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周祖德

月刊

1671-4431

whlgdxxb@whut.edu.cn

027-87651953

430070

武昌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西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l片叠层的复合圆形蜂窝铝的压缩性能研究

    孙逸飞黄庚强马向南沈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规则排列的圆形蜂窝铝的不同层之间插入Al片形成叠层圆形蜂窝结构,并采用真空烧结的方式制备出3种具有高冶金结合程度的蜂窝铝样品(HC1、HC2、HC3).在此基础上对3种HC结构进行面内方向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方法对HC结构的面内变形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片的添加对蜂窝起到了明显的横向约束作用并且抑制了鼓形膨胀,避免了形成X型局部剪切带.在力学性能方面,HC2和HC3的比吸能高于HC1,分别达到7.041 J/g和7.048 J/g;而HC1具有较长的应力平台长度,达到0.675.此外,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变形行为相同,证实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叠层蜂窝真空烧结准静态压缩有限元分析能量吸收

    碱式硫酸镁水泥基固化剂固化淤泥质土强度特性试验与微观机理的研究

    吴金睿徐迅肖绍彬曹宽宽...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固化淤泥的质量,选用轻质、快凝、低碱、耐磨的碱式硫酸镁水泥作为主固化剂,通过力学试验与微观试验,探明了固化剂的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使用碱式硫酸镁水泥基复合固化剂后,可使固化土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 400 kPa,固硫灰与碱式硫酸镁水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土的水稳性及固化土微观结构的稳定性,碱式硫酸镁水泥基固化淤泥的效果优于硫氧镁水泥.

    碱式硫酸镁水泥固硫灰淤泥质土固化剂

    腐殖酸和富里酸对碱式硫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舒莉孙永涛肖绍彬徐迅...
    15-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了腐殖酸和富里酸在不同掺量下对碱式硫酸镁水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和富里酸掺量的增加,水泥基体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初凝和终凝时间相对延长.此外,腐殖酸和富里酸在较低掺量下对水泥的强度影响较小.具体而言,当腐殖酸掺量在0.3%和0.5%之间时,抗压抗折强度逐渐增加;然而,当掺量达到0.7%、0.9%和1.1%时,强度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相比之下,富里酸在0.3%掺量以下时,抗压抗折强度呈上升趋势,但掺量在0.5%及以上时,强度逐渐减小.通过对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在0.5%的腐殖酸和富里酸掺量下,水泥基体密实,孔隙较小,颗粒间排列相对有序;而在1.1%的腐殖酸掺量下,氧化镁颗粒减少,裂缝增多,颗粒之间相对较松散.总体而言,两种酸对碱式硫酸镁水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5·1·7相的抑制,导致碳酸镁含量上升,从而引起水泥基体的劣化.

    碱式硫酸镁水泥腐殖酸富里酸强度微观测试

    双掺钢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性能

    高锦鹏谢群姜超朱学军...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钢纤维和聚乙烯纤维(PE)双掺的方式制备了 一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在PE纤维固定掺量取1%时,通过三点抗折试验,研究了不同钢纤维长度(6 mm、10 mm、13 mm)和不同掺量(0、0.3%、0.6%、0.9%)对UHTCC抗折性能的影响,同时对UHTCC的强度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掺PE纤维的试件,钢纤维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试件的抗折强度.UHTCC试件的破坏形态为延性破坏,且随着钢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加,裂缝数量和分布范围逐渐增大;相较于短纤维,长钢纤维对UHTCC的增强效应更优;UHTCC的抗折性能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6 mm钢纤维试件在掺量为0.9%时抗折性能最优;10 mm钢纤维试件的抗折性能在掺量为0.6%时达到峰值;13 mm钢纤维试件抗折强度随掺量增加而提高,但挠度变形减小.

    高韧性水泥基材料双掺纤维钢纤维聚乙烯纤维抗折性能

    超分子活性剂对混凝土抗侵蚀性及抗冻性影响

    方周余剑英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分子活性剂提高混凝土的抗侵蚀性和抗冻性,研究了超分子活性剂对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以及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龄期水化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掺入2%超分子活性剂的C40混凝土,28 d氯离子迁移系数下降了 78.0%,KS150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提升了32.1%,F150次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提升了 85.7%.

    超分子活性剂混凝土抗侵蚀抗冻

    组织变化对HDR双相不锈钢点蚀性能的影响

    林育锋李竹影刘信王晓强...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 100~1 400 ℃固溶处理制备了具有不同基体组成相比例的HDR双相不锈钢试样,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结合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点蚀形貌和组织成分变化.结果显示:HDR双相不锈钢经过1 100~1 400 ℃热处理后,改变了主要合金元素(Cr,Mo,Mn,Ni,N)在铁素体a相和奥氏体γ相中的分配以及两相在整个组织中占比,铁素体a相占比由原来的50.3%增加到93.2%;1 100 ℃点蚀坑最小,耐点蚀能力最好;点蚀电位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波动变化,1 250 ℃处为波动点,此时弱相从铁素体组织转变为奥氏体组织;两相的微区电化学活性及两相间的电位梯度(△E)越大,点蚀越严重;与原始试样比,经热处理后的HDR耐点蚀能力相对较差.

    双相不锈钢组织变化点蚀耐蚀性

    酸性水溶液中铀的离子浮选分离

    胡鹏飞李成哲林观清郭兆佳...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离子浮选法分离酸性水溶液中铀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捕收剂及起泡剂,随着溶液pH值从3升高到7,铀的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少,且Na2CO3的添加对铀的去除率有显著的提高.在pH值大于5时,铀酰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开始转变为UO2(CO3)22-及UO2(CO3)43-,而这些络合阴离子可与溶液中的CTA+相互作用.使用阳离子活性剂作为捕收剂,可防止难形成络合阴离子的其它金属离子混入,有利于提高溶液中铀分离的选择性.

    离子浮选含铀废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动力学

    面向连续倒塌的RC框架结构柱拆除优先级研究

    王贞叶泽宇徐必胜吴斌...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外荷载做功为倒塌程度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线性静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拆除优先级.采用拆除构件法对不同层、跨数的RC框架结构开展线性静力分析,总结拆柱优先级及规律,再通过非线性静力方法分析结构抗倒塌能力并验证拆柱优先级.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得到的拆柱优先级与非线性分析的优先级具有良好一致性;8层4跨结构拆单柱的最优方案为底层中柱,拆双柱的最优方案为底层边跨两柱.

    连续倒塌线性静力分析拆除构件法拆柱优先级

    基于耐热增容导线的输电线路抗风能力对比研究

    宋浩陈志华宋欣欣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基于耐热增容导线的输电线路抗风能力对比研究,采用索单元建立了耐热增容导线的力学模型,进一步地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安装有用耐热增容导线的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以南部沿海某实际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对比研究了采用耐热增容导线的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性能并与常规线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耐热导线可以显著减小输电线路的风致响应.

    耐热增容导线输电线路强风荷载抗风能力

    基于MSD模型的人行天桥舒适度研究

    熊红霞梁武刘可文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行天桥舒适度评价标准合理性不明确的问题,基于MSD(mass-spring-dumper)简化分析模型,建立多人随机作用下的人桥耦合动力方程,通过有限多次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发现采用均方根加速度作为评价标准更加合理.对一座新建人行天桥,采用均方根加速度评价标准,应用改进的烦恼率模型进行舒适度评估.结果表明:天桥舒适度主要取决于行人振感限值,并与桥上的人流量有关.研究成果可为人行天桥的舒适度设计提供参考.

    人-桥耦合相互作用数值模拟随机振动人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