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粮食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粮食加工
粮食加工

杨正中

双月刊

1007-6395

xibu98@sina.com

029-88648175;88560381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38号

粮食加工/Journal Grain Processing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6年,主要报道粮食加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本刊为双月刊,在本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鹿筋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乌玉洁郑华艳李凤林刘静雪...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统中药材,梅花鹿鹿筋具有强筋健骨、养肝补肾、滋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富含多种活性成分,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优质资源.鹿筋活性成分的研究发展迅速,因其具有选择性生理功能、易于消化吸收和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等显著优势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提纯以及功能评估等方面是热点话题.介绍了鹿筋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鹿筋中胶原蛋白和活性肽的作用.有效利用鹿筋这一宝贵资源,将会提高我国鹿筋产品的利用率和增值效益,挖掘出鹿筋的特殊功能价值,为鹿筋产品的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扩大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奠定基础.

    鹿筋活性成分胶原蛋白活性肽

    散装楼房仓机械化连续进出仓系统设计初探

    刘强何涛陈成周亚男...
    94-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散粮楼房仓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储存仓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然而,目前的出仓工艺多沿用传统平房仓出仓模式,导致出仓效率低、人力成本大且操作条件要求苛刻.为解决该类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机械化连续进出仓系统,并尝试构建了垂直水平环形、垂直和平行三种具体的系统布局方式.该系统以链式环形输送机作为主要设备,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水平、垂直、弯曲或三维布置,相较于传统出仓模式,其出仓作业条件要求简单、物料输送方向更加灵活并且出入仓点的布局相对均匀.由此,该连续进出仓系统能显著提高散粮楼房仓的进出仓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为其绿色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散装楼房仓进出仓连续式效率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储粮害虫演变调查及演变原因的研究

    王文越樊丽华曲贵强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产粮和粮食储备大州.1990 年储粮害虫调研数据显示,昌吉州害虫种类繁多,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近 30 年来随着仓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绿色储粮技术不断运用,害虫危害情况逐渐趋缓,为弄清我区绿色储粮技术开展的成效,2020 年开展了新疆全区范围内虫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发现储粮昆虫 11 科 23 种,其中储粮害虫 21 种,储粮天敌昆虫 2 种,害虫科属种类较上次虫调大幅减少,分析其原因有效说明昌吉州仓储设施建设和绿色储粮技术运用的效果明显,值得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储粮害虫调查虫种害虫演变

    欢迎订阅2024年《粮食加工》杂志

    102页

    辽宁地区农户玉米果穗不同储藏方式条件下品质变化及减损状况研究

    李佳赵旭刘长生陈沫...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收获前后易受到真菌侵染,条件适宜时真菌会活跃生长、繁殖,并积累真菌毒素等次生代谢物,严重威胁玉米的储藏安全.针对辽宁地区普遍存在的农户玉米临储"地趴粮"和储粮装具储存两种方式,选取辽西和辽北储粮农户开展实仓试验,对临储玉米的水分、脂肪酸值、容重、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等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并对比总结.结果表明:储存于装具的玉米各项指标要明显好于散堆"地趴粮"的玉米.

    玉米果穗"地趴粮"储粮装具品质真菌毒素

    农用大型玉米果穗储存装备建造管理技术要点

    杨晓鑫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农村储粮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粮食物流生产经营新形势,近几年一些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快速发展,并自行建造了大型组合式自然通风干燥降水储粮装备.这些储粮装备建造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大型储粮装备的储粮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农用大型储粮装备实际建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农用大型玉米果穗储存仓建造管理的技术要点,对有效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组织科学建造大型组合式储粮装备,为实现农户科学储粮助力产后减损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玉米果穗农用储粮装备技术要点

    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二合一时间分辨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研发和优化

    王平东邓庆袁华山叶金...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研发及优化一种基于时间分辨荧光纳米微球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二合一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简称DZ检测卡),同种样本仅需一次提取检测,8 min内即可得到两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快速、简单易操作.本项目成功优化了基于时间分辨纳米微球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二合一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制备工艺,玉米赤霉烯酮(简称ZEN)的均一性差、呕吐毒素(简称DON)的灵敏度低、C线波动大、样本前处理等问题.通过对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不同粒径标记抗体,确定了DZ检测卡中DON胶乳所用的荧光微球为 298 nm,解决了DON灵敏度低的问题;通过对喷膜稀释倍数的优化,确定了胶乳的稀释倍数,解决了ZEN均一性差的问题;通过对划膜位置的筛选,确定了ZEN、DON、C线的划膜位置NC膜距样品垫的距离依次为T1(14 mm)、T2(10 mm)、C(6mm);通过对划膜液体系的优化,确定C线划膜液为 10 mM NMS+2%蔗糖,解决了C线值波动大的问题;通过对样本前处理提取液的优化,确定了提取液为 50%乙醇+2%NaCl,检测ZEN的准确度在 95.83%~116.71%,检测DON的准确度在 96.53%~110.36%.玉米、小麦样本的检测可用一条标准曲线.

    真菌毒素二合一快速定量检测时间分辨荧光纳米微球荧光定量免疫层析

    食用植物油中3种香兰素类及6种香豆素类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吴坤刘李婷魏宁果王珺...
    115-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前处理,探索质谱条件,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对食用植物油中 3 种香兰素类及 6 种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确定方法可行性与准确性.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HLB柱净化,氮吹复溶,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香兰素内标法定量,香豆素外标法定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 种目标化合物在 20~8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 0.995 5~0.999 9;定量限均为 20 μg/kg,方法所得 9 种化合物回收率均在 80%~120%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 3 种香兰素类和 6 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

    香兰素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含量检测

    高粱米"口味"检验方法的商榷

    李思慧林子越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粱米在北方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日常生活调节饮食结构主要粮种.《高粱米》现行有效标准LS/T 3215-1985 是行业标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遇到了感官指标中"口味"的鉴定没有检验方法的问题,对"口味"不能进行判定,检验的产品不能给出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结论.就此问题查询相关资料和标准,进行了高粱米蒸煮品尝试验,提出按照GB/T 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2009 年 1 月作废)标准给出的鉴定方法,作为高粱米"口味"检验的依据,由于指定的方法比较笼统,没有具体操作步骤,为了使"口味"的检验具有操作性,针对米饭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试验,对关键的米饭加水量进行了比较优化,并以品尝评分来确定"口味"优劣,为实际工作提供可行性技术手段.

    高粱米口味品尝评分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优化探讨

    陈伊娜唐婉玲淡洁王欢紫...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玉米脂肪酸值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在试样量、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振荡速率、过滤方面进行了优化探讨,同时,对国标法和快速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快速法可用于玉米脂肪酸值的检测.快速法提高了玉米脂肪酸值检测工作效率,节约了试剂使用量.

    玉米脂肪酸值快速法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