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周莲茹

半月刊

1672-9676

hlsjyj@hlsjyj.com

0311-85911163;85074334

050031

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

护理实践与研究/Journal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并发CRT的危险因素分析

    黄秀艳陈湘威杨晋杰
    536-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方案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 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 120例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 36 例发生CRT患者作为病例组,84 例未并发CRT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本研究36例CRT患者中,症状性血栓 9 例,无症状性血栓 27 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 岁、BMI指数越高、肿瘤分期为Ⅲ~Ⅳ期、TC水平越高、FIB越高、D-二聚体水平越高、上臂输液港肿瘤患者并发CRT风险越高(P<0.05).结论 CRT为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将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并给治疗带来额外的负担,本研究经过调查发现,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中以无症状性血栓最为多见.且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指数、肿瘤分期、TC水平、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为上臂输液港肿瘤患者并发CRT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重视以上因素的评估,做好基础性护理干预,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症状、采取抗凝治疗、保持导管和周围区域的清洁等,并参考相应管理指南制订相应的防护方案,以降低上臂型输液港肿瘤患者CRT发生风险,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和持续性.

    上臂型输液港肿瘤导管相关性血栓危险因素使用寿命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白茹王欣欣卢恒高五芝...
    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 100 例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有无存在负性情绪,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 例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中,有 67 例患者SAS评分≥50 分或SDS评分≥53 分,即有 67 例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占比为 67.00%(67/1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孕次、产次、居住地与先兆流产保胎患者是否存有负性情绪无关(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不良妊娠史、受孕方式、丈夫是否异地、陪护家属心理状态、宫腔积液、社会支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先兆流产保胎患者是否存有负性情绪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有不良妊娠史、受孕方式为试管婴儿、丈夫异地、陪护家属有负性情绪、宫腔积液≥2 cm、社会支持较少、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是导致先兆流产保胎患者存有负性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多存有负性情绪,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不良妊娠史、受孕方式、丈夫是否异地、陪护家属心理状态、宫腔积液、社会支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导致其出现负性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有利于孕妇健康保胎.

    先兆流产保胎负性情绪影响因素护理社会支持受孕方式

    家庭韧性在肝癌患者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效应

    杨剑吉洪海沙菲菲胡琳...
    549-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韧性在肝癌患者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效应.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 年 1 月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癌患者 224 例作为调查对象,选择一般资料问卷、家庭韧性评估量表(FRAS)、前摄型人格量表(PPS)和Orbach&Mikulincer心理痛苦量表(OMMP)进行评估.Pearson相关性和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韧性在肝癌患者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效应.简单斜率检验分析高和低家庭韧性下前摄型人格对心理痛苦预测斜率.Johnson-Neyman技术分析家庭韧性对肝癌患者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效应临界值.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 204 份.肝癌患者家庭韧性得分为130.92±41.04 分,前摄型人格得分为18.06±4.24 分,心理痛苦得分为139.72±26.89 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家庭韧性、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P<0.001),肝癌患者家庭韧性与前摄型人格之间呈正相关(P<0.001).通过简单斜率检验可得,高家庭韧性下前摄型人格对心理痛苦预测斜率有统计学意义(β=-0.372,P=0.002),低家庭韧性下前摄型人格对心理痛苦预测斜率无统计学意义(β=-0.104,P=0.094).Johnson-Neyman技术分析可得家庭韧性≥105 时,其对肝癌患者前摄型人格与心理痛苦之间的调节效应逐渐增强.结论 肝癌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较高,其前摄型人格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家庭韧性影响其心理痛苦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评估肝癌患者家庭韧性水平和启发其前摄型人格,从而降低其心理痛苦.

