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周莲茹

半月刊

1672-9676

hlsjyj@hlsjyj.com

0311-85911163;85074334

050031

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

护理实践与研究/Journal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联预康复方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冷英杰张浩王国蓉谢若男...
    1008-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预康复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2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Medline、Ovid等外文数据库和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关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三联预康复的研究文献,分别采用Cochrane 5.1.0质量评价标准、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 l e-Ottawa Scale,NOS)对RCT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独立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后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6篇,3篇队列研究,总样本量为935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三联预康复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RR=0.45,95%CI(0.38,0.53),P<0.01]、肺部感染[RR=0.51,95%CI(0.39,0.67),P<0.01]、吻合口 瘘[RR=0.32,95%CI(0.13,0.74),P<0.01]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长[MD=-2.29,95%CI(-3.80,-0.78),P<0.05]、ICU 住院时长 MD=-0.36,95%CI(-0.43,-0.28),P<0.05]缩短;但对术前BMI[MD=0.67,95%CI(-0.01,1.35),P=0.05]、30 d再入院率[RR=1.21,95%CI(0.67,2.20),P=0.53]影响不存在显著性.结论 三联预康复模式能显著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提示未来临床可采用三联预康复模式(即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和心理干预)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多数研究未测评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食管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

    食管肿瘤三联预康复预康复心理Meta分析

    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许园晨闫莎莎王晓冰李嵘...
    1016-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微小RNA-146a、微小RNA-146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肺功能指标、微小RNA-146a、微小RNA-146b、睡眠质量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c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照顾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ale,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iR-146a及miR-146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让其保持积极心态接受诊治,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改善肺功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睡眠质量自我感受负担肺功能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结局的可视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张佳佳潘小川梁世景韦春念...
    1023-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结局的影响因素,构建可视化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AP患者257例为研究对象,按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置管失败的风险因素,采用R4.2.1软件构建可视化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257例患者置管失败49例,失败率为19.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IAP)、机械通气、血浆白蛋白、使用胃肠动力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是SAP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98,0.893;两组Calibration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列线图DCA曲线显示模型净获益高.结论 APACHE Ⅱ评分、IAP、机械通气、血浆白蛋白、使用胃肠动力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AGI评分是SAP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可预测SAP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失败风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一致性较高,预测效能较好,临床效益良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等优点,可帮助ICU护理人员甄别置管的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干预措施,降低置管失败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置管可视化预测模型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彭琳余洋钟洵丽陈鑫怡...
    1030-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健康赋权理论出发了解老年人对社区互助养老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提供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以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6月-9月选取湖南省3个社区 ≥60岁的256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老年人健康赋权量表(Elders Health Empowerment Scale,EHES)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 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为32.97(30.24,38.01)分,需求由高到低分别是人文关怀、娱乐学习、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睡眠质量、锻炼情况、所患慢性病数量及健康赋权得分是社区老年人对互助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睡眠质量、锻炼情况及健康赋权得分是社区老年人对互助养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解释了互助养老需求总变异的17.2%.结论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水平呈中等偏下水平,提示应积极采取覆盖健康全过程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且差异化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同时政府及社区工作者应重点关注其影响因素,在健康赋权视角下,制订精准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互助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适当开展社区活动,增设娱乐设施,拓宽其社交网络,加强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提高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水平.

