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陆彦祖桂强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言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为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提供帮助。文言文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优势,实现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初中文言文语文教学生态文明渗透

    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用探析

    马畅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切入点的选用,仍存在缺失、混淆、滥用等问题,不利于学生随文学习。探讨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切入点的设计原则,明确其具体出处,理清其设计思路,探析其选用实践,能够有效促成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的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回忆性散文教学切入点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材

    三教改革视域下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策略

    罗姝婕罗丽韫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自 2019 年国务院提出后,受到了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重视。基于当前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文在"三教"改革视域下针对幼儿文学课程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挖掘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从社会需求出发,深入行企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学做"合一,完善教材体系;多元化培养学生幼儿文学素养,为落实幼儿文学课程的"三教"改革任务提供参考。

    "三教"改革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

    融"声、情、象、境"为一体的吟诵教学

    梅倩郭伟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吟诵法是古代诗文创作和学习的一种独特方法,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因叶嘉莹、徐卫东、钱绍武、徐健顺等学者的呼吁、演示而颇有复兴之势。目前,在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文共选入 67 首,将近1/2 比重。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中推广吟诵法,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对古诗文的审美鉴赏素养。本文以选修下册的《离骚》(节选)为例,比较形象地揭示了"声、情、象、境"一体化的"吟诵"教学路径:范吟感知,听声入情;吟哦合律,以情带声;苦吟品鉴,由情入象;吟咏体悟,想象入境。

    古诗词吟诵法《离骚》(节选)教学路径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郭佳星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堂中存在多种语言交流活动,其中大部分以问答方式进行。中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是其教学功底、课堂驾驭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集中亮相。本文以余映潮老师《紫藤萝瀑布》、黄厚江老师《孔乙己》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分析二位老师课堂提问类型、提问层级、提问特征等,得出名师课堂提问具有准确、全面、新巧、深刻的共性特点。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提问探究

    《邓稼先》一文的课后练习特点及应用

    宋玲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练习体现着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具有知识的系统性、训练的梯度性等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到课后练习与其他板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练习内部的编写逻辑。《邓稼先》一课对学生文化自信、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有着熏陶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课后练习的编排特点,以课后练习为基点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典型文本提升育人价值,从而构建高效课堂、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伟大人物、学习伟人精神,唤起理想的追求与憧憬。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廖妍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落实立德树人成为课程改革的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建构成为了时代语境下的教育必然。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呼声中,围绕大单元展开教学设计成为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途径。但当前大单元设计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过程组织散乱、评价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因此,本文立足学科育人新要求,从高中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出发,尝试提出优化这一教学实践的具体路径,为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考。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卢芳婷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围绕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下册"责任与担当"单元,探讨高中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实践问题。教学要打破传统单篇教学桎梏,在单元整体设计基础上,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单篇或群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群文教学

    变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读

    彭雪秋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及教育家,同时也是翻译家。他曾翻译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书,并收录在其作品《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本文以该译本为研究对象,拟从变译理论视角下,解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制"因素,并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实现对原作的"反制",以达成将话语权从原作转移到译者自身的目的,以期为今后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变译理论译者主体性潘光旦ChineseCharacteristics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新论

    周娜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元素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外国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庞大而复杂,包蕴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并展开全方位、多侧面地挖掘,以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