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系统GMM门槛模型的我国城市体育场馆营收、科创与经营布局研究

    牛小美陈涛
    156-15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小型城市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中介效应设计、变量选择与测算、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中小型城市体育场馆在数量、营收、科创投入、经营布局方面存在差异,对经营状况有影响.增加场馆数量、科创投入和城市人口对营收和科创投入有正向影响,但高经营布局可能降低经济绩效.中介效应分析强调了场馆数量、科创投入和经营布局的关键作用.稳健性分析支持模型可信度.门槛效应检验揭示了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建议:增加场馆数量,加大科创投入,优化经营布局,关注门槛效应,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系统GMM门槛模型中小型城市体育场馆体育产业

    体育强国视域下第十五届全运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盛小苗骆意彭红黎小龙...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举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体育强国建设的视角,对全运会能够给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带来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本届全运会将从体育设施、地域文化、体育市场、经济等方面给大湾区带来积极影响,有助于在大湾区协同联动发展中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综合发展区域.全运会能够带动发展体育消费市场、提升体育产业价值,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对社会体育、群众体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体育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体育产业机遇

    基于SBM-Tobit模型的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琢然朱东舜
    162-16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体育实体产业的经济效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SBM-Tobit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Tobit回归,全面评估体育实体产业的经济效率.研究发现:中国体育实体产业呈多维发展,政府政策、积极参与和产业创新推动其蓬勃发展.不同省份之间的效率差异明显,需要制定差异化政策来提高效率.影响因素中,普及体育运动、体育消费和绿色指数对产业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政策来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建议:提高体育赛事品质和体育人才培养,制定差异化政策促进不同省份的发展,以及持续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有望支持中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SBM-Tobit模型体育产业效率测度

    平衡计分卡下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应用

    李梅冉蔡昊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体育场馆是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物质载体,而公共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是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绩效管理进行探究,旨在构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使命,本研究从公民、财务、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提炼出22项评价指标.经分析发现,公民维度和内部运营维度指标重要性较大,健身服务满意度、健身设施满意度、活动开展满意度、公民健身参与度、公民投诉率、营业收入、净利润、组织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体育活动组织情况、员工素质、员工培训次数是影响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绩效应重视上述指标对应工作的改进.

    平衡计分卡公共体育场馆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欧洲国家与中国职业体育城市的集聚特点及形成机制分析

    贺海明邱芬崔德刚
    169-17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拥有顶级职业球队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体育职业俱乐部无论以何种形式起步,职业体育联盟管理无论是以开放式还是闭合式为主,在行政区划以及地理分布上,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体育职业俱乐部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创造利润,实现了投入与收益的良性循环,体现出"马太效应"特征.结论:职业体育联盟城市的分布表现出集聚性,这种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职业体育发展早期经济因素,也有现阶段城市经营理念中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美国欧洲中国职业体育城市集聚特点形成机制

    贵州省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测度及态势分析

    吕可乐谢雨宏杨立盛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贵州"村超"为引,分析贵州全省及各市州体育与旅游产业间的融合度和融合态势.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评测贵州省十一类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贵州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关联度,以及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和融合态势.针对数据分析结果以及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自身内部的失衡、资源配置不均以及两大产业协同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建议:通过拉伸赛制、多地举办充分利用村超这一典型,提升场馆设施等劣势体育产业的服务属性,努力向旅游产业渗透;因地制宜发展徒步、登山、攀岩、滑翔伞等户外运动,为旅游产业注入更多体育元素;按规划妥善经营各体育旅游示范点、体育小镇,使体育产业可以与优质旅游资源相匹配.

    体育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灰色关联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

    系统论视域下我国高校女足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径

    赵洪波冯华博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基于系统论视域对我国高校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特征,重新审视我国高校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整体性、衔接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完善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强化其各环节的衔接性、提升其培养资源的开放性、细化其培养层次性等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女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系统论高校女足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构成要素、运行路径及优化策略

    武子雄谢家旺何元春
    184-18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动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调研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和大数据运营.②通过构建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分析模型,从"环境政策"-"数字技术"-"组织创新"三个维度,归纳出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运行路径,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整个运行过程涵盖"技术定型期""技术扎根期""技术成熟期"三个阶段.建议:高校采用制度化、规范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共享;以量化和可视化技术提升锻炼效果;建立开放网络化的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优化策略,以此助力我国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的发展.

    数字赋能高校课外体能锻炼

    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达武陶昕刘露李小豪...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江西省785位体育高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术科考试焦虑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量,用潜在类别模型对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焦虑进行潜在类别探索,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焦虑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考试焦虑测量.②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可分三个潜在类别,分别是认知状态焦虑组(11.3%)、躯体和状态自信焦虑组(51.2%)和高焦虑水平组(37.5%);③ 女生、城市考生和高自我效能者更可能进入认知状态焦虑组,成就动机对高焦虑水平组有显著的预测效应,三组之间复读生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有显著的群体异质和个体差异,自我效能、性别和生源地对考生的类别归属有显著影响,高成就动机可缓解高焦虑水平,是否复读对考生的类别归属没有显著影响.

    体育高考考试焦虑潜在剖面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逃避行为研究

    吴海英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逃避行为的深层机理.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计划行为理论的三因素分析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逃避行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探究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逃避行为的影响机制.据此建议:加强体育文化宣传,规范他人期望和社会观念;加强时间管理和技能培训,改善运动设施和资源的可用性.以此规避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逃避行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逃避计划行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