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冠军郑钦文的技战术分析

    苟豪向路遥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以期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发球方面,郑钦文一发成功率波动较大,得分率高,主要针对外角;二发得分率在50%上下浮动,发球角度主要集中在中路;ACE球和双误的数量均比对手多。在接发球方面,郑钦文接发球总得分率保持高水平状态;接二发的战术执行力强,且稳定性强;面对非常规网球选手的一发时,得分率较低。在底线相持方面,郑钦文正手反手击球技术扎实;进攻性强,打法积极主动,制胜球较多;每场1~3拍的回合数最多,且得分率整体较高,但在4~7拍和8拍以上的平均得分率呈现出递减趋势。在其他技术方面,郑钦文网球截击得分率高;放短球手法极其隐蔽,成功率较高;网球截击尝试次数较少,不能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在破发成功率方面,郑钦文对破发点的把握处在较高水平,在破发点上能通过运用优秀技战术赢下关键分。

    巴黎奥运会女子单打郑钦文技战术

    2024年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李诗沣与骆建佑技战术对比分析

    裴焕全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24年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中李诗沣与骆建佑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中李诗沣与骆建佑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上,相较于李诗沣,骆建佑的发球落点更多样,2人接发球均以放网为主;在前场技术上,骆建佑的推球、扑球技术得分能力强于李诗沣;在中场技术上,2人使用挡球技术最多;在后场技术上,骆建佑的吊球技术使用率高于李诗沣且变化多样。结论:骆建佑以进攻技战术为主,李诗沣则以防守为主。建议:今后的训练应加强运动员技术的变化性、组合性,培养主动进攻意识。

    羽毛球巴黎奥运会男子单打李诗沣骆建佑

    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 m混合泳接力决赛成绩与技战术分析

    谭浩洁
    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 m m混合泳项目中前3名队伍的决赛成绩和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在交接棒时间上法国队最快,中国队次之,美国队最后;(2)在跳发技术上,3支队伍均采用了新型跨步入水技术;(3)在战术上,3支队伍均采用了"分权夺标"战术,中国队和美国队采用了"先发制人"战术,法国队采用了"后发制人"战术;(4)中国队蝶泳棒次较弱、仰泳项目缺乏人才储备,自由泳和蛙泳棒次较强。建议:(1)提升游泳后备人才储备;(2)提高游泳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水平;(3)扬长避短,提升优势项目的同时,补缺劣势项目;(4)高度重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保障。

    巴黎奥运会4×100m混合泳接力决赛成绩技战术分析

    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实力格局分析

    段佩瑶刘爱军舒颜开
    13-1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各国家和地区竞技优势与不足,并为我国备战洛杉矶奥运会提供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项目的成绩与实力格局进行分析。结果:(1)在参赛人数方面,欧洲地区以47名运动员领先,亚洲地区以33名紧随其后,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地区参赛人数较少。(2)在奖牌数方面,日本队以3金、1铜领跑奖牌榜,中国队以2金、3银、2铜紧随其后,爱尔兰队以1金位列第四。(3)全球竞技体操格局方面,亚洲地区占据优势地位,欧洲地区位列其次,其他大洲地区相比之下则显得较为落后。结论:(1)欧洲和亚洲地区对男子竞技体操的长期投入和文化传统是其领先的关键。(2)中国队在吊环和双杠项目中表现卓越,而在跳马和单杠项目中存在短板。建议:中国队应巩固优势项目、强化体能训练、减少失误并重视后备人才培养。

    男子竞技体操巴黎奥运会中国队实力格局

    巴黎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中樊振东的抢攻与反抢攻技战术分析

    李淏白牛剑锋刘梁儒高志坤...
    18-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樊振东的抢攻与反抢攻技术特点及效能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在抢攻技术与反抢攻技术整体特点方面,樊振东的反抢攻技术得分效果优于抢攻技术,回合得分率也稍高于抢攻技术,但抢攻技术的整体使用率远高于反抢攻技术。(2)在具体技术方面,樊振东的反手拉、反手反撕和反手拧等反手技术使用率最高,但侧身正手拉、正手反拉和正手拉等正手技术得分效果更好。(3)在技战术组合中,樊振东的发球衔接抢攻和控制衔接反抢攻的得分效果最好,但使用率均偏低(4)抢攻后相持第一板是樊振东相持阶段主要的失分板数,明显低于相持段均值;反抢攻后进入相持阶段稍处劣势,在相持第三板及之后时劣势最为明显。(5)在抢攻与反抢攻使用时序性方面,樊振东的第二、三板抢攻效果较好,第四板效果较差;第三、第四和第五板反抢攻效果好,但使用率较低。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樊振东技战术抢攻反抢攻

    2024年国际乒联世界杯中国男子单打选手马龙技战术特征及制胜因素研究

    侯锦祥谢智学谭星叶何丹宁...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四段指标评估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龙在2024年国际乒联世界杯中的技战术运用及制胜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马龙四段得分率的总体评估为三良一优,各段使用率均衡。马龙的技战术进攻体系丰富,变幻莫测,善用技战术变化牵制对手,从而使自己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寻求得分。(2)马龙发球抢攻段得分率的评估为良好。他的发球以发正手短衔接反手防守/反撕或侧身拉为主,配合发正手短衔接劈长或发反手长衔接反手防守/反撕为辅,发球旋转根据对手的持拍方向采取不同的旋转策略。(3)马龙的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评估为优秀。他的接发球变化丰富,主要以台内控短为主,劈长和反手拧挑为辅。相较从前,特别是对阵左手运动员时,马龙增加了更多的反手拧挑进攻,第4板则以反手防守/反撕为主,配合侧身拉进攻和正手防守/快带为辅。(4)马龙相持Ⅰ、Ⅱ段的得分率表现良好。他的相持以反手防守/反撕结合正手防守/快带技术为主,攻防转换快,侧身拉威胁大。

