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未来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未来与发展
未来与发展

华军

月刊

1003-0166

weilai3296@sina.com

010-6210329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未来与发展/Journal Future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未来学研究刊物。探讨和研究未来学与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未来研究的成果和安全,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未来问题的科学预测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报道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学科的新动向、新设想和未来发展趋势,反映最新的未来预测和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思想渊源、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

    杨文俊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在当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全面系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涵,需要从思想渊源、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 3 个方面着手.从思想渊源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互鉴的必然结果,蕴含了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思想根源、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现代化理论为历史泉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脉资源、以国外现代化思潮为借鉴来源.从核心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理论体系,包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指导思想论、领导主体论、本质属性论、中国特色论、本质要求论、价值目标论和战略部署论等 7 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从时代价值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新飞跃,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思想渊源核心内容时代价值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形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廖四顺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形象历来受到旅游目的地重视,也是目的地研究的重要领域.厘清旅游形象的研究热点与演化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目的地形象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4-2022 年旅游形象研究文献作为数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旅游形象领域学者及机构共现较少,学术交流与合作亟待加强;研究热点主题有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品牌形象、品牌塑造、认知形象、内容分析和网络文本等;数字足迹、网络游记、地理标记图片、网络文本分析、文本挖掘等是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形象研究相关的热点主题.

    旅游形象知识图谱演化路径CiteSpace

    国内康养旅游研究特征、重点领域与未来展望

    姚延波李正莉张妍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养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和提升公众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 2016-2023 年康养旅游相关研究的 207 篇期刊文献为基础数据库,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和CiteSpace 6.2.6R软件,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相关知识图谱,对国内康养旅游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康养旅游的旅游者、康养旅游产业、康养旅游目的地等文献梳理,进一步揭示康养旅游的重点研究领域;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康养旅游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康养旅游知识图谱健康旅游健康中国

    未雨绸缪:美国IFTF《面向未来全球青年能力报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李静
    27-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否以适当超前的理念研究并规划基础教育、培养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未来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美国IFTF以全球 6 个城市 60 名 16~30 岁优秀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探究适应 2030 年人类社会的工作+学习能力及其习得路径.本研究重点介绍研究报告中 5 个最高能力表现域和 15 种核心能力,结合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质,阐述了IFTF《面向未来全球青年能力报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把现代精神全方位融入基础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学生塑造成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青年核心能力未来能力框架人机协同意义建构基础教育

    "欧盟对东盟地区高等教育援助计划"述评

    郑崧黄霞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东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需求和欧盟外交利益的影响,欧盟与东盟达成协议,于 2015年正式启动了"欧盟对东盟地区高等教育援助计划",旨在推动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该计划在 3 大成果领域 5 个组成部分开展具体行动,采用跨领域参与和协调的综合方法,从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区域集体机制、开发了东盟-欧盟学分转换系统及促进了东盟学生的国内国际流动等 3 个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该计划呈现出集思广益、同等对待和高瞻远瞩的特点.

    欧盟东盟高等教育援助协调高等教育空间

    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投资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黄锦明
    43-4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了跨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面临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包括中东欧国家的政府稳定性风险、外交风险和战争风险.社会风险包括中东欧国家对华负面舆论的风险、暴力性群体事件的风险和劳工风险.法律风险包括中东欧国家接受欧盟法律制约的风险、严格执行合同的风险和严格执行环保法的风险.我们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我国要建立境外投资和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风险防范的工作体系;要针对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分别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

    治理理论视角下科技伦理的治理路径与逻辑

    程慧高风
    49-5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变革的新浪潮引发了诸多伦理困境和社会风险,科技伦理治理势在必行.文章从治理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 4 个主要难题,包括信任关系脆弱、治理目标界限模糊、治理机制待完善及治理工具更新迟滞.在理论操作化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后续治理路径的选择应围绕信任、目标、机制和工具 4 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第一,构建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的信任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制定互惠规范体系,强化科技伦理治理的社会资本.第二,明确科技伦理的目标边界,即辨明科技伦理治理在敏感性价值方面的定位,并化解关键领域的冲突.第三,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和文化培育机制.最后,激活科技伦理治理工具的应用与更新,推动治理工具流程化、系统化、分类化和精准化运用.文章旨在为未来科技伦理治理路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治理治理理论

    全媒体视域下假新闻传播机理及其协同治理路径

    张元唐金武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的碎片化、同质化、浅表化充斥着网络社会,加剧民众焦虑感和意义空化.通过收集 565篇假新闻案例,将其分为卫生类、政务类、教育类、社会类、经济类和文娱类 6 个类型,并分析其传播机理.假新闻传播主要有博取眼球、利益驱动、挑起情绪等特点.选取"弟弟藏起姐姐高考准考证"事件作为嵌入案例,分析假新闻的源起、经过和真相还原过程,以及媒体在假新闻演变过程中的角色及其作用.政府、公众媒体、社交媒体、企业、社会组织、非政府机构、公众等多主体协同治理假新闻,政府建立假新闻举报平台、审核机构和保密制度.公众媒体提升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和传播效能.社交媒体平台构建完善的审核、举报和追责机制,依法对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审核.发挥社会组织的榜样示范和宣传教育作用,提升公众的数字媒介素养.

    假新闻文本特征传播机理协同治理

    客户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刘振华修浩鑫杨涵博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户关系治理是供应链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关系治理效果对企业经营战略具有深刻影响.本文采用我国 2007-2022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客户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稳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降低经营风险、改善经营业绩、提升供应商信用供给是客户稳定性影响企业创新的潜在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客户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法制环境较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地理邻近性较低以及客户年龄较大的企业样本中更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企业强化客户关系治理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客户稳定性企业创新大客户客户关系治理供应链治理

    材料成型物理基础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金标张红云陈子潘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成型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核心思想,分别构建了"一个理念、两个模块、三个要素"课程设计模式、"一支团队-两个维度-三个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和"一个过程-两类主体-三种方式"学习评价模式.经过 3 年持续建设与改进,材料成型物理基础达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课程运行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材料成型物理基础一流课程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