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客绍英

双月刊

1009-9115

ts_xuebao@263.net.cn

0315-3863109

063000

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时代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困境与出路——以网约配送员为视角

    唐芬陈嘉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网约配送员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不一致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现有认定标准难以对灵活用工的劳动关系进行认定.基于此,应坚持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主,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将构成要件转化为要素考察,增加多元的从属性考量因素,实行双线运行标准兼顾其他因素的综合标准,找到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出路.

    数字时代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网约配送员

    论敏感个人信息的界定与民法保护

    华景天吕杨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的分类并没有采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私密信息与非私密信息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敏感个人信息这一全新概念,这一立法动向也引发了概念不明确的质疑.在解释何为敏感个人信息时,需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具体展开,在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基础概念作出界定的同时明晰其判断标准,并通过辨析敏感个人信息与私密信息的关系,探寻保护敏感个人信息的根本路径.

    敏感个人信息概念界定判断标准保护路径

    对富勒理论的检验:准教师关注阶段的再验证

    姜荣华李响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富勒的关注阶段为理论基础,调查了 576名准教师,具体了解了准教师的关注焦点和关注阶段.研究显示:准教师在没入职时对教师关注处于两种方向,一种是无关关注,另一种是"无焦点"的普遍关注,即没入职的准教师的关注阶段遍及了所有阶段,这种关注是没有焦点的,与富勒的准教师对和教学相关的内容不关注的结论的内涵不一致.无关关注、教师的普遍关注、作为新手教师的关注,这三个阶段共同构成准教师的生存关注阶段.

    富勒准教师关注阶段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王文霞俞树煜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了"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以"教师胜任力"为主题的284篇高质量文献,时间跨度为2003年到2022年,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时区等知识图谱,以此为基础,探寻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热点演化和发展脉络.结果表明,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胜任力模型研究、各级各类教师胜任力素质结构研究和胜任力评价研究,而教学胜任力、数字胜任力等是未来研究的前沿.

    胜任力教师胜任力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健康中国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陈秀梅王晓宇朱立明王丽萍...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回溯,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过程的特点,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三维培养模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能力、心理健康观念,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的知识生成阶段、能力提升阶段、观念内化阶段的三阶段过程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模式

    基于问题探索的文献导读教学模式探析

    李博龚会莲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认知失调理论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基于问题探索为核心的文献导读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意识培养为核心,以文献导读为手段,用"起惑——文献推荐——探索——解惑"的逻辑思路重构教学流程,实现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完整性、互动性、高深性的教学要求.

    问题感认知失调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文献导读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杜光熙马小会孙春青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新文科"理念引导下,将迎来课程建设的全面提升.体系完善方面,应结合专业认证、教学评估新动向,形成培养学科素养、加强教学技能、推进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模式创新方面,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翻转课堂"理念,辅以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对专业内涵的主动探索与领悟.目标转向方面,需格外重视教学教法、课程思政与古代文学的结合,为培养具备高尚情怀、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做出贡献.

    新文科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教学创新

    大钊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探析

    杜小洁王士良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大钊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将大钊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应在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大钊精神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相融合,创设多元化的实践路径、推进大钊精神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相融合以及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推进大钊精神与"全课程"相融合三个方面同向精准而持续地发力,才能取得更好的铸魂育人实效.

    大钊精神高校思政课课程思政

    先进典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示范引领作用的调查与研究

    张莉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十余所高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问卷调查结果,对当前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增强高校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典型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幼艺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虹澄黎秋名邹子博刘玉娟...
    153-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艺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群与艺术设计专业群,经过近3年"专业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校企融合+中外融合"五融合课程体系和"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双元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适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为培养德技双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拓了新思路.

    幼艺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