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语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语界
外语界

吴友富

双月刊

1004-5112

200083

上海市大连西路558号

外语界/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外语教学专业期刊。探讨外语教学理论,反映各级各类外语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语教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蒋洪新杨卓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外语教育在中国主动融入和把握世界潮流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培养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国际传播人才的重任。本文阐述了外语教育推进国际传播的时代要求,论述了外语教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策略,以推动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外语教育国际传播

    国际化进程中学术语言英语化问题及应对策略:日本的启示

    赵世举周璇
    6-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化进程中,学术语言英语化日趋严重,非英语国家语言在学术领域的使用空间受到挤压,学术话语权微弱。近些年来,日本着力强化日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地位,通过优化学术外译机制和扶持双语期刊建设等举措破解学术语言英语化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我国有必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采取立足本土、推进国际化的"双驱发展"策略对学术语言英语化实施综合治理,尤其要增强中文的学术功能,推进中文国际发展,以语言国际化助力学术国际化。

    学术语言英语化日本学术国际化中文学术功能中文国际化学术话语权双驱发展

    超语实践视域下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问题与路径

    沈骑陈智平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语教育规划不仅需要及时回应语言发展的新格局,也需要应对全球化时代多语混杂带来的新挑战,为外语教育的现实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超语实践理论作为应用语言学最具现实意义的实践理论之一,给外语教育规划提供了新的语言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本文基于外语教育规划理论,探究超语实践视域下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问题,提出融合外语资源体系、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多层面外语教育规划互动优化路径,希冀推动中国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的深入发展。

    超语实践外语教育规划语言规划语言资源知识体系教学体系

    "全英文"学科课堂中的超语实践与知识建构

    郑咏滟邱译曦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瞬时分析法"和"阐释现象学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课堂录像、半结构访谈、学生反思日记等质性数据,考察了超语在全英文课程中知识建构的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师生的超语实践具有拓展认知框架、激发学习主动性、赋予自信和安全感的功能,并且主要受到整体社会环境与学科文化、教育资源与学习风格、语言使用意识形态的影响。师生通过超语实践,能够有效激活课堂内外的多语和多文化认知资源,将全英文课堂有效转换为多语和多文化互动的超语空间。

    全英文课程超语多语和多文化资源知识建构

    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对超语教学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任伟才华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态度对超语实践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对超语教学的态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高校外语教师对超语教学整体持积极态度,非通用语专业教师的态度最为积极,英语专业教师的态度比公共英语教师积极,但后两组教师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教师的年龄、教龄与其对超语教学的态度不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超语研究理论框架完善和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

    超语超语教学态度外语教师

    高等教育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新文科"与"有组织科研"的交叉视域

    唐东旭李孝英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融合贯彻"新文科"与"有组织科研"建设的核心思想。"新文科"建设强调外语学科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体系创新,而"有组织科研"建设要求外语学科"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创新,在巩固学科优势的前提下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应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体系,完善学科内部布局;调整科研模式,实现科研社会价值。

    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新文科有组织科研

    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群协同思政路径探索

    原玉薇刘全国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多采用单门课程碎片化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思政资源使用的系统性不强。本文参考拉尔夫·泰勒的组织学习经验理论,探索英语专业课程的协同思政路径。文章提出通过对文化课程群的整体统筹规划,相关课程在思政目标、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思政评价和第二课堂等环节实现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形成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以提升立德树人效果,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新方向。

    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群协同思政

    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内涵、开发原则与核心特征

    杨莉芳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适应互联网时代学习需求的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通过提炼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的本质属性界定其内涵,然后阐述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的核心特征,期望能为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研究与评价提供参考。

    新形态教材大学英语教学内涵开发原则核心特征

    国际二语在线合作写作研究进展与前沿展望(2010-2023)——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俞玮奇周斐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合作写作是国际二语写作研究的前沿话题,但尚未引起我国学界应有的关注。本文运用CiteSpace对2010-2023年国际二语在线合作写作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二语在线合作写作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在线合作写作平台开发、在线合作写作过程中的互动行为与互动模式、在线合作写作的效果和学习者信念。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研究、会话分析和准实验研究,质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文章最后展望了在线技术支持下的二语合作写作研究发展方向。

    在线合作写作二语写作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社会表征理论视角下中国大学生汉英词汇语义网络对比研究

    冯学芳刘洁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表征理论,采用语义流利度测试和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一语)和英语(二语)词汇语义网络的结构特征,并比较两个词汇语义网络中心核系统和外围系统的构成及影响力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一语和二语词汇语义网络的中心核系统存在大量共享词汇,而外围系统差异性较大;一语词汇语义网络的词汇影响力分布相对均匀,而二语词汇语义网络的词汇影响力更趋于向中心核系统聚集。由此可见,二语词汇语义网络外围系统发展不足,词汇提取过于依赖中心核系统,二语词汇教学应通过加强外围系统的语义连接有效提升词汇语义网络的整体功能。

    词汇语义网络词汇表征k-核解析社会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