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学术沙龙观点综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分会、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学术沙龙于近期成功举行。学术沙龙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线上形式,特邀体育、信息化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含义与战略布局,数字体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与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运动训练竞赛、体育产业、学校体育等领域的实践表现与发展前瞻,以及生成式大模型等信息科技在体育领域中的未来应用场景等命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大量数字体育实践催生了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体验,提升了体育公共服务效率、竞技训练科学化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质量;新质生产力理论为体育界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等新视角思考、建设和发展数字体育提供了指引;呼吁广大体育工作者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推动数字体育实践,赋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数字体育新质生产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运动训练竞赛体育产业学校体育体育强国

    备战米兰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冬奥会各项目发展状况及启示

    段凯源顾斌陆鸣张晓伟...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备战米兰冬奥会为研究背景,以竞技体育比较优势理论为研究依据,基于我国近3 届冬奥会夺牌情况,探析我国冬奥会整体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冬奥会比较优势项目增多,但仍有进步空间;比较潜优势项目的男女项目竞技实力失衡;比较弱势项目中雪上项目急需提升。据此,提出我国备战米兰冬奥会的启示:现阶段我国应巩固优势项目的夺牌优势,同时侧重优势小项的发展;依靠"跨界跨项选材"提升我国冬奥会竞技能力;加快建设冰雪体育产业建设,推动群众冰雪体育发展,夯实基础;归化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运动员,向冰雪体育强国借鉴和学习经验,"请进来,走出去"内外兼修。

    中国竞技体育比较优势理论冬奥会项目

    切阳什姐竞走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变化分析

    张路琴杨忠亿刘晓丹李小生...
    9-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切阳什姐的竞走技术为例,研究切阳什姐在杭州亚运会竞走比赛中不同阶段的技术变化。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切阳什姐关键竞走技术进行分析。结论:切阳什姐整体竞走技术良好,但仍存在以下细节问题。(1)"前—中—后"3 个阶段左右腿支撑时间具有差异性,半程阶段最为明显。(2)下肢摆动时,前半程阶段出现"后撩"现象,造成"跳"的视觉,以及前半程阶段摆动时间也略长。(3)半程阶段头顶点出现上下波动现象。(4)"前—中—后"3 个阶段左右摆臂幅度具有不均衡现象。(5)"前—中—后"3 个阶段两腿夹角差距较大,特别后半程阶段体能下降、"送髋"技术不稳定、大腿迈不开、两腿夹角较小,以及髋关节摆动与支撑时相位移距离比例不均衡。建议:切阳什姐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改善左右侧上下肢平衡训练;日常训练中,注重体能分配问题,防止后半程阶段体能跟不上;加强踝关节跖屈/伸肌练习;注重"前—中—后"3 个阶段头顶点起伏变化,以及摆动腿"后撩"现象;适当调整双臂摆动幅度,平衡躯干扭转;加强后半程阶段"送髋"技术练习以及改善髋关节摆动与支撑时相位移距离比例,使其达到更高水平。

    竞走关键技术运动学特征变化切阳什姐

    中国女子手球队底线射门技术精准化训练设计及效果研究

    刘健高飞屈丽蕊张厚喜...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秩合比法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第25 届女子手球世锦赛前8 强队伍和中国女子手球队的底线射门技术运用情况。结果显示:(1)中国女子手球队底线射门RSR值分别为0。500、0。494、0。478、0。344,属C级低水平。(2)针对中国女子手球队底线射门技术短板,聚焦"提高底线射门技术水平",采用"目标分级原则"对训练目标进行三级分解;训练周期划分为4 个阶段,每3 周为1 个训练阶段,每1 周为1 个训练单元;训练内容分为个人专项射门训练、阵地配合下底线射门训练、快攻反击下底线射门训练。(3)训练效果:底线射门多变性、对抗下射门能力、创造射门机会方面提高明显;底线射门动作改善、区域配合下射门技术运用、疲劳状态时射门能力、控制失误能力方面提高较大;底线专项射门技术和底线阵地射门技术与集训进度呈明显线性正相关趋势。

    女子手球底线射门技术精准化训练设计训练效果

    2023赛季世界羽毛球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竞技阶段特征与制胜规律研究

    王朱婧刘俊豪邱建国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评估法、数理统计法,选取2023 赛季超级1000 及以上级别赛事,探寻2023 赛季世界羽毛球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竞技阶段特征与制胜规律。结果:(1)当前世界羽毛球优秀女子单打比赛中对于多拍阶段的使用最多、发接发阶段最少。(2)2023 赛季中,安洗莹与马林技术较为全面;戴资颖在发接发段的技战术能力突出;山口茜的技战术优势在多拍阶段;(3)我国运动员陈雨菲的多拍阶段平均使用率最高,限制阶段得分能力最强。建议:(1)注重耐力素质发展,更新进攻套路;(2)重点研究安洗莹的技战术特征与习惯球路;(3)根据戴资颖、山口茜和马林的技战术优劣势制定策略。

