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氧运动对降低小学中高段学生抑郁发生率的行动研究

    言应魏丹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小学中高段学生抑郁症状的作用,构建中大强度学校有氧运动模式,以降低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抑郁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松江区三至五年级学生各100 名为调查对象,再从中随机抽取65 名(CES-DC)得分高于15 分的学生进行有氧体育运动干预实验,随机分为实验1 组(15 人)、实验2 组(15 人)、实验3 组(15人)、实验4 组(15 人)、对照组(5 人,不进行任何干预).运用心率表对实验组的心率进行大、中、小强度监测,练习内容为跑(定时跑、定距跑、障碍跑)、韵律操操(低冲击踏板操、中高冲击踏板操)、武术(基本及组合、武术操、自编套路)和篮球(运、传、投技术、篮球赛),实验周期为3 个月.在实验前后对65 名学生进行CES-DC测试.结果显示,中大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小学中高段学生抑郁症状.鉴于此,通过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构建新样态大课间、激活体育课后服务,构建中大强度学校有氧体育活动模式,可以降低小学校园抑郁发生率.

    有氧运动小学中高段抑郁

    基于Cite Space的我国智慧体育研究动态、热点与趋势分析

    吕浩肖祥梅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国内2014-2023 年智慧体育领域的总体研究进展,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 Space 6.2R6 软件绘制出了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聚类和突现等知识图谱,对国内2014-2023 年智慧体育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智慧体育研究动态及研究热点加以梳理,探讨发展趋势.研究显示,(1)2021 年以来智慧体育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发文数量骤增,开启了智慧体育研究的新篇章;(2)发文作者较多,但该领域核心作者群较少,合作关系不够密切;(3)研究机构以体育类院校为主、师范类与综合类院校为辅;(4)研究热点聚焦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智慧体育CiteSpace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功率负荷参数指导的运动健康干预方案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

    陈浩钟代笛汪芳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形成一套应用功率负荷参数指导的运动健康干预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的系统方案,为从事相应运动干预工作的医师、康复治疗师、数据服务人员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运动功率负荷统一计算理论,结合我国现阶段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包括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及伴有并发症人群)的特点及现状,制订针对上述人群的以功率负荷参数指导的运动健康干预方案,并通过随访了解干预效果.结果: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不同心血管风险水平的人群,在运动功率实时监测情况下开展特定场景下的运动健康干预过程中的评价方案.这一方案既包含对接受运动干预的参与者运动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获益及潜在损伤方面的评价,也包含配套软硬件在使用体验层面的评价,同时涉及到方案推广中存在的卫生经济学方面的收益与风险.

    运动健康干预运动功率效果评价

    运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李碧陶杜翠瑶刘侠李莹...
    252-25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运动能够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并抑制肿瘤发生.根据经典组织原则,本文对运动与肿瘤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归纳,在总结运动在维持肿瘤增殖信号、逃避生长抑制、抵抗细胞死亡、实现复制永生、诱导血管生成以及激活侵袭和转移等方面机制基础上,发现运动是通过直接影响肿瘤内在分子机制及其与运动产生的全身效果相互作用来抑制肿瘤发生的.本文综述表明运动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有效策略.

    运动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芷棋周汶龙孔翎宇张秋霞...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该类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可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和肌肉功能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是一种专注于核心稳定性的康复技术,不少研究探究了这种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疗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系统总结了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表明,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腹肌活动、步态和平衡有着积极影响;DNS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康复策略,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神经系统疾病运动功能康复

    不同站距下硬拉技术的膝关节力学和肌电图分析

    兰景越于潇张冬梅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站距比肩宽为1、1.5、2 下硬拉技术的肌肉活动特征和膝关节力矩.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利用 8 台Qualisys600 系列红外摄像头、1 块AMTI-0.5m测力台、DELSY表面肌电与QTM运动捕捉系统收集8 名受试者在8RM强度下的相关数据,并采用Opensim、MAT-LAB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肩同宽站姿硬拉技术的内侧腓肠肌激活程度显著大于1.5 倍肩宽硬拉(P<0.05),且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小于1.5 倍肩宽(P<0.05);站姿为1.5 倍肩宽硬拉的内侧腓肠肌激活程度显著大于2 倍肩宽硬拉(P<0.05),且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小于2倍肩宽(P<0.05);站姿为2 倍肩宽下的膝关节屈曲和内收力矩显著大于1.5 倍肩宽(P<0.05),1.5 倍肩宽下的屈曲内收力矩显著大于与肩同宽硬拉(P<0.05).结论:随站姿间距增大,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的激活程度随之增高,内侧腓肠肌降低,膝关节屈曲力矩和内收力矩随之增高.

    硬拉相扑硬拉肌肉激活膝关节力矩

    血流限制训练运动表现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朱彪谢程光王泽湘李学亮...
    26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血流限制训练(BFRT)在运动表现效果及作用机制方面的成果进行综述与分析,探讨BFRT现阶段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BFRT能显著增加肌肉质量与力量、改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表现成绩,并对康复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但BFRT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可能涉及代谢激素、信号通路、血管生长因子和肌纤维募集等方面因素.鉴于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BFRT的作用机制和最佳训练方案,以期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等方面提供新的路径.

    血流限制训练加压训练肌肉力量运动表现作用机制

    军事基础体能训练期间女性青年学员体成分状况及对称性研究

    朱灵玉彭丽田东王哲...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军事基础体能训练期间女性青年学员体成分状况及对称性的变化,为日常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25 名健康女性受试者进行为期4 个月军事基础体能,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体成分检测.结果:(1)右臂骨面积、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显著高于左臂(P<0.05);(2)但右臂脂肪含量,脂肪百分比显著低于左臂(P>0.05);(3)右臂肌肉含量和整体质量显著高于左臂(P<0.01);(4)左右下肢骨面积、骨矿含量、骨密度、脂肪含量、肌肉含量、脂肪百分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整体Z评分的分布2~-1 占64%,-1~-2 占28%,<-2 占8%.结论:基础体能训练期间女性学员上肢体成分肢体间存在差异,下肢体成分肢体不存在差异,整体上对称性较好,但整体Z评分的处在中风险和高风险比例较高,提示存在能量可利用性低的情况.建议:充分优化训练和营养方案,维持和提高骨健康.

    体成分骨密度对称性

    长期军事体能训练对女性青年学员体成分及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徐琳刘思宁彭丽朱灵玉...
    274-27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长期军事体能训练对女性青年学员体成分、骨密度产生的影响,为日常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某陆军院校健康女性青年学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9人)和对照组(27 人)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实验对象进行体成分检测.结果:(1)实验组全身脂肪百分比、肥胖质量/体重、躯干脂肪比/腿部脂肪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腹臀比、躯干/四肢脂肪质量比则不存在差异(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消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整体骨密度、年龄匹配Z-评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实验组左右侧下肢去脂体重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右侧上肢去脂体重差、上下肢去脂体重比、上下肢整体质量比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长期体能训练可显著降低女性青年学员身体脂肪,但对其骨密度影响不大.建议:在未来训练方案中增加一些成骨训练,以促进骨健康.

    女性青年学员体成分骨密度体能训练

    跨学科教育与学科壁垒——体育科学研究的创新与挑战

    李秋月李博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社会发展和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跨学科教育在体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体现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性,给体育科学研究带来了"活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跨学科教育与学科壁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创新与挑战,分析了体育科学研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教育的依据,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的持续发展与学科壁垒的逐渐突破的方法,以推动体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跨学科教育学科壁垒体育科学研究创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