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初景利

半月刊

0252-3116

journal@mail.las.ac.cn;tsqbgz@vip.163.com

010-82623933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图书情报工作/Jour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形成了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了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中国大陆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刊物,而且在海外图书情报界也享有相当的声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容量信息将打造其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新特色,成为展示学科发展趋势,报道学科发展动态不可或缺的媒介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服务场景的政务数据协同效应测度研究

    蒲泓宇马捷张云开王珏...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政务数据协同状态是影响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政务数据协同实现量化分析,对于精准把控智慧政务建设进程,找到推进智慧服务水平提升的发力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超网络模型实现政务数据协同过程的数理模型抽象,以适用的网络分析指标构建政务数据协同测度指标体系,并以代表性城市为案例展开測度,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对政务服务数据协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根据指标测度值能够实现对实际城市数据协同的特征映射,分析可得网络中各节点的驱动效应,包括场景-数据链的关联效应以及整体网络宏观层面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实现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提升的精准调控.

    政务服务政务数据数据协同协同效应超网络

    国家战略情报体系发展的国际态势、经验与启示

    张钦薛海丽梁昊光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构建国家战略情报体系是支撑新时代国家战略决策的基础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审视国际战略情报发展态势与欧美国家在情报搜集、处理与组织运行方面的特征与经验,梳理形成有助于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情报体系的规律特点.[结果/结论]国家战略情报体系发展的国际态势呈现出任务驱动下集中管理与网络式布局组织架构、数据驱动下开源情报多模态融合与集成化、市场驱动下公私合作与情报服务产业化、技术驱动下人机协同分析与决策智能化、价值观引领下情报共享与安全联盟化等特征.我国应建立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和协调性的国家战略情报体系,包括制定国家战略情报融合与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化参与的情报生产模式;布局面向开源情报的前沿技术和数据基础设施;构建和平发展式情报共享全球伙伴关系与平台;推进战略情报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工程.

    战略情报国家安全决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人文视域下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研究与实践

    孙翌刘宁静周锋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名人特藏资源是图档博领域的重要藏品之一,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精神价值.名人特藏空间作为名人特藏的展示、宣传与服务场所,始终在尝试构建各类交互式名人特藏服务.数字人文的"发现""重构"和"故事化"契合名人特藏的展示需求.探索以数字人文视角,形成具有可借鉴、推广的名人特藏空间可视化应用实践与服务策略.[方法/过程]以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为研究对象,设计与分析可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服务设计与规划,提出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架构,并以李政道特藏空间建设为案例进行实践研究,以服务应用为导向,探索名人特藏资源知识组织与可视化应用的传递机制.[结果/结论]探索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是特藏空间服务的创新路径.通过知识组织与展示,它打破名人特藏资源静置的局限性,推进名人特藏资源在空间表现形式上的开发和价值挖掘,并构筑新的知识图谱集群的知识网系,实现空间知识图谱全景集汇.

    数字人文名人特藏空间可视化服务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

    穆允军于天指许文迪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索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模式,以加深理论研究,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方法/过程]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引入文化哲学、古典目录学等理论的相关理念,以实践案例论证内涵引领、文化沉浸、主体自觉三层次模式对于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结果/结论]提出将"内涵引领+文化沉浸+主体自觉"立体多元模式作为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优质策略.

    文化传承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古籍特藏文献

    英美大学ChatGPT使用规定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储节旺杜秀秀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和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了学术不端、隐私安全、知识产权等风险.探索分析英美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对我国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的出台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对15份英美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并初步构建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包括:总体规则及范围界定、学术使用规范、教学使用规范.其中,总体规则及范围界定是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的基础,学术使用规范是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的保障,教学使用规范是高校ChatGPT使用规定的根本.并根据英美高校ChatGPT使用实践,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ChatGPT服务的现状,思考这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ChatGPT服务的启示.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ChatGPT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学术出版领域关于AI工具使用的应对策略探析——以ChatGPT为例

    欧阳峥峥刘小杰马毓聪刘春江...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分析当前学术出版界在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工具时的态度、措施与政策,为AI4Science背景下学术出版政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网络与文献调研法、内容分析法等系统扫描和分析各类学术出版相关方对于AI工具使用的政策/声明.[结果/结论]不同学术出版相关方对AI工具使用的应对速度不同,但其关注点和政策关键因素比较一致,而就政策/声明关键术语及具体操作层面体现出的差异较大.从利益相关方视角看,不同学术出版相关方发布AI工具使用政策/声明的模式不尽相同.未来,学术出版相关方对于AI工具使用的应对仍将处于不断摸索和调试阶段.各学术出版相关方应加强沟通与协同,积极制定应对AI工具使用的政策框架.学术共同体应充分联动,构建关于AI工具使用的政策和规则体系.