    羽毛球女子单打三段法竞技特征

    2023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佘照远
    25-2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李诗沣与石宇奇在2023 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总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23 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视频为基础,对2 人在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前场、中场、后场、得分、失分等技战术进行研究。结果:在发球技术上,2 人均采用反手发网前球;在接发球方面,李诗沣多用搓放技术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石宇奇的接发球技术较李诗沣更加多变;在前场技术上,石宇奇比李诗沣技术更加全面;在中场技术上,其使用平抽快挡技术最多;在后场技术上,使用杀球和吊球技术最多。结论:2 人在技战术使用上略有差异,李诗沣在比赛中的表现较石宇奇稳定。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单项技术、组合技术、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的心理建设。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战术

    第5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马龙对阵邱党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陈德林黄杰雷鸣枝
    28-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指标评估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22 年第56 届世乒赛男团决赛马龙对阵邱党的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在发抢段,马龙的得分率为89。5%,评估为优秀;邱党的得分率为58。8%,评估为不及格。马龙的发球以高抛正手发下旋球为主,落点主要以正手短球为主;邱党的发球以高抛正手发下旋球为主,落点主要以反手短球为主。(2)在接抢段,马龙的得分率为60%,评估为优秀;邱党的得分率为32%,评估为及格。马龙的接发球以控制性技术为主,主要使用正手摆短技术,控制对手起板;邱党的接发球主要使用反手拧拉,抢攻意识强。(3)在相持段,马龙的得分率为38。5%,评估为不及格;邱党的得分率为35。7%,评估为不及格。该段马龙主要以正手拉攻为主,但回球线路较单一,导致得分率较低;邱党主要使用反手拉攻技术,由于过度依赖反手,导致其得分率较低。建议:(1)在发抢段,马龙应力争主动,抢先进攻,压制对方;邱党应增加发球落点的变化,充分发挥自己反手强的特点,积极抢攻。(2)在接抢段,马龙应注意控制回球落点,抑制对手反手位进攻;邱党需增强对正手短球的处理能力和控制性技术的能力。(3)在相持段,马龙应减少自己的失误;邱党应提升正反手相互转换的能力。

    乒乓球世乒赛马龙邱党技战术

    2023-2024赛季CBA宁波队制胜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冯子俊郑磊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520 场CBA常规赛数据的分析,结合宁波队在常规赛中的表现,识别并评估了影响宁波队比赛结果的核心技术统计指标;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将比赛分为发挥出色的I组和发挥平庸的II组,进一步对比分析了2 组间技术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得分、抢断、盖帽、三分命中率等指标在2 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些指标在宁波队获胜的比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方法,进一步筛选和验证了对宁波队比赛胜负影响最大的技术统计指标,以期为宁波队制定合理的备战策略提供支持,以助其在未来的比赛中提高竞技水平,争取更多的胜利。

    CBA联赛宁波队比赛胜负技术指标聚类分析

    我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夏之顺张莉清
    35-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对裁判员的相关研究多是针对体能与技能方面的,鲜有针对职业联赛群体进行探究的,且缺少从裁判员主位出发的深度剖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部分执裁我国三大篮球职业联赛的裁判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NVivo 10 软件进行编码和深度文本分析,以此探究我国职业联赛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执裁效能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其中比赛情况、赛场环境、临场监评、舆论、家庭与本职工作、判罚、心理及体能是对其产生显著影响的8 个主范畴。

    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临场执裁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测研究

    付林贤郑霞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分值与运动损伤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27 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分析,通过ROC曲线图和Youden指数确定损伤阈值。结果:温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FMS整体平均分为18。41 分,其中过顶深蹲、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以及旋转稳定性动作的得分较低,损伤风险阈值为17 分,小于或等于17 分的运动员损伤风险是高于该阈值运动员损伤风险的13 倍。结论:(1)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整体功能性表现良好,在髋、膝、踝的灵活性方面表现突出,在腘绳肌柔韧性、肩关节双向对称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2)运动员灵活性相较于稳定性表现更好。建议:对FMS得分在17 分以下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干预,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FMS计算机自动检测评估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