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迟长伍

双月刊

1005-5843

jiaoyukexue@163.com

0431-85386524 85336138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以应用研究为重点,追求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其读者群为大、中、小幼教师及专兼职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人之自我超越教学模式的建构

    谢敏赵义泉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越性是人的特有属性,任何教育都应回归到人本身,回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超越性。自我超越教学模式提倡一种高度关注人本身的自我超越性的教学思想和精神,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涵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从有知到无知再到有知的不断螺旋式上升,也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以价值观为中介,着眼于人内在境界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超越式的生命成长。自我超越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教学目的上凸显自我超越意识的觉醒,让教学过程富有生命灵动的气息,让教学内容走向整合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倾听与对话的良好师生关系。

    自我超越教学自我超越教学模式

    教育与自然之关系探论

    何文栋王喜娟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教育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尊重与顺应敬畏与珍视

    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

    何芳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在理解人的本质,任何教育理论都必然要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从一定意义来说,有怎样的人的观念,就会有怎样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本质教育本质人的本质

    输入输出假设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探析

    方建华邓和平
    44-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和评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具体依据和准绳,制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回顾了托幼机构指标体现建构的阶段和方法,并着重分析了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的运用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阶段模式,并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相结合,探索一种新方法———“层次矩阵对偶法”,用于判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矩阵对偶法层次矩阵对偶法

    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杨进红
    48-4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涉及多方因素,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统筹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开辟“三位一体”的资源库建设新模式,激活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力度和应用效能。

    课程资源库三位一体共建共享

    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浅析

    邢建和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教育市场紧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私立教育机构顺应社会的需要,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加之政府对民办教育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更加刺激了民办学校的发展。但由于其发展不成熟及人们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的频繁流动这一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民办教师是民办教育的根基,民办学校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

    青少年学业无聊问题探究

    李宁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聊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现在,“无聊”、“没劲”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无聊所带来的不良情绪更是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聊”作为学术研究,正像其他很多研究问题一样,来自于国外,国内很少有研究者专门对这个领域开展研究。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各种休闲娱乐、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再加上学校里各种各样的课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享受其中的青少年怎么会感觉到无聊,尤其是面对学业时,更加感觉没兴趣,无聊呢?于是,笔者试图借鉴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动机理论来分析青少年学业无聊的真正原因,并给出一些可以尝试的建议和意见。

    动机理论青少年学业无聊

    以家庭内部因素为视角浅谈亲职教育

    张娇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教育领域提倡一种“三位一体”式教育的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联手合作。家庭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更是由于家庭这个特殊的关系使得其教育子女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化、情绪、道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亲职教育是将家庭教育的成员具体化而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亲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自身以及社会外界更多的关注与需要,而从家庭内部即从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来探讨影响亲职教育的因素对于亲职教育今后的有效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亲职教育家庭内部因素

    教育信息化新视角:“开眼”看“慕课”

    徐小红李贵安何嘉欢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如今信息化爆棚的时代,全新的在线学习方式———“慕课”应运而生,并且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面对这一新浪潮的冲击,我国教育该如何“接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慕课的产生及发展趋势、支持者与反对者及中立者所持态度、笔者对慕课的思考,阐述慕课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为迎接“慕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应“开眼”看“慕课”,理性对待,然后结合实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慕课信息化在线学习双师教学

    教育公平视野下基础教育“慕课”的意义

    邹秋月
    62-6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我国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网络的“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其开放性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闭塞。“慕课”这种新生的力量掀起了一波教育方式改进之浪潮,缩短了我国不同地区间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研究“慕课”的发展特征,重视其对基础教育的意义,必将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慕课基础教育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