC赋权法结合多指标优选参芪归灵口服液水提工艺

    张磊李倩李东辉何红杰...
    872-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参芪归灵口服液水提制备工艺及为多成分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干膏得率、多糖、党参炔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和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含量为考察指标,以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AHP-CRITIC法进行赋权,依据综合评分优选水提工艺;严格考察药液相对浓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水提醇沉精制工艺的影响。结果 实验表明参芪归灵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60 min,煎煮3次;水提醇沉精制工艺为:药液浓度1 g/mL,醇沉浓度70%,醇沉时间12 h。结论 优选的参芪归灵口服液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行性高,可为参芪归灵口服液及相关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为其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依据。

    参芪归灵口服液水提工艺水提醇沉精制工艺正交试验AHP-CRITIC赋权法

    基于"表里关联"和化学计量学的红党参炮制过程中成分含量与色度相关性研究

    周洁周晶晶甄小龙靳子明...
    87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红党参炮制过程中成分含量与色度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两者的关联性,为红党参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红党参炮制过程中样品的5-HMF、党参炔苷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含量,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色差仪对红党参炮制过程中样品粉末测定色度值;利用化学计量学对成分含量与色度值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炮制过程中,红党参产生新的化学成分5-HMF,且5-HMF含量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含量在炮制过程中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多;炮制过程中样品亮度由明变暗,颜色由浅黄色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样品聚为3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党参炔苷、醇溶性浸出物、党参多糖为差异物;相关性结果显示红党参炮制过程5-HMF、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L*、b*值呈负相关,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含量与L*、b*呈正相关,与a*呈负相关。结论 红党参在炮制过程中成分含量与颜色均发生显著变化,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为红党参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红党参炮制过程成分变化色度相关性分析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健脾补气颗粒制备工艺

    王五兵李思琪陈凌云
    88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健脾补气颗粒制备工艺优化,结合物理指纹图谱对颗粒剂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以挥发油出油率、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挥发油提工艺;以复方陈皮中陈皮苷转移率及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以颗粒外观性状、成型率、溶化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进行制粒方法及辅料的筛选;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关键工艺参数,结合Box-Behnken设计与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对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相对均齐度指数、松密度、振实密度、水分、吸湿率、休止角、豪斯纳比为二级物理指标,建立颗粒剂的物理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批次颗粒剂质量的一致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h,料液比1∶20;最佳制备工艺为干膏制粒,以糊精为辅料,药辅比为1∶2(m/m),75%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20%,75℃下干燥60min,最后按处方比例将挥发油喷入颗粒中,5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结论 基于QbD理念的健脾补气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物理质量稳定可控,为院内制剂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为中药制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制备工艺QbDPlackett-Burman设计AHP-CRITIC法Box-Behnken设计

    基于主要质控成分含量分析并结合古籍记载和现代演变的生地黄特色炮制评价

    龙冰玉张月月王君明巫晓慧...
    88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主要质控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含量分析对生地黄特色炮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采用古籍记载、闷润烘干、闷润冻干三类炮制方法制备生地黄特色炮制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地黄特色炮制前后主要质控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含量并通过熵权法对其赋权评分,基于主要质控成分综合评价生地黄特色炮制品。结果 就梓醇、地黄苷D的含量而言,除了焦生地外,生地黄及其各特色炮制品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的限量规定;就梓醇含量而言,盐闷冻干品、酒闷冻干品、姜闷冻干品、醋闷冻干品均显著高于生地黄生品(P<0。01),其中尤以盐闷冻干品的含量0。894%为最高,而其他炮制品均显著低于生地黄生品(P<0。01);就地黄苷D含量而言,古籍记载炙法中盐炙品、酒炙品、姜炙品、醋炙品均显著高于生地黄生品(P<0。01)且以盐炙法为高,闷润烘干品中仅盐闷烘干品显著高于生地黄生品(P<0。05),闷润冻干品中仅盐闷冻干品(P<0。01)和姜闷冻干品(P<0。05)显著高于生地黄生品;质控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的熵权法赋权评分结果显示,盐闷冻干品综合评分最高,姜闷冻干品其次,分别比生地黄生品综合评分高21。4%、16。9%。结论 生地黄特色炮制(炙法、闷润烘干、闷润冻干)品中质控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的含量均达标,不管是古籍记载炙法还是现代闷润烘干、闷润冻干的生地黄各炮制品,均以盐制法(盐炙法、盐闷烘干、盐闷冻干)炮制质控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的含量为高;盐闷冻干、酒闷冻干、姜闷冻干、醋闷冻干法炮制均能够提升生地黄质控成分的含量,尤以盐闷冻干炮制为优,姜闷冻干炮制其次。

    生地黄古籍记载炮制盐制法闷润冻干法熵权法

    基于性别差异的少棘巨蜈蚣蛋白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

    张凯张麟彭凌风陈鑫...
    892-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性别蜈蚣个体进行转录和蛋白关联分析,探究了雌雄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其可能存在的药效差异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12条蜈蚣(雌雄各6条)作为实验材料,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Nov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和蛋白组定量分析技术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 abundance proteins,DAPs)结果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蜈蚣雌雄组间共得到3602个DEGs,在雄性中2898个下调,704个上调。雌雄组间蛋白组表达差异分析显示,共有354个DAPs,在雄性中81个上调,273个下调。在对蜈蚣转录组蛋白组的单独分析及联合中发现,雌雄个体在毒素活性、新陈代谢、胆固醇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合成等相关的基因均呈现明显差异。结论 蜈蚣雌雄个体差异表达主要集中在与能量储备、营养物质代谢以及毒素活性等相关通路中,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及药材品质。

    少棘巨蜈蚣雌雄差异蛋白组转录组关联分析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菊花品种识别及3种质量标志物含量快速测定

    彭璐吴卫刚范荫荫薄雯映...
    898-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能快速识别不同品种菊花及快速测定其3种质量标志物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及菊花品种识别的定性分析模型。结果 所构建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校正集中3种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相关系数(R)依次为0。9215,0。9404,0。9795,校正均方差(RMSEC)依次为 0。0880%,0。0522%,0。1150%,预测均方差(RMSEP)依次为 0。0911%,0。0452%,0。1760%。经统计学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对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参考值无显著性差异。O2PLS-DA模型可以快速区分不同品种菊花。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对菊花3种质量标志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和不同品种菊花快速识别。

    近红外光谱技术菊花偏最小二乘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质量评价

    电热针技术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康复作用研究

    郝日雯任格丁学琛关伟...
    90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电热针治疗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作用及对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和本体感觉的影响,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恢复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思路。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诊断明确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电热针组和理疗组,每组43例。电热针组采用电热针治疗,每周2次,每次30min。理疗组采用低频治疗,每周3次,每次30min。观察两组患者Cumberland问卷、AOFAS量表、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本体感觉变化情况,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的1周、2周、6周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umberland量表、AOFAS量表、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本体感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电热针可以有效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疼痛及功能,促进患者本体感觉恢复,提高姿势控制能力。

    电热针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康复Tymo平衡评估姿势控制分析本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