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汪耀进

季刊

1009-7228

jichujiaoyu@163.com

022-23766787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吴家窑大街57号增1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本刊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是研究基础教育科学的学术理论刊物。面向社会,全面涵盖基础教育科学领域,积极反映基础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视点,加强基础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基于顾明远先生讲话内容整理

    许玉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职业追求的核心,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六力"标准,实现教育强国目标.

    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敬业爱生"六力"基础教育人工智能

    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设计——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为例

    章飞顾继玲马复张惠英...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既是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的目标追求是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较好地习得四种结构:主干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对象的生长结构、同类知识的研究结构、单元学习的学习结构.研究认为,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的教科书应做到:教科书"有结构",教科书设计保持相关知识学习结构的一致性;结构"看得见",尽可能外显教科书结构化设计便于学生感知结构;结构"我参与",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感知结构、建构结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通过章前文字引领、章中活动感悟、章后结构梳理以及结构性习题的辅助等措施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

    结构化学习教科书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新教材

    把握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几个关键点

    谭永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把握新教材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理解新教材情境创设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材不同功能模块的定位和联系,对标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做加减、重组和活化,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核心素养义务教育

    空间位置关系视角认识世界的教学关键点

    袁孝亭蒋连飞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理解空间位置关系视角及其表现是认识区域的基础和前提.描述位置与依据位置进行分析推理是空间位置关系视角培养的两个教学关键点.描述位置的要领在于: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并描述一个区域或地方与选定的参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依据位置分析推理,要把握分析、推理地理位置与物质、能量、信息、人口等空间交流的关联性,从位置关系出发"解释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分布和模式"和从位置关系出发"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的相互依存关系"三个重点方向.同时要注重设计以空间位置关系为思维起点的地理问题,以此引导学生从位置关系入手展开分析推理过程.

    空间视角空间位置关系视角地理位置教学关键点

    区域划分思想及其地理教学价值意蕴

    李春江段玉山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划分思想是地理学家在长期实践中凝练的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旨在简化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是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划分思想作为区域认知出发点,体现出地理学综合研究特点,是学科的本质知识,是地理学家专家思维的体现.区域划分思想对当前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意蕴,体现在关注区域本质渗透学科方法论,使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科认识论,整合素养浸润学科价值,因此具有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重价值.

    区域划分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地理教学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与内容呈现研究

    李超民汪婷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不断挖掘教育家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契合性,探索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品格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将教育家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贯穿教学全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推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教育家精神高中思政课教学呈现

    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道德与法治层级性体验教学模式研究

    孙晓明吕立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级性体验教学模式对于纵深体验过程、实现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辨研究与课例研究的方式,研究发现:层级性体验教学模式以体验经历调取激发学生投入学习、以体验历程进阶促进知识经验对质、以体验反思回溯深化价值意义评判,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铺陈生活情境主题、追溯问题互动对质、延伸道德两难情境的教学策略,并注重优化对质型体验的场景创设、深化生成型思维的线索导引、强化向内型审视的自我对话.研究不仅为层级性体验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提供了解读,也展示了该模式达成深度学习的教学范例.

    层级性体验教学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生态文明教育书写

    田雪邹红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表征的分析框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进行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层次结构清晰,较为全面地表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从横向看,实体形态、象征形态与抽象形态在知识量上存在差异;从纵向看,各形态内容分布总体上与学生不断扩展的认知能力与生活范围相适应.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的教学,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思想、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由规范到自觉,遵循教育逻辑规划教学目标;由近处到远处,遵循生活逻辑组织教学过程;由具体到抽象,遵循认知逻辑设计教学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德育一体化

    语文"学习情境"解读辨误与设计原则

    李百玲施茂枝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情境"实为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承担适应现实生活中真实需求的语文学习任务,具有与之相适配的语文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实践的主体,并在适宜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文字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语文核心素养.当下对"学习情境"的误读较为普遍,有将其视同"语境"、混同"情境教学"、等同社会生活等.研究认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这是设计"学习情境"的基本原则,秉持此原则,创设"学习情境"可把握以下"四性":语文生活的多样性、课程领域的差异性、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学习主体的适应性.

    语文"学习情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情境认知情境学习语境

    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关键概念、核心概念的区隔及轻松提取

    侯桂红敖雪峰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概念的语义等.研究认为,大概念的提取无须繁复和舍近求远,可直接从课标和教材中轻松获得.

    中学历史大概念核心概念关键概念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