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陆行素

月刊

1005-6610

TSGG@chinajournal.net.cn

022-23620095 23368221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ournal Library Work and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向”方针,坚持知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市,面向全国,为推动图书馆学研究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图书情报界工作者及图书信息系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用户数字素养差异视角

    华钰文陈雅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用户数字素养差异视角构建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素养、感知有用性、感知安全性及自我效能显著正向影响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接受意愿,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接受意愿影响不显著,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安全性及自我效能.同时,不同数字素养水平用户对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的接受意愿存在显著差异,高水平数字素养用户更易接受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中低水平数字素养用户接受意愿无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增强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接受意愿的策略.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数字素养接受意愿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用户隐私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袁静郑洁洁张凯亮
    17-2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隐私意识、隐私知识、隐私管理能力和隐私保护影响力4个维度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用户隐私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学生用户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用户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隐私素养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在隐私保护影响力方面表现最佳,隐私意识和隐私知识处于良好水平,隐私管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平台和用户3个层面提出用户隐私素养提升路径.

    政府数据开放用户隐私隐私素养评价指标数据开放平台

    移动图书馆APP用户协议的法律规范化探析

    黄豆豆张强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20个移动图书馆APP的用户协议文本,发现我国移动图书馆APP普遍存在对协议重视不足、协议条款繁杂、未恰当履行提示说明义务、约定大量不公平条款等问题,在梳理我国现行法中适用于移动图书馆APP格式条款主要规范的基础上,对照我国立法相关规定,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阐释移动图书馆APP用户协议不符合法律规范之处,并据此提出具体的优化进路,包括协议形式需便于用户阅读和保存、平台应恰当履行提示说明义务、简化协议内容以减轻用户阅读负担等形式优化建议,以及剔除或修改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加强不同APP间用户协议的互鉴、增强用户协议的完整度、提高重视程度以避免出现明显错误等内容优化建议.

    移动图书馆APP用户协议规范化用户权利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下读者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研究

    喻钊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读者个人信息不当收集、滥用及泄露风险,针对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所涉主体多元、关涉利益复杂、系统开放交互等问题论证协同理论应用于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从目标协同、规则协同、周期协同、场景协同和开放协同5个维度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下读者个人信息协同保护路径,即明确读者个人信息所涉主体的共同目标,以社群规则和制定法协同规制主体行为,通过信息全生命周期协同、分级分类具体施策、维持内外循环及竞争促使系统内部自组织构建有序结构并积极因应外界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读者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协同理论图书馆

    数智技术赋能县域智库建设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郭瑞昭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管理体系、知识传播渠道和知识协同机制4个方面阐述数智技术赋能县域智库建设的作用机理,指出数智技术赋能县域智库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纾解之策,即推进数智技术均衡发展,弥合县域智库建设差距;明确数智技术应用 目标,优化县域智库服务供给;提升数智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县域智库创新能力.

    县域智库智库建设数智技术县域城乡深度融合

    生成式AI赋能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建设路径

    赖雅琳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天津市非遗传承人现状及建设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的必要性,探索生成式AI技术在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建设中的应用,依托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信息采集与创建、信息处理与管理、信息存储与检索及信息展示与应用4个关键阶段提出生成式AI赋能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建设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生成式AI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数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包丹宇曹树金廖赛源
    61-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数字素养框架和专家建议构建老年人数字素养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和检验,根据指标体系设计问卷调查老年人数字素养并结合性格特质进行差异性分析,据此提出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策略,即平衡风险教育与实用技能培训,正视数字需求;突破舒适区,尝试创造性操作;组建互助分享小组,增进社交互动;提供非数字化支持,防止老年人成为"数字遗民".

    数字素养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数字素养指标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现实困境、破解逻辑与解困机制

    王慧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阐释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困境破解逻辑,即以受众需求为驱动重构教育资源、以能力需求为导向延展教育深度、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教育实践、以价值树立为引领夯实伦理教育,并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解困机制,包括基于数字感知的需求识别机制、基于数字工匠的人才培育机制、基于数字融合的产教联动机制及基于数字品德的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数字技能数字经济

    公共图书馆"零借阅读者"群体唤醒策略

    陈晓秦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图书馆"零借阅"主题相关研究现状,以厦门市图书馆"零借阅读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对120名"零借阅读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指出公共图书馆"零借阅读者"的产生受读者自身和图书馆两方面因素影响,据此提出公共图书馆"零借阅读者"唤醒策略,即完善"零借阅读者"预警机制,建立"零借阅读者"信息库;基于唤醒理论,培养"零借阅读者"阅读习惯;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满足"零借阅读者"阅读需求;加强服务宣传与推广,激活"零借阅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公共图书馆零借阅读者零借阅零外借阅读推广读者证

    基于趣味理论的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生成与转化研究

    周振勤李艳梅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培育面临的困境,基于布迪厄趣味理论分析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生成与转化的社会条件,构建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生成与转化模型,提出高校图书馆化解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培育困境的策略,即深刻认识经典阅读推广的长期性,主动应对来自社会场域的多种因素干扰,以柔性手段破除经典文献话语壁垒.

    经典阅读阅读兴趣大学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趣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