    乒乓球马龙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

    世界优秀女子100 m跑运动员参赛特征与竞技状态变化分析

    陈宇杰王鹏谭凯戈彭健...
    27-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会女子100 m跑前8名运动员在布达佩斯世锦赛至巴黎奥运会期间的参赛特征与竞技状态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短跑运动员调控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女子100 m跑运动员的参赛次数为5~13场,每场比赛的参赛间隔时间在1~3周不等;未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运动员参赛次数为6~8场,每场比赛参赛间隔时间在1~8周不等;在布达佩斯世锦赛后多数运动员选择休息调整,在巴黎奥运年参赛安排主要集中在5~8月;女子100 m跑运动员竞赛成绩呈波浪形周期性变化,且最佳竞技状态主要出现在8月的大型比赛中。建议:教练员根据女子100 m跑运动员的特点合理安排参赛场数,并根据女子100 m跑运动员状态安排每场比赛的时间间隔;多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训练理念与体系,完善竞赛安排;在奥运年将主要比赛安排在5~8月;通过增加比赛次数,逐渐帮助女子100 m跑运动员提升竞技状态。

    女子100m跑参赛特征竞技状态

    对抗性技术效益理论视角下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后场反手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葛佛江兰彤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对抗性技术效益理论,使用其技术效益收益值的算法公式,对安洗莹、陈雨菲、戴资颖、山口茜21场(52局)的比赛视频进行解析,研究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后场反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后场反手技术效益值受使用率和得分率的影响。(2)当技术使用率相等时,得分率越高技术效益值越高,反之越低。(3)当技术得分率相等且不等于0时,使用率越高技术效益值越高;当技术得分率等于0时,使用率越高技术效益值越低。结论:安洗莹后场反手技术效益最优,山口茜后场反手技术效益次之,陈雨菲后场反手技术效益位居第三,戴资颖后场反手技术效益最低。建议:陈雨菲要加强后场反手技术的稳定性训练,丰富回球线路和落点,并且根据不同运动员后场反手技术优劣采取不同战术。

    羽毛球技术效益技战术后场反手技术应用效果

    不同干预方式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邓方权纪音张翰侨付叶彪...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质量的影响,为青少年网球运动正手击球质量的提高及其科学训练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最终筛选34篇文献。运用ReviewManager5。4、Stata15进行Meta分析及系统性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式对网球正手稳定性、正手击球深度及正手击球精准度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79,95%CI=(0。46,1。11),Z=4。76,P<0。01]、[SMD=1。10,95%CI=(0。82,1。37),Z=7。71,P<0。01]、[SMD=1。15,95%CI=(0。84,1。46),Z=7。23,P<0。01]。亚组分析显示,(1)正手击球稳定性: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干预周期<12干预周期、1干预周期均能改善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稳定性(P值均<0。01),不同功能训练及辅助器械,>12干预周期均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P值均>0。05);(2)正手击球深度: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功能训练及辅助器械,<12干预周期、12干预周期均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深度有显著影响(P值均<0。01),>12干预周期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深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3)正手击球精准度:不同教学方法、辅助器械,在12干预周期、>12干预周期均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精准度(P值均<0。05),不同功能训练、干预周期<12周期、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精准度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结合功能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适当使用辅助器械的复合训练模式对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干预方式青少年网球正手击球Meta分析

    世界高水平男篮技术制胜模型构建研究——以2023年FIBA男篮世界杯四强队伍为例

    邓嘉禧马艳龙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测量学基本理论,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从2个维度(微观、中观)对2023年FIBA男篮世界杯四强制胜技术进行系统、定量研究,并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发现:(1)胜负组技术指标统计表明,胜组的技术指标X1得分、X2投篮命中率、X7防守篮板、X8总篮板和X9助攻均高于负组(P<0。05),X10犯规次数低于负组(P<0。05),其他指标相当(P>0。05);(2)微观制胜技术模型表明,其函数表达式为:ln[p/(1-p)]微观=0。071 ×S1效率值+0。261 ×S2 防守篮板-13。211,其中 S1 效率值(B=0。071,OR=1。073,P<0。01)和S2防守篮板(B=0。261,OR=1。300,P<0。05)均为预测胜利的正向因子;(3)中观制胜技术模型表明,其函数表达式为:ln[p/(1-p)]中观=1。863 ×Z1进攻因子+1。000 ×Z2防守因子-1。162 ×Z3犯规因子+0。306,其中 Z1进攻因子得分(B=1。863,OR=6。433,P<0。01)和 Z2 防守因子得分(B=1。000,OR=2。719,P<0。05)为预测胜利的正向因子,Z3抢断因子得分(B=1。000,OR=2。719,P<0。05)为负向因子。

    篮球制胜技术制胜模型男篮世界杯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