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体育课教学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影响研究——以湖北恩施学院为例

    周慧敏谭波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北恩施学院2022 级非体育专业2 个女生排球选项班为调查对象,进行传统体育课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结合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对比实验,1 周1 次课,为期16 周.结果显示,实验前,2 组体质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对照组体质测试成绩与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除1 min仰卧起坐测试成绩与实验前差异性不明显外,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 m跑、800 m跑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呈极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议其他高校进行推广.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大学生体质健康

    "双减"政策视域下武术健身操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霞李晓孟洪梦兰杜熙茹...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本文基于"双减"政策为前提,探究武术健身操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40 名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 人,进行为期14 周的实验课程.实验组进行武术健身操+常规体育课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教学.结果:(1)经过14 周的课程实验,实验组实验前后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上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MI 以及身体素质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活量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坐位体前屈和1 min跳绳两项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体育课教学与融合武术健身操的体育课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然而,融合武术健身操的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双减"政策武术健身操体质健康

    凝视手机对大学生足底压力的影响研究

    刘鑫满喜
    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在静态站立和步态行走过程中凝视手机对步态特征、足底压力和下肢生理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利用MedTrack足底压力分布板测试系统测试34 名大学生凝视手机站立和行走时的足底压力.结果:(1)静态站立中,凝视手机时足底重心轨迹线和轨迹面积显著大于正常站立.(2)动态行走过程中,凝视手机时行每分钟步数明显减缓;左右脚行走触地时间和双脚支撑的时间明显增加;其左侧足底M2、M5 和HM以及右侧足底T2~5、M2、M4 的峰值压力,以及左右侧足底M5、LH的接触面积明显高于正常行走时.结论:凝视手机行走和站立时的姿态会影响足底压力的分布改变其步态特征,会加大身体重心在支撑面的晃动,使身体保持正常形态所需肌肉活动量增多,出现了肌肉的代偿现象,容易产生损伤和疲劳,在有突发事件时容易跌倒且损伤的风险增大.

    足底压力凝视手机损伤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王浩杰张晓英陈静越张家明...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功能主义理论对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耦合协调包含3 层逻辑关系:一是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指向具有一致性;二是高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基础;三是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发挥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嵌引领.同时,面临着问题掣肘,一要以贯穿"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线,坚持成果转化原则,破除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失衡的学理问题;二要坚持政策导向原则,破除制度执行滞缓的实施问题;三要坚持思想引领原则,破除教师育人理念落后的思想问题;四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破除数智化协同机制缺乏的现实问题.

    高校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短时自行车运动对超重大学生大脑神经抑制功能影响的ERP研究

    胡广富程献程华东许昭...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大脑神经抑制功能为切入点,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从脑电图水平解释短时自行车运动影响超重大学生抑制功能的具体机制.方法:以某高校16 名超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功率自行车对其进行短时运动干预;采用Flanker范式测量抑制功能,分析其行为和脑电数据;采用SPSS 25.0 进行行为学数据分析;采用MATLAB、EEGLAB、FIELDTRIP进行ERP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1)在Flanker任务相同刺激和不同刺激任务上,分别对运动干预前后的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抑制冲突反应时(不同刺激任务反应时减去相同刺激任务的反应时)前后测差异性不显著,但后测抑制冲突反应时有明显缩短趋势.(2)完成相同刺激任务和不同刺激任务时在运动干预前后诱发的N2 振幅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前额叶的电压值都有所增高.结论:短时自行车运动可激活超重大学生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兴奋性,能对其抑制功能进行显著的改善.

    短时自行车超重大学生抑制功能ERP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及体育参与作用的异质性分析

    安晴彭英
    221-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基于体育参与、社交焦虑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调查,采用描述统计、线性回归及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分析不同程度的体育参与对这种影响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交往焦虑量表》(IA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345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大学生体育参与作用下心理资本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1)男生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生组(t =-4.201,P<0.01);(2)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t =-4.137,P<0.01);(3)心理资本和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 =-0.497,P<0.01),体育活动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290,P<0.01),体育活动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 =0.238,P<0.01);(4)中等程度体育参与和高等程度体育参与都是会促进积极心理资本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效应,但中等程度的体育参与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建议:未来体育参与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不同维度来改善社交焦虑;对于低等和高等体育参与的同学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资本方式干预提高韧性和乐观;对于中等体育参与程度的学生可以在增强韧性和乐观的基础上提高自我效能.

    体育参与社交焦虑心理资本异质性分析

    体育公益活动对在校体育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冼颖欣尹清秀梁传玺艾凤奇...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育公益活动对在校体育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论:参加体育公益活动对在校体育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明显提升作用.建议:高校应多组织开展体育公益活动;高校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公益活动;在校体育类大学生应积极看待体育公益活动.

    体育公益活动体育类大学生实践能力

    系统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徐正可李宇海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师作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和活力担当,对学校体育的开展以及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系统论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培育体系进行研究.在分析政策、经济、社会和个人等因素对体育教师素质培育的影响后,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培育体系应具备的完整性、协同性、动态性和有效性等功能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强化师资培训、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实践教学和加强学科交叉等路径.

    系统论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培育体系教师专业发展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徐旭东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其体育课程建设一直不尽理想,与省内的苏中、苏南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成为制约江苏省迈向教育强省、体育强省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场地和器材不足、体育师资数量和质量短缺、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等问题,探讨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优先原则、教学效益最大原则、课程布局合理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开源节流,构建农村体育学科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内修外引,强化对体育师资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动求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弥补自身短板.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基本原则优化路径

    "五育并举"背景下体育游戏的价值内涵及应用策略研究

    任大路王缀任兆平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五育并举"背景下体育游戏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五育并举"背景下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即强身健体——德育先行、创新驱动——智育相融、协调发展——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美、实践取向——丰富劳动技能,旨在为落实"五育并举"根本任务、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五育并举体育游戏价值内涵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