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语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

户思社

双月刊

1000-5544

xisuxb@163.com

029-85309400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外语教学/Journ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年变局,西外何为?——外语类院校学科发展与综合改革实践探索

    吴耀武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格局剧变、人工智能挑战等多重影响下,外语学科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对于改革的迫切需求已形成广泛共识,外语学科转型势在必行。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外语类院校转型与改革主要聚焦于三大方向:服务国家战略、挖掘地域及行业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从学科发展与学部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等维度深入剖析,探讨外语类院校如何应对时代之变,开展综合改革实践,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

    外语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外语院校综合改革西外方案

    功能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在语用学上的对立与交汇

    封宗信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在研究方法和最终目标等关键点上有重大分歧,在语用学上有对立也有交汇。韩礼德的"语法"针对语篇在语言系统里的"语义示例",分析框架里没有语用学的位置,但吸收了会话分析和格莱斯语用学的精髓,也涉及语用学关心的其他核心议题。乔姆斯基的"句法"针对抽象的规则系统,但他的"语言能力"论涉及说话者语言使用的知识,"语用能力"论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理论概念。他们共同的符号学视野和对语言使用的思考为后续学者的"语用转向"奠定了基础。功能语言学对话语分析、文体学、翻译研究等学科有深远影响,可视为实用语用学;生成语言学重视句法-语用关系及语义-语用接口研究,可视为理论语用学。两派理论共同丰富了当代语用学在理论与元理论层面的发展,对探索能力与运用的结合点和全面分析语言使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语言能力语用能力

    否定的情感表征功能——基于福克纳《八月之光》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

    苗兴伟钟敏君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否定常常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手段,具有显著的前景化效果和情感功能。本研究在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下,考察《八月之光》中否定的分布和使用,探讨否定在《八月之光》中的情感表征功能。研究发现,该小说中的否定表征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如恐惧、无助、痛苦、挣扎、冷漠、幸福与希望等)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层次。否定的情感表征研究有助于挖掘叙事小说的情感内涵。

    否定情感表征《八月之光》语料库文体学

    语言景观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发展趋势——基于Linguistic Landscape的文献计量研究

    沈骑孙雨
    21-2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15年来,语言景观已成为国际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科体系日趋成熟。相比之下,中国语言景观研究虽发展迅速,但现有研究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明显不足。本研究从国际语言景观学科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及社会应用价值三个维度对Linguistic Landscap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这一国际学术期刊自创刊10年来的143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究国际语言景观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及创新路径。本研究对中国语言景观研究聚焦社会现实,开展学科建设,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具有启示作用。

    语言景观学科体系学科创新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

    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及其认知语用机制研究

    李勇忠白黎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的内部单元关系和外部模型变体,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认知语用阐释。首先,反预期信息结构的核心单元包括条件、预期和反预期,其中条件与预期是因果关系和类推关系,预期与反预期是否定关系,条件与反预期是架桥关系,分别体现了完形心理原则中的邻近性、相似性、突显性和闭合性。其次,基于CNKI数据和VOSviewer软件分析,本文发现反预期信息结构模型最为常见的变体是条件-反预期式和反预期独立式。这两种变体都能省略预期,这是常规关系、转喻、数量象似性和语言经济性协作的结果。

    反预期信息结构信息单元认知语用机制

    基于语料库概率模型的英语被动构式交替多变量分析

    张懂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标注数据,使用混合效应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对英语被动构式交替进行了多变量分析,考察了制约被动构式交替的显著因素,揭示了被动构式变体的核心用法差异。研究发现:1)受事、施事、语义韵、动词类型、语体、性别、副词、句子极性等因素均对被动构式交替具有显著影响;2)按其相对影响权重排序依次是:语体>语义韵>动词类型>受事>句子极性>副词>施事>性别;3)相较于be-passive,get-pas-sive更倾向用于口语中表达对动态行为事件的消极评价。

    英语被动构式交替混合效应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多变量分析语料库概率模型

    商务英语专业融合发展之浅见

    向明友张敏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需求,推动外语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本文紧扣商务英语学科专业融合发展之道,从分析其现存问题入手,提出外语教育的三个版本主张,探讨建立高端复合型国际商务传播人才的本、硕、博培养体系,促成商务英语、翻译、国际传播三个专业方向的深度交叉融合,切实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拓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上升通道,发挥外语学科优势,赋能精准国际传播。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专业融合

    新文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融通化机制研究

    袁奇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务英语具有跨学科、复合性的特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融通化是新文科背景下适应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和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融通化的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人才培养融通化的意义和内涵,并提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融通化的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案。本研究认为,融通化机制指引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融通型学院建设、融通型专业建设、融通型课程建设、融通型教材建设、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融通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

    新文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融通化机制

    GenAI时代的翻译实践模式:技术迭代、业态变革与趋势展望

    王华树张成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翻译行业的实践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首先阐述GenAI驱动下翻译技术所呈现出的技术层迭代、多模态融合、定制化发展以及智能化转型的显著特点,进而分析GenAI如何推动翻译生产主体转变、业务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创新以及行业资源共享,最后展望人智协同模式深化、垂域智能翻译持续创新、行业规范标准升级、语言服务生态和谐等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为GenAI时代翻译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研究启示与实践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翻译实践模式翻译技术人智协同技术迭代语言服务

    GenAI时代的智能翻译素养:现实基础、学术理据与概念框架

    王少爽骆潇洋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凭借其类人的理解、生成和创作能力,引发人类知识获取和人机交互方式的重要革新。作为一种跨语言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翻译实践受到GenAI技术的全面影响,工作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要求译者必须对其翻译能力进行智能化升级,以适应新时代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首先梳理翻译技术的发展历程,考察以ChatGPT为代表的GenAI技术工具对翻译实践的多样化赋能,阐述翻译工作模式从译后编辑向人智协同的转变;然后,基于对翻译能力研究的回顾,剖析GenAI技术环境下译者角色的转变,提出智能翻译素养是译者翻译能力的进化样态,从知识、思维、能力和伦理四个维度构建智能翻译素养的概念框架,以期为GenAI时代高校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翻译技术翻译能力人智协同智能翻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