    学术出版ChatGPT人工智能政策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社区健康信息服务内容供给优先序研究

    洪闯李中明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从用户需求视角深入剖析农村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内容体系并厘清其供给优先顺序,对于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半结构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式确立28项农村社区健康信息服务项目并设计调查问卷搜集数据,综合运用Kano模型、混合类分析、Better-Worse满意度指数分析与熵权Topsis方法识别农村社区健康信息服务内容的所属类型并量化其优先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农村社区居民对于健康信息服务内容的需求呈现出层次化特征,涵盖期望型服务8项,魅力型服务8项,无差异服务6项,混合型服务6项.农村社区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类型和优先序优化健康信息服务内容,推动服务适切性、满意度与整体效能的提升.

    数字乡村农村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服务Kano模型熵权Topsis

    基于离群点视角的颠覆性专利预测研究

    王丹周潇赵捧未樊嘉逸...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颠覆性技术被认为是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助推企业和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窗口.为此,预测和部署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抢占科技制高点、重塑价值链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方法/过程]结合深度学习和离群点检测算法,构建基于离群点视角的颠覆性专利预测框架.该研究框架包括五个关键步骤:首先,利用BERT模型和TF-IDF算法将专利文本和专利分类号转化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表示,并结合PCA算法进行降维和特征融合;其次,采用三种离群点检测算法,以增量迭代的方式识别离群专利;再者,通过数据集修正,从离群专利中保留新技术专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剖析新技术形式颠覆性专利的核心特征,构建有效的测度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深度学习DNN模型拟合专利指标和颠覆性专利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从大量的新技术专利中对潜在颠覆性专利的有效预测.[结果/结论]以人工智能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共预测出411条颠覆性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六大颠覆性方向: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增强现实、生成式AI、自动驾驶、图像识别与处理和智能通信.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未来的科技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技术布局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颠覆性技术离群点检测预测研究深度学习专利分析

    文献颠覆性创新测度——权重颠覆性指数

    杨文霞孔嘉闫晓慧邓三鸿...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解决传统颠覆性指数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问题,提出权重颠覆性指数(权重D指数),有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估文献的创新性.[方法/过程]提出一种针对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调整方法——权重颠覆性指数,以1950-2023年获得化学诺奖及其对照组的论文为数据来源,一方面,从合理性与有效性两方面对比颠覆性指数与权重D指数;另一方面,针对一篇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被其引证文献多次引用的情况,具体分析焦点文献的创新性、焦点文献的影响力、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的影响力与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收到引用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权重D指数具有合理性,且比传统颠覆性指数更能有效识别论文的创新性;当焦点文献的创新程度和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越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当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也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

    颠覆性指数D指数权重D指数创新性

    不同认知能力对用户信息搜索行为与认知路径的影响研究

    陈忆金蔡亚芳牛庆萱
    9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究不同认知能力的用户在信息搜索行为、认知路径特征以及认知转换上的差异性,理解用户在搜索即学习过程中的搜索状态和学习状态,帮助改进搜索系统的设计以更好地支持用户获取信息.[方法/过程]采用受控用户实验法,将用户根据认知能力分为两组,每组用户分别完成三种类型的信息搜索任务,使用录屏记录与出声思维法采集搜索与学习过程实验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能力高低程度不同的搜索者在认知转换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认知能力对搜索者的搜索行为和认知路径存在不同的影响,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常识认知、语言逻辑能力都对用户搜索行为有显著影响,逻辑判断、常识认知和语言逻辑能力在认知路径上发挥重要作用.

    认知能力搜索即学习搜索行为认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