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英语
现代英语
现代英语/Journal Modern Englis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语实践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沈黎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语实践是近年来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超语实践的核心观点是在双语或多语学习者的脑海中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在需要时可以相互整合,共同完成语言的输出。文章追根溯源,梳理了超语实践的理论来源,总结了近年来超语实践研究的热门议题,以期对今后超语实践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超语实践多语现象语言教育

    从文体学角度看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征

    王悦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的作品一扫古典主义雅致雕饰的风格,以清新的语言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和人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在文学研究的领域中,文体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研究文本的特定形式和语言风格,以及这些形式和风格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起的作用。文章主要选取了威廉·华兹华斯两首著名的诗歌进行文体分析,旨在探究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征。

    威廉·华兹华斯文体学诗歌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袁依涵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方法,包括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文化导入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研究发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议论文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

    王童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后续写任务研究以记叙文体裁为主,文章旨在探讨读后续写在议论文中的协同效应,具体体现为词汇层面和短语层面的协同程度以及语言偏误率。受试者是 120 名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分为两组:读后续写组和话题写作组。读后续写组阅读一篇被抹去结尾的议论文后对其进行续写,话题写作组则根据相同话题的题目进行话题写作。结果发现,议论文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明显,读后续写组高频重复使用原文中的词汇和四词词块;但议论文读后续写组对减少学习者语言形式和语义偏误影响不明显,两组学习者在语言偏误率上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议论文体裁在读后续写任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证依据,对读后续写的任务设计以及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议论文写作读后续写协同效应

    《神农本草经》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探究——以李照国译本为例

    张静魏亚丽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国际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医药典籍的内在价值逐渐为世界所瞩目。李照国教授所翻译的《神农本草经》,作为国内首部完整译作,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框架,综合考量原作选择、书名翻译、术语翻译、句段翻译以及译者的主体责任感与文化自信五个维度,对译文进行深入分析。

    《神农本草经》译者主体性中医药典籍中医术语

    《更路簿》地名翻译传播在百度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

    黎姿潘红马雪赵慧...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百度百科给《更路簿》地名翻译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一方面,平台有助于传播《更路簿》渔民习用地名,弘扬拼音和海南方音,普及南海岛礁知识;另一方面,未消除外来名称影响,译名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文章有利于提升《更路簿》地名翻译效果,拓宽其网络传播路径。

    《更路簿》翻译与传播百度百科机遇与挑战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大漠祭》英译研究

    张芮嘉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漠祭》通过译者的精湛翻译功底,将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特色向国际读者展现其独特魅力。本研究指出,葛浩文夫妇能够根据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说明在场域下,译者的资本与惯习对翻译过程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场域资本惯习《大漠祭》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

    常钰华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通过跨文化视角转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人们还可以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这样可以避免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偏见。文章主要讨论了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关翻译策略和技巧。

    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技巧文化差异

    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王艳辉郭译丹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别介绍了模因论、翻译模因论和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并在模因论视角下从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对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旨在为汉语网络流行词的英译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促进我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汉语网络流行语模因论翻译方法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英译研究

    魏敏敏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夜宴桃李园序》不仅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人与酒仙形象,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对其英译的分析有助于丰富李白作品的研究,并促进中西文学与文化的交流。本研究以香港译家耿亮的英译本为例,探讨了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意象的传递以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等方面。研究发现,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译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归化与异化等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交际目的。然而,对某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意象和典故,适当添加注释将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翻译目的论《春夜宴桃李园序》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