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株拮抗细辛核盘菌的木霉代谢物成分分析及抑菌物质筛选

    张泽艾力扎提·艾尼瓦尔李慧玲王光辉...
    1-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2株拮抗细辛核盘菌的木霉代谢物及其抑菌物质成分进行筛选,揭示对北细辛菌核病具有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株抑菌物质基础,发掘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株木霉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效果测定,采用稀释法测定2株木霉代谢物的抑菌活性。通过LC-MS分析木霉菌代谢物成分,在信号通路中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成分并采用稀释法检测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钩状木霉A26和拟康氏木霉B30菌液对核盘菌的抑制率高于其它菌株,为77。22%±0。06%、82。28%±0。03%,5 mg/mL的钩状木霉A26和拟康氏木霉B30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抑菌率为100%、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94。19%和90。31%。正丁醇提取物中,甲基丁香酚和阿维菌素浓度≥300μg/mL可以完全抑制菌核病菌的生长,米诺环素、红霉素、二十二烷酸在浓度≥5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辛菌核病的生长。浓度为5 mg/mL钩状木霉A26、拟康氏木霉B30的发酵液的正丁醇提取物可完全抑制北细辛菌核病菌的生长。钩状木霉A26、拟康氏木霉B30的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抑菌物质,其中,甲基丁香酚、阿维菌素、米诺环素、红霉素、二十二烷酸对北细辛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突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木霉菌代谢物抑菌作用

    龙岩山麻鸭胚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张月吴琼王蕾向仕玺...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龙岩山麻鸭体外细胞保存方式,本研究建立了胚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从而达到利用细胞保护优异物种资源的目的。选用18~20日龄健康龙岩山麻鸭鸭胚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出肝间充质干细胞(LMSCs),进行体外培养,细胞形态观察。通过免疫荧光检测CD29和CD44表面标记物,并进行阳性率分析。龙岩山麻鸭胚胎LMSCs体外增殖能力良好。LMSCs阳性表达了 CD29和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0%和93。46%。体外分离培养出龙岩山麻鸭胚胎LMSCs,可为水禽干细胞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并为龙岩山麻鸭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龙岩山麻鸭肝脏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

    正交实验法优化5种不同花粉的孢粉素微胶囊载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司佳董聪纪忠娟韩晓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5种不同花粉的孢粉素微胶囊载体的制备工艺。本研究以蛋白质去除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对磷酸体积分数、搅拌时间、搅拌温度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得到孢粉素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最大极差法对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油菜花粉孢粉素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00 ℃、18 h和85%磷酸;茶花粉、向日葵花粉、玫瑰花粉和松花粉四种花粉孢粉素的最佳制备条件均为70℃、18h和85%磷酸。但影响蛋白质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是油菜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搅拌温度是茶花花粉、向日葵花粉、玫瑰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最主要因素;搅拌时间是松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最主要因素。验证性试验按最优工艺制备3批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测定其蛋白质去除率,结果显示,油菜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0。62±0。091)%;茶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2。01±0。150)%;向日葵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89。35±0。221)%;玫瑰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4。98±0。251)%;松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2。56±0。291)%。正交试验分析为不同花粉孢粉素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优方案,为孢粉素微胶囊载体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孢粉素微胶囊载体正交实验UV法

    不同产区雪茄烟叶Amadori化合物含量与品质的关系分析

    施友志申民翀王剑潘勇...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产区雪茄烟叶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差异,选取5个产区的68个雪茄烟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不同产区雪茄烟叶Amadori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性,以及与化学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雪茄烟Amadori化合物总量整体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各含量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其中Fru-Ala含量最高。各Amadori化合物间大多呈现正相关性。不同产区雪茄Amadori化合物含量整体表现为四川>云南>湖北>海南>多米尼加。Fru-Asn、Fru-Gly、Fru-Leu、Fru-Phe、Fru-Pro、Fru-Val与总糖、还原糖、烟碱、糖碱比极显著正相关性。Fru-Phe、Fru-Tyr、Fru-Ile和Fru-Ala只与钾氯比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可为不同产区雪茄烟叶的内含物差异及转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雪茄烟叶Amadori化合物产区相关性

