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弹性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弹性体
弹性体

蔡小平

双月刊

1005-3174

elastomerics@sina.com

0432-63973377,63994008

132021

吉林省吉林市遵义东路27号

弹性体/Journal China Elastomer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理论性、实用性、权威性与信息性为特色,刊载有关弹性体工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进展、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专论、综述、预测、讲座、外商技术座谈和出国考察报告;弹性体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国内外简讯、专利介绍译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浓缩天然胶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柔性和可拉伸应变传感器

    刘志军陈永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一种简单、低成本、可工业化的方法——将预硫化后的浓缩天然胶乳和碳纳米管(CNTs)分散液进行乳液共混-浇铸制备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 CNTs 含量对复合材料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应变传感器用于人体运动监测的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最大达到 56 S/m,拉断伸长率最大可达 800%,并且CNTs 成功以网状形式与天然橡胶形成结合体;应变传感器可以提供人体手指和手肘运动的可视化监测.

    碳纳米管浓缩天然胶乳复合材料应变传感器

    乙烯基硅烷对EVM/ATH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毕薇娜孙聚杰胡广利孙举涛...
    7-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铝(EVM/ATH)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动态力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VTMO 硅烷用量为1 份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最低扭矩、最高扭矩、扭矩差、焦烧时间、正硫化时间较低.硅烷用量相同时,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EO)的混炼胶的结合胶含量较高,混炼胶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较高;当应变低于 10%时,VTMO 硅烷用量的变化对混炼胶储能模量、损坏模量的影响较大.加入VTMO 硅烷的硫化胶的储能模量最大.硅烷的加入使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微向高温方向移动,加入VTEO 硅烷的硫化胶损耗因子峰值最低.当VTMO 硅烷用量为 1 份时,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较为优异,硫化胶的耐磨性与混炼胶中的结合胶含量有一致性.

    硅烷分散性动态性能

    拉伸速率对天然橡胶/有机黏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国玮梁玉蓉张政张涛...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I.44P有机黏土填充天然橡胶(NR)制备天然橡胶/有机黏土复合材料(NRCNs),考察拉伸速率对 NRCNs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轴拉伸测试下,拉伸速率为 50 mm/min时,NRCNs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 19.50 MPa,较拉伸速率为 500 mm/min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22.64%;随着拉伸速率的提高,NRCNs的结晶度逐渐减小,表明 NRCNs在较慢的拉伸速率下降温结晶性能更好.多轴拉伸测试下,当应变为 120%、拉伸速率为 50 mm/min时,NRCNs 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0.38 MPa,较拉伸速率为 10 mm/min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8.57%;在相同的拉伸速率下,经过单轴拉伸的NRCNs的拉伸强度为 0.8 MPa,较多轴拉伸的NRCNs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128.57%.

    天然橡胶拉伸速率拉伸强度

    环保型聚醚酯增塑剂对氢化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

    顾兆磊刘显贞李慧史金炜...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己二酸与醇醚制备了三种不同酯化率的聚醚酯增塑剂(命名为 AAGEA、AAGEB、AAGEC),将其与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TP-95)和葵二酸二辛酯(DOS)增塑剂进行对比,加入氢化丁腈橡胶中,探究这五种增塑剂对氢化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酯化率的提高,加聚醚酯增塑剂胶料的交联密度先下降后上升,加工安全性降低,硫化速率加快,拉断伸长率先提高后下降,拉伸强度及耐寒性能先降低后提高.DOS胶料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最高,但弹性与低温抗冲击性最差;AAGEB胶料老化前的弹性最好,强度最低,在低温下的形变恢复最差;AAGEA 胶料的耐老化性与耐寒性能最好,力学性能中等;综上所述,增塑剂 AAGEA胶料的性能最佳.

    聚醚酯增塑剂氢化丁腈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耐寒性能

    聚氨酯热熔胶用预聚体的合成

    谢富春乔玉辉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通过定时测定—NCO 的含量,确定了合适的预聚反应时间和温度,制备了聚氨酯热熔胶用预聚体.对影响预聚体合成的因素:异氰酸酯的种类、—NCO 的含量、水分的含量以及预聚体的贮存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预聚反应条件为 80℃、2 h,—NCO含量控制在 9%~10%,物料中水分质量分数低于 0.05%,制备的产物性能稳定.

