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离散元的沥青砂浆拉压细观特性对比

    何亮生许木照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沥青胶砂单轴拉伸强度试验,构建并校准了离散元模型,对拉压荷载下的接触、概率密度、力链分布及线粘性比例等进行了细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伸和压缩荷载方向的改变,沥青砂浆体系接触力及数量分布规律、应力概率密度分布规律及力链分布规律无显著差异,沥青砂浆材料组成相同,抵抗外部荷载的空间细观结构不变;沥青砂浆单轴拉伸和压缩强度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在于抵抗荷载的主体的差异,压缩荷载下由沥青砂浆中集料嵌挤和沥青胶结作用共同抵抗,拉伸荷载下由沥青砂浆中沥青胶结作用抵抗.

    道路工程沥青砂浆拉压强度概率密度力链线粘性比例

    广东省沥青路面长期抗滑性能预测模型

    许新权杨军吴传海李善强...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指标、集料特性和混合料级配,以及交通量大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沥青路面抗滑指标横向力系数(sideway force coefficient,SFC)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SFC的关键因素.以集料特性、级配参数,以及交通参数等关键因素为输入变量建立了沥青路面抗滑指标SFC的预测模型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了模型的显著性,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检验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抗滑指标SFC稳定值与累积货车轴次CNAT、集料PSV、混合料级配参数λ、κ等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构建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预测模型

    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王国清袁顺军邱文利秦禄生...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对改进工艺后制备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进行疲劳性能研究,三种橡胶改性沥青的掺量分别为30%、40%和50%,对三种橡胶改性沥青和两种对照组(SBS改性沥青与70JHJ基质沥青)进行RTFOT和PAV老化,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通过温度扫描、LAS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对五种沥青试样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扫描试验无法准确区分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经RTFOT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在LAS试验中疲劳损伤不明显,不易区分疲劳性能,建议使用PAV老化试样进行试验.时间扫描所得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在较低或较高应力水平下,疲劳性能排序均为:AR40>AR30>AR50>SBS>70#,能够有效区分各掺量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

    橡胶改性沥青疲劳试验大掺量胶粉疲劳性能

    考虑剪切速率影响桩土界面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王永洪王鑫李世强王军...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大型直剪仪研究了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的界面摩擦阻力,测定了不同剪切速率和法向应力下黏性土-混凝土界面摩擦阻力以及剪切速率与剪切破坏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受剪切速率和法向应力的影响.剪切速率对界面附着力和界面摩擦角均不存在影响,界面剪切破坏位移与剪切速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剪切速率对桩-土界面剪切破坏位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静压桩沉桩速度范围内,剪切速率对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影响不大.

    桩土界面剪切速率力学特性室内试验

    香溪长江大桥施工风险联合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

    何林梁冠亭李庆轩付军...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香溪长江大桥主拱肋合龙利用施工风险模型构建为例,考虑先验数据与主拱肋合龙误差的因果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以中心极限定理(CLT)方式,利用动态多源监控数据更新网络中父节点先验分布.有限元分析与BP神经网络结合,在合龙误差与系列影响参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通过蒙特卡罗法确定了概率分布,实现了联合施工风险误差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香溪长江大桥的拱肋竖向误差风险概率具有传递性,拱肋合龙误差在75~125 mm的风险等级达到了 Ⅳ级,因此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锚索预应力、扣塔偏移、当地气温严密监控.施工风险联合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工程实际合龙控制误差趋势吻合.

    钢桁架拱桥贝叶斯联合风险评估合龙误差

    考虑颗粒结团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

    朱金龙王浩安吴建涛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开展筛分试验获取颗粒结团质量,基于CT扫描识别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特征结构,以质量和胶浆组分面积为主要特征参数,建立了考虑颗粒结团程度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法.同时,通过在筛分试验中设置不同的RAP颗粒粒径和RAP掺量比,以及在CT扫描中设置不同的拌和时间和拌和温度,以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颗粒结团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结团比例随着RAP颗粒粒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0%RAP掺量比的颗粒结团程度最高;拌和时间对旧沥青胶浆均匀性影响显著,对新沥青胶浆均匀分布无明显影响;在一定拌和时间内,提高拌和温度可以降低颗粒结团程度,减少旧沥青胶浆实现均匀分布所需时间.

    再生沥青混合料颗粒结团筛分试验CT扫描组分面积均匀性评价

    基于直接拉伸试验的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研究

    黄治国许新权王志祥吴旷怀...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设计直接拉伸试验对拉伸曲线进行形态分析,并提出延伸量、拉伸柔量、残余延伸量比,以及黏韧性等评价指标.通过灌浆成型制备沥青混合料基于展小梁弯曲试验评价其低温变形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胶浆低温性能指标与混合料最大弯拉应变相关性分析验证基于直接拉伸试验的胶浆低温性能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粉胶比对沥青胶浆的低温变形性能有显著影响,粉胶比越大胶浆的脆性特征越明显,其低温性能越差;为保证胶浆的低温变形性能,建议粉胶比不大于1.5;基于直接拉伸试验得到的胶浆低温性能评价指标随粉胶比变化的趋势不受沥青类型的影响,用于评价胶浆低温性能合理可行;相关性分析表明0 ℃条件下的延伸量、黏韧性,以及韧性比是胶浆低温性能评价的最佳指标.

    沥青胶浆直接拉伸低温性能变形性能

    单粒级煅烧铝矾土集料高抗滑表层性能评价

    杨发瞿春璞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选取煅烧铝矾土集料不同的撒布量(10,12,14 kg/m2),胶结剂采用环氧树脂,且以沥青混合料与混凝土作为不同的基体,制备了 1.18~2.36、2.36~4.75与4.75~9.5 mm三种单粒级的高抗滑表层试件.采用传统铺砂法取了不同基体表面高抗滑表层的构造深度、摆值、平均构造深度(MPD)与均方根高度(Rq)等指标,并得到各指标的三维分布图.同时,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了高抗滑表层构造深度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煅烧铝矾土集料路用性能显著优于普通集料.当环氧树脂用量为1.5 L/m3,煅烧铝矾土集料粒径选择为2.36~4.75 mm,且撒布量为12 kg/m2时,单粒级高抗滑表层具有优异的抗滑性能.同时,高抗滑表层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道路工程高抗滑表层煅烧铝矾土集料环氧树脂摆值平均构造深度(MPD)

    泡沫沥青复合式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性能评价

    胡杰胡勤石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发泡试验确定了泡沫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了 RAP和RAI不同掺配比例下泡沫沥青的最佳掺量,测试分析了泡沫沥青复合式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水稳定性和动态模量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发泡温度为160℃,发泡用水量为2.9%的条件下,沥青发泡效果最优;在最佳发泡条件下,RAP掺量为0%、20%、40%的三种方案对应的泡沫沥青最佳掺量分别为3.4%、3.1%、2.9%,此时,三种方案均有较好的抗压、抗拉、水稳定性,并且随着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RAP掺量的增加,柔化程度与抗拉性能均逐渐增大,但抗压性能与水稳定性能均有所降低.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泡沫沥青发泡条件路用性能

    基于表面纹理特征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赵朋欣李明浩叶恒龙刘嵩...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AC、SMA、PAC三种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板试件开展车轮磨耗试验,在不同磨耗阶段提取三种混合料的表面纹理,并测量磨耗区域的摩擦系数.通过数字图像方法对表面纹理进行提取和分析,建立等效点密度、等效面积密度和等效夹角等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车轮磨耗作用下,前1 000次磨耗对等效点密度、等效面积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与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

    沥青混合料表面纹理退化过程抗滑性能摩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