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二次中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

    胡伏莲张声生张学智唐旭东...
    1581-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防控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本共识是对2018年发布的《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进行的修订.幽门螺杆菌领域的中、西医专家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诊疗经验,达成了《第二次中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本共识延续了整合医学理念,纳入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分析了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面临的现状与挑战,针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提出中西医治疗方案,其遵从个体化治疗策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本共识旨在规范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诊治决策,指导临床实践.

    幽门螺杆菌整合医学"病-证"结合专家共识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新路径"势在必行

    胡伏莲
    1589-1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前主要依赖抗生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中国地区,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控制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抗生素使用的现存问题及注意事项出发,探讨"治疗共识"与"个体化治疗"的合理结合,以及在药物疗效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策略.旨在阐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并提出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新路径"的必要性.

    幽门螺杆菌抗生素个体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方案根除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王自成叶晖杨闪闪石周龙...
    1591-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老年H.pylori感染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老年H.pylori感染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循证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2月1日在≥60岁H.pylori感染者中应用常规抗生素根除治疗方案并加载中药进行根除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评价结果采取不同的模型,采用漏斗图方法评估偏倚风险.结果 共计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样本量总计1 468例.Meta分析显示:加载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根除治疗方案相比单纯西医方案显示出更高的根除率(RR=1.20,95%CI:1.14~1.25,P<0.00001),复发率二者相当(RR=2.50,95%CI:0.82~7.63,P=0.11);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标准评价安全性,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方案相比单纯西医方案安全性更佳(RR=0.56,95%CI:0.40~0.80,P=0.001),以上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安全可靠.以治疗有效率统计,中西医结合方案也更具优势(RR=1.20,95%CI:1.13~1.27,P<0.00001).结论 在多种根除制衡因素存在的老年H.pylori感染患者中应用加载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同时能够有效缓解H.pylori感染消化道症状,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群H.pylori治疗感受,值得在更多种类的制衡因素人群中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幽门螺杆菌老年根除治疗中医药Meta分析

    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内镜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邢洁刘昊玺张倩李鹏...
    1599-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临床及内镜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3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进行描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共有17例(5.3%)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以胃癌(13例,76.5%),尤其以贲门癌(8例,47.1%)居多,且绝大多数(10例,76.9%)为早期病变.病变位于食管下段(OR=4.10,95%CI:1.26~13.31,P=0.019)及存在多发病灶(OR=4.60,95%CI:1.60~13.21,P=0.005)为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存在发生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危险因素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胃肠道检查,避免遗漏多原发癌,实现早诊早治.

    早期食管癌多原发癌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独立危险因素

    MYB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左佳欣邢蕊
    1605-1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YB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实验在200对胃癌配对组织中检测MYB的表达;利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YB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MY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TCGA转录组数据分析MYB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MYB在胃癌组织表达显著增加,且与患者预后负相关;MYB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且MYB的表达与周期素CYCLIN A2 mRNA的表达正相关.结论 MYB可作为胃癌的诊治靶点.

    MYB细胞周期胃癌

    炎症指标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田英罗和生操寄望
    1610-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在鉴别胃间质瘤以及评估胃间质瘤恶性潜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并确诊为胃间质瘤或胃平滑肌瘤的2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炎症指标,比较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中的炎症指标,并比较≤2 cm胃平滑肌瘤以及极低危胃间质瘤的炎症指标.结果 与胃平滑肌瘤的患者比较,胃间质瘤的患者年龄、P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更高,LMR(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更低,以及胃间质瘤直径更大(相比于≤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患者炎症指标进行比较时,中高危胃间质瘤患者的PLR、NLR、SII更高,LM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 cm胃平滑肌瘤相比,≤2 cm极低危胃间质瘤仅L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平滑肌瘤相比,胃间质瘤中的炎症反应更加复杂,且与恶变潜能高低相关,可通过炎症指标为胃间质瘤的鉴别以及恶性潜能评估提供指导依据.