    聚氨酯热熔胶预聚体合成

    新型聚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表征

    刘广臣杨苹苹张永陈海良...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在聚酯多元醇合成过程的酯化阶段,引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替代部分丁二醇,与己二酸进行醇酸缩合反应;通过酯化-酯交换反应,将PTMG链段引入,合成得到分子链中含有聚醚链段的聚醚酯多元醇(PEM).结果表明,酯化阶段采用耐水解催化剂 WD-10,酯交换阶段采用催化效率较高的催化剂 TNBT,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3)×10-5 时,可制得酸值小于 0.5 mg KOH/g 的聚醚酯多元醇 PEM-2000.PEM的合成有效丰富了低聚物多元醇的种类,可替代传统聚酯、聚醚多元醇,直接用于聚氨酯制品的合成,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

    聚醚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醇酸缩合(酯化-酯交换)反应己二酸

    不同促进剂并用对SBR/NR/RNR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圣皓王中岳徐聪郎钺...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再生天然橡胶(RNR)为主体,加入新型弹性体材料反式丁戊橡胶(TBIR)制备橡胶密封材料.研究了不同促进剂并用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促进剂CZ与TMTD并用质量比分别为 1/0、0.9/0.1、0.85/0.15、0.8/0.2、0.75/0.25、0.7/0.3,当总量不变时,随着CZ用量减少,TMTD用量增加,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硬度变化不大,压缩永久变形也逐渐降低;促进剂 NS 与 TMTD 并用质量比分别为 1.5/0、1.45/0.05、1.4/0.1、1.35/0.15、1.3/0.2、1.25/0.25,当总量不变时,随着NS用量减少,TMTD用量增加,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硬度变化不大,压缩永久变形逐渐降低.

    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密封

    改性芳纶短纤维增强氯丁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李勇路辉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离子体/油酸钾协同处理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芳纶纤维对氯丁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高能冲击使芳纶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增加了芳纶纤维的表面积,并在芳纶纤维表面引入活性位点;油酸钾改性促进了芳纶纤维极性的削弱及其与橡胶的界面结合;经过等离子体/油酸钾协同处理的改性芳纶纤维增强后,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25.85%,定伸模量提高了 34.65%,刚度提高了 10.96%,在正硫化时间(t90)未改变的情况下,焦烧时间(t10)下降.

    芳纶纤维等离子体油酸钾橡胶复合材料表面改性物理机械性能

    微相分离型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刘永超孙长红丁紫阳孙为云...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相畴尺寸均匀、细小,形态结构易控,力学性能稳定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设计出了从聚丙烯(PP)与弹性体的均相体系出发,利用在硫化过程中的能效应使之发生微相分离,能效应和熵效应控制组分相畴的尺寸和形态以制备PTPE的原理和技术,研究了橡/塑比、橡胶配比、PP相对分子质量、引发剂用量、架桥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样品化学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25℃反应温度下样品配方为:橡塑质量比为 70/30、乙丙橡胶与丁苯质量比为 80∶20、引发剂用量为 2.14 份、架桥剂用量为 18.2 份时,制得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扯断永久变形分别为 11.25 MPa、8.78 MPa、384%、58.5 kN/m、78%.

    乙丙弹性体丁苯弹性体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微相分离

    液体再生胶在输送带覆盖胶中的应用

    刘显贞顾兆磊李慧史金炜...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不同工艺制得的两种再生胶加入输送带覆盖胶,研究了不同门尼黏度再生胶及其用量对输送带覆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胶用量的增加,混炼胶的正硫化时间变短,转矩差变小,Payne效应变强;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下降,拉断伸长率上升,耐磨性能下降,疲劳温升和耐屈挠性上升.液体再生胶门尼黏度低,对混炼胶硫化曲线中的转矩差影响更大,Payne 效应变小,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加,耐磨性能下降,耐屈挠性增加.

    液体再生胶溶胶含量门尼黏度Payne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