    肝癌患者家庭韧性前摄型人格心理痛苦调节效应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李晓梅龚君胡艺刘艳...
    55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为促进该类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3~7 d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评分;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2周,训练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简式评分表评价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与自我形象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 132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26 份.参与调查的 126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ASH平均得分为26.48±4.06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功能患者DA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BIBCQ量表平均得分为 108.74±12.48 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BIBCQ量表各维度评分与DASH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功能差及BIBCQ评分高是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较差,自我形象评分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差均是影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侧肢体功能影响因素自我形象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

    朱夏怡黎剑云兰艺黄秋菊...
    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掌握现状和需求,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未来实施跨专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高等医学院校处于实习前期和实习期的 473 名护理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个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现状和需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综合技能掌握程度得分分别为 3.49±0.46 分、3.60±0.73分,两者对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和临床综合技能掌握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优于前者.实习前期需求得分为 2.97±0.19 分,实习期需求得分为 4.90±0.30 分,实习阶段为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跨专业合作认知度较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综合技能的掌握现状优于护理学专业学生,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需求对于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实习阶段为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高等医学院校应重视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体系,为开展多样化教学实践提供方向.

    跨专业合作实训技能培训现状需求影响因素

    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兆兰李军文郭雅乐王昆...
    56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筛选关于脑卒中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5 月.横断面研究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7 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为中高质量;共纳入 446 例脑卒中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后后遗症(OR=1.90,95%CI:1.66~2.17)、合并症(OR=1.30;95%CI:1.12~1.51)、复发性卒中或TIA史(OR=1.38,95%CI:1.10~1.72)、婚姻状况(OR=1.96,95%CI:1.20~3.21)、自费支付(OR=1.68,95%CI:1.00~2.84)、低收入(OR=1.94,95%CI:1.03~3.65)是脑卒中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卒中后后遗症、合并症、复发性卒中或TIA史、婚姻状况、自费支付、低收入是脑卒中患者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脑卒中后PTSD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减少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Meta分析研究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进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杨琴张明月孙启媛严静...
    575-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上检索"老年股骨颈骨折"AND"护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段设置为 2013 年 1 月—2023 年 4 月,语言限定为中文,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_XX"命名并保存至input文件夹中,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进行参数设置,时间跨度(time sliceing)为2013-2023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为1年,图谱剪裁方式(pruning)以寻径网络(pathfinder)进行结果视图的裁剪,以保证视图的可读性,其他参数均为默认值.使用Excel表格绘制年发文量的折线图;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形成网络分析图谱,并研究和解读图谱的相关内容.结果 最终纳入 882 篇文献,该领域近 10 年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 年达到发文量 122 篇的高峰;发文量≥3 篇的作者仅 3 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是该研究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可见该领域的作者群体及研究机构联系都较为分散,缺乏合作.研究热点集中于老年人群、术后并发症、不同护理方式及模式等方面,研究趋势集中于心理状态、中医情志护理、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及时关注该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及护理科研的进步.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护理CiteSpace软件研究热点

    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对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陈风云吴霞郁昊达秦楚...
    583-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12月—2022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120 例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效能、肿瘤标志物、癌因性疲乏因子及自我效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信念、自我决策、正性态度及自我减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EA、NSE、CA125及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FS量表中的躯体、情感、认知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能力,且还可有效降低其癌性疲乏因子状况,并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进而可有效提高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效果,提高疗效,可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

    靶向治疗肺癌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GSES评分肿瘤标志物

    基于个体需求层次的舒适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乐利芳杨海霞冯静黄巧...
    58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个体需求层次的舒适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个体需求层次的舒适护理,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入院时与出院时心理状态、死亡态度、疼痛情况、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死亡态度量表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死亡态度量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评分低于对照组,中性接受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症状模块低于对照组,功能模块、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体需求层次的舒适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与患者死亡态度,降低患者死亡恐惧,此外,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失眠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

    个体需求层次舒适护理晚期肿瘤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存质量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的运用

    李敏马艳郝晓园周伟...
    596-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4 月医院收治的 120 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和出血相关指标[产后出血率、产后 2h和24h出血量、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HBS-1)、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e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妊娠结局指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后 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THBS-1、25(OH)D3高于对照组,NO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干预前GCQ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GCQ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COX-2、MMP-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接受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情绪,提升分娩舒适度,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妊娠结局.

    阴道分娩根因分析法预见性护理干预出血舒适度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