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姜左

季刊

1008-5475

xuebao@jssvc.edu.cn

0512-66503831

215104

苏州市吴中大道1158号国际教育园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季刊,1985年创刊。学报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各种学术观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鼓励科技创新、学术创新、抵制学术腐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办好每个栏目,服务于广大作者、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的问题及策略

    严敏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引发学界的深入思考.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是彰显技术特性、深化职业教育变革、改善职业教育生态之需,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逻辑必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义.然而,数字技术在赋能职业教育评价进程中面临系统化数字理念尚未形成、政策内容价值有效性不高、数据驱动效能不足等问题.对此,需从推动"双脑"融通,提高评价主体素质;组建"1+N"教学联盟,优化评价基础设施;借力"DMTS"交互,突出评价导向作用等方面,来实现职业教育评价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数字技术评价改革推进策略

    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教育专业社会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建议

    姜湧郑从芳
    7-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基于高职教育专业适应性评估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民生需求配适度、数字智能时代发展耦合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匹配度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设计 11 项指标,选取2020 年1 465 个高职院校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逐步与社会相适宜,在关键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高职教育专业社会适应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均衡性也逐步显现.应以自我发展为内在动力、以运行优化为核心要义、以市场驱动为根本遵循,合力提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完善度,以增强高职教育专业社会适应性.

    技能型社会建设高职教育专业社会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人才培养

    特色学徒制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价值与路径

    孙国海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行特色学徒制契合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需求,有助于实现高质量育人与就业.特色学徒制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能够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赋能技能型人才培育,助力工匠精神弘扬,聚焦稳定就业与促进创业.基于此,各参与主体应建立特色学徒制标准体系,做好健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机制"压舱石";创新特色学徒制协作模式,奏响校企双元育人"协奏曲";推动劳动及教育制度衔接,按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加速键",以期驱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特色学徒制职业教育现代化育人模式产教融合科学发展理念产业结构优化

    职普融通视域下中国职业教育特色学徒制发展的逻辑、任务与路径

    冯小东孙小龙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普融通能够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实现沟通衔接、融通发展,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推进职普融通是明确教育类型定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能够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学理支撑.系统审视职普融通发展内容,急需以建立产教融合治理机制为核心、统筹资源配置为导向、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多元办学格局,助力职业教育特色学徒制发展.在创新路径选择上,应从协同共治、合理配置、组织驱动角度出发,优化治理体系、完善资源调配机制、创建产教融合联盟,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学徒制发展,为深化职普融通有效赋能.

    职普融通特色学徒制技能型社会教育适应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可持续发展动能塑造:韩国职业生涯教育的驱动力、框架及启示

    于婧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国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具体表现为各级院校设立专门职业生涯教育部门,并配备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致力于构建系统性职业生涯教育模式.观之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因此,我国可以借鉴韩国经验,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打造教育体验项目、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资源开发系统、推行包容度高的教育评估机制等方式,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发展.

    韩国职业体验活动产学合作自由学期制职业生涯教育人才选拔

    数字时代继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重构

    关松涛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续教育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可有效缓解工学矛盾与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数字时代,大量面临职业转换的农村学习者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身数字技能素养,以契合农村产业转型与市场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成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应然之径.数字时代,受制于人才供给结构失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等现实困境,继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进程缓慢.鉴于此,应以多维组合为突破点,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以产教融合为聚力点,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石;以治理现代化为着力点,强化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继续教育乡村振兴数字时代数字技能素养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堵点与破解之道

    孟伟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落实逐步、全民、全面、创驱共富过程中,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可充分发挥技能优势,为优化分配结构、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推进社会和谐、统筹教育一体化赋能.以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意蕴为起点,探讨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堵点,发现城乡职业教育面临的需求匹配错位、投入产出异位、结果效力缺位问题凸显.共同富裕视域下,应破除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二元壁垒,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公平化发展;提升城乡教育服务共建水平,全民共享职业教育均等化成果;落实城乡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助力职业教育结构均衡化发展;加速城乡教育数字新基建布局,创驱推进职业教育高端化发展.

    共同富裕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破解之道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金鑫晏海水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是巩固当地脱贫效果、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地位"边缘化"、服务功能缺失、民族性缺位问题凸显,与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以及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不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底层支持.因此,研究提出以优化教育类型、深化产教融合、融通职普渠道为发展方向,以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府牵引作用为驱动力,从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高效发展.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发展人力资本耦合发展

    基于Simulink的2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仿真分析

    尚丽孙战里
    51-5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2PSK调制和解调的原理,采用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实现 2PSK调制及解调系统的仿真建模与分析.仿真实验表明,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内容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有助于相关研究者直观地理解相移调制与解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实际工程应用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PSK调制解调Matlab/Simulink仿真

    基于残差Swin Transformer模块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

    王金生周元元陈珺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图像特征提取时,由于图像上下文信息以及图像细节丢失,易导致融合图像的纹理不够清晰、结果不够显著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Swin Transformer模块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即STB-Fusion模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不仅能提供可见光图像丰富的纹理细节和结构信息,还能保留突出的红外目标,以更有效地应用在后续任务中.实验结果表明:STB-Fusion模型生成融合后的图像可以更有效地保留可见光图像丰富的纹理细节和红外图像突出的热辐射信息,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像融合SwinTransformer特征融合红外与可见光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