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负重量对人体平衡能力和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冯岩冯玉柱张震夏铁城...
    234-23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评定不同负荷量对人体平衡能力和下肢生物力学参数产生的影响,为负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 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18.93±0.44 岁;身高:181.20±3.49cm;体重:74.70±8.20 kg)分别进行四次双脚平衡能力测试:负重0kg、负重17.5kg、负重27.5kg、负重50kg.负重采取背心模式,前后负重量相对平衡,采用Vicon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AMTI测力台记录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当负重量达到50kg(67%BW)时,平衡能力指标显示受试者平衡能力随着负重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1);运动学参数显示左右踝关节背屈角度减少(P<0.001),左右膝关节伸展角度增加(P<0.001),此外右侧踝关节外翻角度(P<0.05)和膝关节内收角度(P<0.01)增加;动力学参数显示左右膝关节弯曲力矩增加(P<0.01),而右侧踝关节跖屈力矩(P<0.001)、髋关节弯曲力矩(P<0.01)显著增加.结论:负重站立时,人体平衡能力受损,倾向于依靠膝关节和踝关节来维持姿态稳定,日常训练应强化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力量.

    负重站立运动学动力学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运动知觉表现的影响

    陈恺豪黄达武徐进
    237-24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表现的影响.方法:使用多功能经颅电刺激仪器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进行实验数据测试,采用SPSS26.0 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真刺激组在受到tDCS刺激干预(刺激强度1.5mA,刺激时间20min)后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表现均有提升,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假刺激组在受到tDCS刺激干预(仅开始60s提供1.5mA的刺激强度)后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表现略有提升,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在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实验的前测中并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即刻,真刺激组在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实验中的表现均优于假刺激组,时间知觉实验中2s、5s两种指标类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知觉实验中10s指标类型和速度知觉实验中快速、慢速两种指标类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受试者的时间知觉和速度知觉表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时间知觉速度知觉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结合断食对成年人体成分影响的Meta分析

    粟佳辉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与断食(Fasting)相结合的方式对普通成年人体成分的影响,为后期研制针对体成分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Pubmed、Emba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3 年10 月3 日期间的研究进行检索,实验对象为成年人(≥18 岁),干预措施为HIIT结合断食并报道了体成分变化的随机对照实验(RCT)都被纳入Meta分析中.研究结果:经筛选共有8 项RCT符合纳入标准,共226 位实验对象进行了HIIT与Fasting的联合干预(HIIT combined with fasting,HF).Meta分析显示HF(HIIT+Fasting)相较于HIIT或Fasting的单独干预在体重、BMI、腰围、脂肪量、去脂体重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体脂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干预时间长、HIIT运动间歇时间较长的联合干预对成年人体成分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研究结论:干预时间长、HIIT运动间歇时间较长的HF可以安全有效地对成年人体成分产生有益改善,且优于HIIT或Fasting的单独干预.干预时间短的HF可以改善Fasting造成的去脂体重的流失.

    高强度间歇训练断食体成分Meta分析

    咖啡因对运动员跳跃能力作用效果的Meta分析

    李荣荣张有明张洋
    247-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咖啡因(CAF)对运动员跳跃能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最佳摄入剂量和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增补效益.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咖啡因对运动员跳跃表现作用的研究文献,运用PEDro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运用Stata17.0 软件开展合并效应量与偏倚分析.结果:整体效应检验发现CAF可显著提高运动员跳跃能力;中剂量片剂或胶囊形式的CAF改善跳跃表现效果明显;足球、橄榄球、排球和其他运动项目组增补效益明显,对橄榄球运动员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各组文献均不具备异质性,发表偏倚检验未见异常.结论:摄入咖啡因可显著改善运动员跳跃能力,剂量选择在4~6mg/kg 体重范围内最可能增强足球、橄榄球、排球运动员跳跃表现,对其他运动项目组内的运动员有潜在改善效果.

