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陈金琦

双月刊

1009-3877

022-28771066;28776018

300350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挑战与展望

    安培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历十年的发展,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格局由初步探索向建设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示范区纵深推进.在政策引领方面,京津冀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布局构建梯次推进政策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创全国跨省市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构建跨省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合作办学方面,构建兼顾扶贫与创新发展的合作办学形式;在资源共享方面,促进师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课程等资源深度共享;在合作模式方面,由产教融合走向职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职业培训方面,构建全覆盖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也面临行政壁垒阻隔、内生动力不足、合作效能有待提升等挑战.未来,服务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挑战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侯兴蜀冯朴马小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汇总和分析《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简报》(第 32~36 期)、35 份北京市职业院校京津冀职业教育协作 2023 年总结和 2024 年工作要点、2015~2022 各年度北京市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年度报告发现,2023 年北京市相关主体参与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广度、力度、深度不减,协作内容与形式多样,并呈现出七个新趋势,即学校参与数量回升、协作区域重点更加突出、示范园区规划加速、一批协作组织成立、对口合作协议签署、经常性协作交流机制强化、京冀"2+2+2"贯通培养启动研究.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将工作指导方针从鼓励全面探索调整为寻求重点突破,加强跟踪研究、协作经验总结、成果宣传和交流.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时代内涵及职业教育培育路径

    徐宏伟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从古代到当代经历一个逐渐演化发展的过程.在当下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包括职业精神和道德伦理、技术精益求精和创新、专注和全情投入、传承与创新、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等维度.职业教育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可从文化理念更新、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实践路径探索.

    工匠精神历史发展时代内涵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技术大学"学困生"转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富国亮胡静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眼于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以工匠精神融入为切入点,以"学困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致困之因,求索疏困之策,回答好"转什么""谁来转""怎样转"等根本性问题,探索构建应用技术大学"学困生"转化培养新模式.

    工匠精神应用技术大学学困生转化培养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透析与实践理路

    种娟冯奇升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其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于"新"与"质",其特征表现为"高端化".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着双重逻辑,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逻辑,以及我国教育事业需要在理念、方式、目标等方面开展深层次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逻辑.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以及目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具体表现在: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新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方式、新要求与新环境.

    新质生产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动因、问题与对策

    李金昱高建东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多元办学格局的发展,社会力量逐渐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向"四链"融合的内在需求,也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实现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育人成效的重要体现.实践中,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存在着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不足、政策协同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匮乏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动力机制,促进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完善多元性、动态性、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社会力量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校企合作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李金莲赖吉盛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工业设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个案,从优化整体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组织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探索以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符应再生产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专业培养与生涯教育的贯通路径

    祝琦睿王益彬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准其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再生产主脉,关注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符应关系.通过考察现行应用型高校发展现状与经济生活之间的关联,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在院校结构、知识生产、发展评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服务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符应困境.故需以厘清应用型高校教育再生产的符应关系为逻辑起点,将专业培养与生涯教育的贯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建设高适配的生涯教育课程群、开展融入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学法、设置可持续的生涯发展评估域、激发充盈的个体生涯适应力等路径,破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育与专业建设所陷入的符应困境.

    符应再生产应用型高校专业培养生涯教育

    基于共享云平台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应用研究

    徐镇辉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是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是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支撑,但是当前基地应用存在功能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实训监管难等问题.为此,从资源部署应用、教学服务以及基地管理的需求转变进行分析,以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为支撑,探索建设分层开放、接入灵活、实时处理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共享云平台.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应用实践表明,共享云平台能更好的发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优势,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拓展基地服务功能,从而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共享云平台基地应用

    电气部件三维建模方法探析——以交流接触器为例

    刘艺柱王珍海王占辉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数字化电气设计中电气部件常用的两种三维建模方法,详细描述基于外形尺寸的三维绘制和借助扫描仪进行三维扫描建模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供设计者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电气部件三维建模交流接触器三维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