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之友
物理之友

1005-8389

物理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实验链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教学研究——以"动量定理"教学为例

    陶本通田恕雪姜雨涵王艳伟...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科学论证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并与实验链相对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链的动量定理教学研究思路,探讨如何通过实验链的逐步进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并培养其核心素养.

    科学论证实验链科学思维核心素养动量定理

    PBL模式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究——以"核裂变与核聚变"为例

    陆喜红
    40-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教材中蕴含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基于 PBL教学法,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将科学本质观以及科学家的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元素融入物理教学,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PBL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大概念引领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为例

    王春晓唐俊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遵循逆向设计理论,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为例,开展了复习教学设计.该设计着眼于课程单元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提取出了单元的核心任务,寻找并确立了评估证据,设计了评估任务,创设了教学情境,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实验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了高效的教学活动.

    逆向设计核心素养大概念单元复习

    识图、用图、构图,巧用物理图像延伸科学思维

    毛吓梅
    47-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图像的形象直观性使得其成为分析物理过程、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识图、用图、构图三个方面来总结提炼借助物理图像延伸科学思维的方法.

    物理图像科学思维关键能力

    HPS模式在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孙丹郑渊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融合在一起的 HPS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科本质、利用科学历史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本文以"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为例,深入剖析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的要求,以及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的相关内容,并基于物理学史梳理该单元知识框架、设计单元教学情境,渗透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探索 HPS模式在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HPS模式单元教学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途径探索

    陶梦雨
    53-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在这一过程中,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新型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从学习新知识的被动者转变为课堂思维过程的主导者.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知识教学、动手实验、习题巩固等环节,来训练提升学生的归纳、类比和演绎推理能力.同时,本文探讨了在推理能力培养上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推理能力科学思维

    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以"自制简易密度计"为例

    杨润赵子烟张聪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自制简易密度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将 STEM 理念融入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之中,为学生建构真实的教学情境.该实践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作品设计与制作为外在表现形式,旨在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具体的作品.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发展学生跨学科知识应用的能力,还能够显著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促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STEM理念实践活动跨学科密度计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鲁斌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是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新增的学生分组实验.本文从电容的选择、电阻的选择、电压表的选择和电流表的选择等方面,改进实验设计方案,以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

    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常数示波器

    基于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高端备课——以"电阻的测量"为例

    彭崇生
    61-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本文通过高端备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安排,优化教材内容,构建以"教学导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解疑、练习总结"为五个环节的实验教学课堂.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问题链"为主线,制订可测可评的教学目标,设计指向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旨在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高端备课初中物理问题链

    基于传感器的物理实验和物理课程的一体化探究——以"电容器与电容"为例

    吕远辉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实验仪器、实验目的以及课程内容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基于传感器的物理实验与相应的物理课程有效融合.在继承教材原有实验方法精髓的基础上,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传感器这一实验器材,利用其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可视化.这一转变不仅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还推动了他们自主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深化物理观念的形成.

    传感器物理实验课程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