    健康赋权社区护理互助养老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自动思维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自我怜悯和心理痛苦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李红娇于洋甘依琳愈金芳...
    1036-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自动思维、自我怜悯与心理痛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降低PCOS患者心理痛苦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PCOS患者236例为调查对象,选择一般资料问卷、自动思维问卷(ATQ)、自我怜悯量表修订版(RSCS)和心理痛苦量表(PAS)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6份,收回236份,剔除有漏填项问卷6份,得到有效问卷230份,有效问卷率97.46%.单因素分析不同特征PCOS患者自动思维、自我怜悯和心理痛苦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自动思维、自我怜悯与心理痛苦之间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自动思维在PCOS患者自我怜悯和心理痛苦间的调节效应路径,简单斜率和Johnson-Neyman技术分析调节效应边界值.结果 PCOS患者自动思维得分为86.13±16.50分,自我怜悯得分为59.70±13.26分,心理痛苦得分为52.74±10.2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病程、与家人关系、职业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的PCOS患者自动思维、自我怜悯和心理痛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自动思维与心理痛苦呈现正相关,与自我怜悯呈现负相关(P<0.001),自我怜悯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性(P<0.001).高自动思维和低自动思维调节效应下,自我怜悯对心理痛苦负向预测有统计学意义(β=-0.212和-0.337,P<0.01),调节效应临界值为85.结论 自动思维在PCOS患者自我怜悯和心理痛苦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升PCOS患者自我怜悯水平,降低其自我思维水平,从而缓解其抑郁和心理痛苦.

    多囊卵巢综合征自动思维自我怜悯心理痛苦调节效应

    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李誉彤李宁秀袁秀梅吴双凤...
    1044-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4月—2022年8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手术患儿2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儿基础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检验其评估效果.结果 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的患儿42例为发生组,其余158例为未发生组.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阴茎下弯程度、尿道缺损长度、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术后导尿通畅度(P<0.05).其中,年龄>3岁、中重度阴茎下弯、尿道缺损长度≥4 cm、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较差、引流不畅患者发生尿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8,P=0.573),提示拟合优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69~0.950),最大约登指数为0.645.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以P≥0.536为预测发生术后尿道并发症的标准,模型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90%以上,表明预测结果具有非常高的真实性,并且Kappa>0.75,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非常高.结论 影响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阴茎下弯程度、尿道缺损长度、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术后导尿通畅度.根据回归方程构建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较高.

    尿道下裂患儿尿道并发症影响因素风险评估模型效果验证

    体表加温被在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彭欣茜李小茂石显江罗莎...
    1051-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体表加温被,观察其在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中保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中保温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体表加温被对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控制体温,使患者体温始终维持在36.5±0.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的体温情况、麻醉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血清乳酸水平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由于进行持续保温,其围术期体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自制手术用体表加温被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持续保温,缩短患者全麻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清乳酸指标,降低其APACHE-Ⅱ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温被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复苏效果

    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

    杨青周丽华汪艳彭瑞莲...
    1057-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影响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管理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广东省护理学会2016年—2021年培养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核心能力相关因素问卷(包括糖尿病护理及教育相关行为、糖尿病护理科研相关行为、继续教育相关行为、工作环境相关支持共4个维度)、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13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100%.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较低者为科研能力20.02±6.86分,得分最高者为健康教育能力70.25±9.45分.糖尿病护理及教育相关行为、糖尿病护理科研相关行为、继续教育相关行为、工作环境相关支持与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之间具有相关性(r=0.156~0.764,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护理及教育相关行为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最大(0.25),其次为科研相关行为(0.23),继续教育相关行为(0.13),工作环境相关支持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最小(0.07).科研相关行为、继续教育相关行为、工作环境相关支持可通过护理及教育相关行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及教育相关行为,促进其科研相关行为,鼓励继续教育相关行为并提供工作环境相关支持来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相关性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评价指标的构建

    陈钰妹赵惠芬赵梅晶赵晓珊...
    1064-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为编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量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医护人员开展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相关探索性研究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2022年7-8月通过对文献回顾及质性访谈形成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初稿,联系12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使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验证咨询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第1轮各指标均分范围为4.25~5.00,变异系数范围0.00~0.26;第2轮各指标均分范围为4.33~5.00,变异系数范围0.00~0.17.本研究中第1轮和第2轮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3、0.163.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量表提供参考.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风险感知德尔菲法指标体系

    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陈颖华邹艳蒯燕霞靳留玉...
    1070-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经临床应用检验其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筛选、修订指标,最终形成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医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51例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前),2021年7月—2022年6月51例为观察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后).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 第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2、0.885,函询意见协调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3、0.428,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5个,指标变异系数为0.06~0.16.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88%,小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完整,且可靠性较强,指标体系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持续改进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辅助通气非计划性拔管评价指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