    一例东北马鹿白化病的病例分析

    陈旭唐丽昕邢秀梅董崇山...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一只东北马鹿的白化病的遗传机制,对其进行了30×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筛选与白化病致病基因相关的SNPs,最终定位到这只白化马鹿的5个SNPs,分别涉及到HPS3(c。A1652G),LYST(c。C3338T、c。G3635A、c。C4613T),TYR(c。C1204T)3个基因。同源蛋白序列分析排除了 HPS3和LYST上突变位点的致病性,而TYR基因上为终止突变。RT-PCR分析进一步证实TYR基因的终止突变,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显示,TYR基因的突变位点位于蛋白的胞质区与跨膜区之间,而作为与网格衔接蛋白AP-3接合的双亮氨酸基序(EEXXXPLL)位于膜内区,因突变而丢失。综上分析,TYR基因(c。C1204T)突变导致了马鹿的白化病。该突变使TYR尾端丢失,包含了双亮氨酸基序和跨膜区丢失,TYR蛋白无法从内质网转移到黑素体上,黑素体功能性缺失导致白化病。

    TYR基因黑色素白化病东北马鹿

    《特产研究》著作权使用声明

    30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心脉安片"异病同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吴双凤张薇郭海彪匡艳辉...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心脉安片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收集心脉安片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并结合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获得心脉安片"异病同治"的共同靶点,并绘制中药有效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对疾病-成分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PPI网络的核心靶点,并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将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本研究从心脉安片中筛选出146个活性化合物,其"异病同治"的共同靶点178个,核心靶点11个,分别是STAT3、AKT1、IL-6、TNF、MAPK3、TP53、EGFR、HSP90AA1、VEGFA、EDN1和PPARA。关键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成分。关键生物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成分与STAT3、TNF、IL-6和VEGFA等靶点稳定对接。心脉安片"异病同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心脉安片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心脉安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参苓白术散"异病同治"慢阻肺和菌群失调性腹泻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陈鑫遥陈耀鑫许银姬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苓白术散"异病同治"慢阻肺和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明确其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或TCMID数据库筛选出参苓白术散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和OMIM-genemap获取与慢阻肺与菌群失调性腹泻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得到参苓白术散-慢阻肺-菌群失调性腹泻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对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通路作用网络。通过SYBYL等软件进行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共获得参苓白术散组方靶点441个,慢阻肺与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共同靶标133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39个,获得了 PTGS2、NOS2、JUN、RELA和TNF等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可能参与炎症反应、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等生物学进程,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参与慢阻肺和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相关活性成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参苓白术散对慢阻肺和菌群失调性腹泻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可为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参苓白术散异病同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菌群失调性腹泻网络药理学

    自噬蛋白(ATG13)激活IFNα表达的机制研究

    杨光美韦泽艳林馨李良玉...
    54-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噬相关蛋白基因13(Autophagy-related gene 13,atg13)在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其在激活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尚未阐明。基于对atg13基因的物种特异性的遗传特征,本研究选取人源atg13基因及人源胚胎肾细胞系(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HEK 293T),作为研究atg13基因过表达与目标细胞中激活IFN-α信号通路的试验平台。结果表明,atg13基因在刺激IFN-α产生的能力方面明显强于其激活IFN-β的活性。虽然atg13基因与IFN信号通路中的不同信号分子(MyD88,IKKα,TRAF6和IRF7)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atg13基因过表达从而激活IRF7的磷酸化是IFN-α产生的关键因素。此外,ATG13蛋白与干扰素刺激应答原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的强烈互作也是atg13基因过表达激活IFN-α产生的重要环节。

    自噬相关蛋白基因13干扰素α信号通路磷酸化干扰素刺激应答原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山防感冒颗粒中药组分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宋欣宏韩路生初孟瑶程立业...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山防感冒颗粒中药组分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及现有相关文献(CNKI和PubMed)挖掘山防感冒颗粒中山银花、防风、山楂和生姜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 3。8。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利用DrugBank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靶点;采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山防感冒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辅助缓解疼痛靶点进行验证。通过筛选得到山房感冒颗粒中药的24种活性成分,258个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1313个,细胞组分(CC)条目62个,分子功能(MF)条目12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63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通路、乙型肝炎病毒、松弛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结核病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与AKT1、TNF和TP53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其中槲皮素(Quercetin)、山楂酸(Maslinic acid)和植物甾醇(Bate-sitosterol)为最强的3个有效成分。山防感冒颗粒主要通过调节癌症相关通路、乙型肝炎病毒、PI3K/Akt信号通路、对细胞氮化合物反应、对激素的反应和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等来辅助消炎治疗COPD,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山防感冒颗粒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初步阐明了山防感冒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富集通路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