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循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循环学杂志
微循环学杂志

李艳

季刊

1005-1740

micch@sina.com,308903796@qq.com

027-88075389

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微循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超分辨率成像评估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微循环的临床价值

    桂斌周燕翔刘乾辉余芬...
    48-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超分辨率成像(SRI)技术评估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微循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52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32)和无AKI组(对照组,n=20),获取所有对象的肾脏超声及临床资料.经肘静脉推注SonoVue造影剂1.5ml,应用迈瑞Resona A20超声诊断仪采集肾脏造影动态图像2min,分析肾脏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TIC);15min后再次造影,获取肾脏显微血流图,计算包膜下肾皮质微血管密度,分析其与血肌酐的相关性.结果:AKI组与对照组的肾脏形态学无明显差异(P>0.05);AKI组肾皮质的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均P<0.01),峰值强度和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1);AKI组肾皮质微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18.09±6.20%vs 45.56±11.88%,P<0.01),AKI组肾皮质微血管密度与血肌酐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超声SRI能有效评估AKI患者肾脏微循环,为无创量化评估肾脏微循环提供了新方法.

    超声超分辨率成像急性肾损伤微循环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样蛋白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吴星亮李君吕永楠徐红新...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5(ANGPTL5)水平变化及与冠心病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01-2019-12本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3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56)和非冠心病组(n=8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NGPTL5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ANGPTL5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糖脂水平、冠脉病变支数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血清ANGPTL5水平明显升高(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冠心病患者ANGPTL5水平升高,三支病变组水平最高(P<0.05).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ANGPTL5水平较未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ANGPTL5水平与空腹血糖(FPG)(r=0.339,P<0.01)、甘油三酯(TG)(r=0.354,P<0.0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r=0.188,P<0.05)水平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ANGPTL5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998,95%CI:1.440-2.773,P<0.01).校正混杂因素(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和血脂)后血清ANGPTL5水平升高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916,95%CI:1.155-3.17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NGPTL5水平升高,且与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状况和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5冠心病糖代谢脂代谢病变支数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维生素C预防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非活动性出血

    王海霞赵自冰牛燕运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维生素C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非活动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PCI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且具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术后1个月消化道非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治疗前及术后3天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内消化道非活动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更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PPI治疗能有效降低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疗法患者的消化道非活动性出血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

    应用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模型

    魏菁菁邓次妮曾志武傅冬梅...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结直肠癌(CRC)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647例CRC患者资料,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556例CRC患者资料,GeneCards和铁死亡基因数据库下载774个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FRGs).通过风险回归模型(Cox模型)筛选出了 14个与铁死亡相关的预后分子,通过Lasso回归建立铁死亡相关的预后模型,采用生存曲线分析(Kaplan-Meier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建立一个由11个基因组成的与铁死亡相关的CRC预后评估模型,可用于预测CRC患者的生存概率.结果表明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较差.在TCGA数据库中,CRC患者1年、3年和5年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756、0.774和0.782.在GEO数据库中,CRC患者1年、3年和5年AUC分别为0.767、0.744、0.726.FRGs预测模型的风险评分是CR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了 11个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CRC预后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铁死亡预后模型

    基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构建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陈岩砚魏蕾陈芳芳张京伟...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基因并构建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应用公共数据库,使用一致性聚类,根据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将样本分组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以无复发生存期(RFS)为观测指标,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建立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鉴定了 13个基于肿瘤血管生成的复发独立预后基因(PLS3、IGFBP4、CXCL14、HIST1H2BH、EMC9、H2BFS、S100A9、GJ A1、NID2、ID3、PDZD2、GRP、FMO1),并结合患者 TNM 分期建立了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论:基于肿瘤血管生成的13个基因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以准确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浸润性乳腺癌复发血管生成预测模型

    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可治疗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

    科学网
    81页

    宫颈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5-5p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陈琦王姣龙高玲玲
    82-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血清微小RNA-185-5p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10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和95例健康体检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组血清外泌体miR-185-5p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血清外泌体miR-185-5p水平差异,并探讨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对血清外泌体miR-185-5p水平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miR-185-5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5-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宫颈癌组更低于CIN组(P<0.01).在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阴道壁累及的宫颈癌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185-5p水平分别显著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无阴道壁累及的患者(P<0.05或P<0.01).血清外泌体miR-185-5p的水平(HR=0.260,P<0.01)与淋巴结转移(HR=1.572,P<0.05)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外泌体miR-185-5p鉴别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敏感度为67.26%,特异度为81.05%.结论:血清外泌体miR-185-5p水平有助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早期预后评估.

    宫颈癌外泌体miR-185-5p诊断预后

    血清ADAM10和DPP-4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郭永真李昱儒赵楠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ADAM10)、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对T2DM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2020-07-2022-07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眼底检查和临床表现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70)及DR组(n=50).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外周血ADAM10、DPP-4水平、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DR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M10、DPP-4水平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DR组相比,DR组血清AD-AM1 0、DPP-4 水平、血清肌酐水平、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DAM10、DPP-4、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升高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D-AM1 0、DPP-4 对T2DM发生DR有一定诊断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两者联检效果更好.结论:T2DM患者血清ADAM10、DPP-4水平升高,或可对DR临床预测和靶向治疗有一定意义.

    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二肽基肽酶-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与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杨杨张婷曹文斋
    91-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眼部疾病的突出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多种眼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血压后视网膜血流灌注减少、微循环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内皮损伤和新生血管形成是相关眼部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改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由其引发的眼部疾病也日益增加,本文就高血压与几种相关眼病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相关眼病在临床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

    高血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

    M通道与神经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彭锦强刘育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M通道是电压门控钾通道Kv7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中.M通道介导M电流(Im),稳定细胞膜电位和抑制异常放电,在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血管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通道功能异常与神经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是药物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对M通道在不同组织中结构异质性和功能进行概述,并综述其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等神经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视角和靶点.

    M通道神经元血管张力疾病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