    咖啡因运动营养跳跃能力Meta分析

    消防员日常训练致伤因素与预防路径研究

    蒋翔陈文佳刘博朱国庆...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消防员日常训练致伤率,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剖析消防员日常训练致伤的影响因子,探寻消防员训练损伤预防路径.研究表明:训练因素、环境与装备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是影响消防员日常训练致伤的主因素;入队前为体育人口的消防员训练致伤率低于非体育人口消防员;加强身体素质练习能够有效预防训练致伤;负重、翻越与跑跳类训练科目容易导致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与足部损伤,攀爬类训练科目容易导致上肢损伤;以长肌为主要附着的部位易发生肌肉拉伤;复关节易发生关节扭伤;肌肉起止点附着较多的部位易发生肌肉劳损.据此提出预防路径为:铸魂育人,塑造职业价值观;精准施训,熟练技术强体能;保障先行,增强职业归属感等.

    消防员训练致伤因子分析预防路径

    高校山地救援救护人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指标构建与实证研究

    史伟祝成龙陆涛
    262-26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据山地救援救护专业的特点,对高校山地救援救护专业功能性体能训练指标体系进行实践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 级山地救援救护方向男生36 人为研究对象,构建17 项功能性体能训练测试指标和5 项技能素质测试指标,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组间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对比.结果显示:经过12 周的实验,实验前17 项体能指标和5 项救援技能素质指标成绩与实验后测试成绩对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功能性体能训练能够预防受伤,较好地提高救援人员动作效率、心肺功能、核心控制能力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动力链的能量传递效率;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助于提升救援人员的体能与技能水平.

    山地救援救护功能性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技能素质

    岷山红三叶草异黄酮对运动大鼠免疫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赵亮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岷山红三叶草异黄酮对大鼠免疫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 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安静组、安静给药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建立递增运动负荷大鼠模型,测量运动大鼠力竭时间、免疫脏器指数、大鼠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经过6 周的大强度运动,服用岷山红三叶草异黄酮大鼠组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其力竭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免疫脏器指数和 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和变化.结论:①岷山红三叶草异黄酮可明显提高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提高运动能力;②岷山红三叶草异黄酮对运动大鼠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对免疫抑制有一定改善.

    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免疫机能运动能力

    脚踝刚性力量对短跑成绩影响的量化研究

    黄天晴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短跑运动员脚踝刚性传导下肢力量进行实验对比研究,探讨脚踝刚性对短跑运动员百米成绩、立定跳远、原地快速下蹲跳、起跑前5 步平均触地时间、起跑前5 步平均躯干前倾角度和起跑前5 步平均落地支撑胫骨角度变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触地时间,脚踝刚性的增强会减少力的损耗,这对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传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脚踝刚性下肢力量短跑成绩

    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对运动训练监测的研究进展

    阮文军卫青漫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训练监测可以帮助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机能状况,为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和实施个体化训练提供依据.心率变异性作为一种无创的监测指标,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心率变异性在评估训练负荷应答、过度训练状态和身体机能能力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探讨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和发展测量工具的可行性,旨在更好地理解心率变异性这一生理指标,为其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启示和参考.

    心率变异性运动训练训练监测

    新冠疫情下精英运动员居家隔离训练的研究进展及策略建议

    陈浩艾安丽
    27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蔓延对精英运动员的备战训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别就精英运动员居家隔离状况下的休息和训练进行综合探讨.研究认为,居家隔离休息造成精英运动员心肺系统、神经肌肉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生理适应性衰退;居家隔离训练体现了教练员—运动员教学媒介的改变、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选择、运动量/运动强度的控制和营养膳食的补充等相关领域的新演变.据此就完善竞技训练备战方式提出构建备战周期、完善专项体能、拓展训练手段、改善营养膳食和加强医务监督等方面的建议,旨在为精英运动员安全"重返训练赛场"提供科学有效的竞技训练与卫生防御相结合的应对策略.

    新冠疫情精英运动员居家隔离休息居家隔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