    超声内镜胃间质瘤平滑肌瘤炎症指标

    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尿液代谢组学特点初探

    林琳刘红王沧海张曼...
    1614-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进展期腺瘤(advanced adenoma,AA)的尿液代谢组学特点.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者,或伺机筛查行结肠镜检查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按结肠镜和病理结果分为AA和对照组(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每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于结肠镜检查或治疗前留取晨起中段尿3~5 mL,以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和分析.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基于t检验的P值<0.05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第一主成分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差异代谢物参考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旁路数据库进行KEGG分类.结果 本研究包括男36例和女24例,年龄(55.9±10.8)岁(27~75岁).AA组年龄较对照组大[(59.8±9.6)岁vs(52.0±10.7)岁,P=0.004];两组在性别构成、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恶性肿瘤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LS-DA显示,AA组和对照组样本间横向距离远,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趋势.共检测出37种差异代谢物;AA组尿嘧啶、3-氨基异丁酸呈显著上调,葡萄糖酸内酯、α-酮基戊二酸、酒石酸、4-羟基苯甲酸、乳果糖、苯乙酸、1,5-酐-D-山梨糖醇、3-羟基丙酮酸呈显著下调.根据KEGG通路注释的结果,将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代谢物涉及到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等,其中氨基酸代谢涉及到了苯基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甘氨酸等多条代谢通路.结论 AA尿液代谢组学检测出了葡萄糖酸内酯、尿嘧啶、3-氨基异丁酸等多个差异代谢物质,涉及到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等.尿液质谱代谢组学有成为AA无创筛查工具的潜能.

    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代谢组学质谱尿液

    m1A RNA甲基化对直肠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朱立强孙金旗冀恒涛吴亚丽...
    1620-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m1A相关基因表达和血浆m1A总体甲基化水平对直肠腺癌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Sangerbox(基于TCGA和GTEx数据库)在线平台分析11个m1A甲基化相关基因在直肠腺癌中的差异表达,结合临床数据进行诊断效能和生存分析.同时,通过检测血浆m1A甲基化水平在直肠腺癌患者和正常人中差异情况,分析其对直肠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TRMT6,一种关键的m1A编码器基因,在不同病理状态的直肠腺癌中升高最为显著,并可作为直肠腺癌,特别是早期直肠腺癌的诊断标志物,其特异性和灵敏性高达82.86%和90.00%,而且TRMT6的高表达也预示着直肠腺癌预后较好(HR=0.22,95%CI:0.08~0.60,P=0.0014).同时,血浆m1A甲基化水平在直肠腺癌相对于正常人显著性升高,对早期直肠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约为0.8.结论 m1A相关基因和血浆m1A甲基化在直肠腺癌中升高,可作为其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本研究为直肠腺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靶标,将有助于指导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直肠腺癌m1A甲基化诊断预后

    通过RNA-seq探究外源性硫化氢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影响

    孙睿马佳艺王珊珊李磊...
    1625-1630,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HCC诊疗提供理论实验支持.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获取HCC的基因表达数据,并筛选外源性H2S处理HepG2细胞的RNA-seq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筛选、GO和KEGG通路分析,确定H2S调控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结果 数据分析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硫化氢合成关键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γ-lyase,CSE)和胱硫醚合成酶(cystathionine β-synthase,CBS)的表达显著下降.筛选出3 640个差异基因,其中317个与细胞衰老、580个与细胞增殖、43个与凋亡相关.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Jun、MAPK1和MAPK3等关键基因被识别,提示H2S可能通过调控Jun/MAPK信号通路影响HCC的发生发展.结论 H2S在HCC中可能通过Jun/MAPK通路发挥的调控作用,为H2S在HCC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潜在治疗应用提供了基础.

    硫化氢肝细胞癌转录组学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与GPR37甲基化状态关系的临床研究

    孟芳强金虎顾科杨璐...
    1631-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与G蛋白偶联受体37(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7,GPR37)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GPR37的表达,特异性PCR法检测GPR37基因甲基化.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与GPR37甲基化状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GPR37阳性及其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GPR37阳性及其基因甲基化阳性均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GPR37基因甲基化阳性均会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P<0.05).结论 GPR37阳性及其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在老年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明显较高,且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此外,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也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GPR37基因甲基化阳性有一定的关系.

    食管癌放疗疗效G蛋白偶联受体37甲基化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