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学刊
西部学刊

半月刊

西部学刊/Journal West Journal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建引领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透视与作用机制

    姚翼源黄颖慧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在我国网络空间道德治理实践中,党建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制度设计.为提升社会各界对党建引领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必须强调其对于夯实网络综合性治理体系、凝聚网络道德价值性共识、深化网络道德规律性认识的重要价值.就实践现状而言,党建引领网络道德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个体道德意识淡化、主流道德体系弱化、传统道德秩序遭侵蚀、道德约束效果削弱等问题.充分释放党建引领在网络道德建设实践中的效能,需要依靠创新构建党建的政治引领、激励驱动、网络整合、反馈优化等机制,这对于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

    论天人观念在汉长安城格局中的体现

    王若菡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大都市,其营造既是结合实际地理状况"因天才,就地利"的典型,又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汉长安城的整体布局参照北斗星和南斗星的星象,用以彰显君主的权威.城中主要宫殿未央宫对应象征天帝居所的紫微垣,立于宫殿前的"阙"则象征天、地、人的统一,同时显示出君主与万民的身份之别.此外,长安城中社稷、郊庙、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的位置和形制体现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和谐,这一设计理念对中国历史上的都城营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人观念汉长安城城市格局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陕西省高校资源配置问题与建议

    李媛婷佘磊磊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财政将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陕西省分层次支持省内28所高校冲击"双一流"建设高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调研发现,仍普遍存在筹资渠道单一且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实现陕西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突破,必须聚焦重点,从加大政策和办学资源投入、引导特色发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拓宽资源获取渠道等方面发力.

    "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办学资源特色发展

    党建引领西藏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问题及优化路径

    王黎廖承英
    15-1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党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共进,初步搭建起了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但是,受治理理念滞后、体制机制不顺、治理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须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共识,塑造"党政强、社会强"的均衡治理结构,提升多元主体间协同联动效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形成城市社区的多元共治合力.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实问题西藏自治区

    新编家谱的"双重叙事"表征中华民族"三交"史实——以平罗县十部新编家谱为例

    杨子琦苏军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谱系法"在人类学学科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人类学家采用"谱系法",透过对象群体的繁杂文化表象找到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从而细致解剖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我国的家谱正是"谱系法"最直观的文本展示,在新编家谱中存在"双重叙事",第一重是"谱内叙事",主要将人限定在血缘关系的网格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创新提出第二重"谱外叙事",讲述"谱外"的生活世界,为国家、为事业、为家庭、为人生奋斗的故事,在生活、在交往、在交融、在记忆中的史事.以宁夏平罗县的新编家谱为案例挖掘出大量的"谱外叙事",从地缘、血缘、家国同构的角度描绘出一部中华民族"三交"的伟大历史画卷.

    新编家谱中华民族两重叙事活化手段

    公共工程招投标领域领导干部的腐败治理研究

    赵利强蒋家坤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工程招投标领域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具体有规避招标、串通投标、量身招标、操纵评标过程和推翻评标结果等表现形式.公共工程招投标制度安排尚不完善、招投标领域领导干部权力高度集中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是导致或引发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发生的制度原因.有效治理公共工程招投标领域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应当从完善法律规范、加强监管监督、严厉惩戒追责三个维度出发,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

    领导干部公共工程招投标腐败治理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演进和完善的史实和经验

    马荣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成果.在党的百余年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繁荣发展为主线的民族平等团结的总政策,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的基本政策和涉及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历史经验是: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理论基础;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是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演进完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乡村建设与农民利益的协调

    卢天怡张敏娜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运用该理论分析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利益保障面临的主要挑战: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的结构性矛盾、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利益的平衡难题.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提出创新路径:构建"三权分置"保障机制、打造数字赋能的智慧乡村生态系统、建立城乡要素流动利益共享机制、创新乡村人才培育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结果表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乡村建设与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乡村建设农民利益乡村振兴利益协调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观视域下的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张慧敏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观及其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强调"空间转向"在社会批判领域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空间观注重"空间正义",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对空间的重塑,指出工人阶级的边缘化,提出"城市空间活力"的概念,强调城市空间的活力与正义密切相关,需要通过公平的资源分配和空间规范来实现.在讨论城市空间正义的伦理界说时,从主体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和价值导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空间正义推动城市空间朝着公正、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分析了阻碍城市空间活力的原因,指出资本掠夺、伦理缺失和生态断裂是主要因素,强调需要重新审视空间生产的目标和逻辑.最后,提出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伦理路径,强调以人为本、价值导向和生态弥合的重要性,以实现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和活力的时代传承.

    城市空间活力可持续发展空间正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路径

    基于数字风控平台的员工思想动态研判与防范——以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包善军张帆严泽民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从对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发现,面对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单位职工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趋势,但由于职工思想动态刻画不够系统、心理动机溯源分析不够准确、思政工作实施载体不够丰富,牵制着思政工作效能的提高.因此,从人本的价值坐标出发,聚焦凝心聚力的目标定位,加强数据驱动,打造思想政治工作"三级推进器"模式,为企业提升合规经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安装强引擎.

    数字风控平台思想动态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