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曹亮王旭东潘茜马连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统计分析了安徽省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以及近年来铜矿石、铜精矿、精炼铜、铜材等产量数据.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得出安徽省2025年铜矿资源需求约为1.28亿t,2030年约为1.44亿t,并分析了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存在大中型矿产地偏少、共伴生矿产地较多,矿山结构仍不够合理,近2/3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保障程度严重不足等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铜矿资源勘查力度、加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加强采选冶技术创新,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相关对策建议.

    铜矿需求预测分析对策建议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地质断层智能识别方法

    罗家举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识别断裂构造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UNet++网络结构模型用于识别地质断层.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引入了不同注意力机制与损失函数,可以更好地实现语义深度学习与特征融合,并进行了相关性指标分析与图像分析.结果表明:WCE损失函数对应的预测图具有最清晰的输出效果,ECA+UNet++模型利用WCE损失函数的训练效果最佳,识别的准确率也更高.将采用WCE损失函数的ECA+UNet++模型在官渡河煤矿断层区域进行应用,可以对断层位置进行智能识别,并且对地下噪音的降噪处理较好;表明采用引入ECA注意力机制的UNet++网络结构模型能保证对断层识别的效率与精度.

    卷积神经网络地质断层智能识别深度学习计算机图像

    基于机器学习的掘进工作面智能降尘系统

    刘渠李臣华张振国李群...
    1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降尘系统.该系统通过部署GKT5LX(A)型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GLR矿用本安型流量开关传感器、CCZ1000全自动粉尘测量仪传感器网络来监测工作面的各装置流量以及粉尘浓度,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数据,预测粉尘扩散并优化降尘策略.系统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自适应调整喷雾装置的工作参数,实现精准降尘.在东滩煤矿的应用试验中,该系统最优状态下粉尘浓度降低了81.24%,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

    智能降尘掘进面粉尘监测机器学习

    面向智慧矿山的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研究

    杜年春朱洁霞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无人机具有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成本低等特点,可大大提升矿山安全巡检效率.设计了一款基于无人机的自动巡检系统,由无人机系统、自动起降平台、远程监控中心等组成.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率完成复杂环境下对矿山山体、地表、重要危险源等的巡检作业;对巡检现场进行精细化三维重建,并通过AI智能化生成预警报告,实现矿山安全自动巡查、识别、三维重建和快速预警,为防灾救灾提供可靠数据.

    矿山安全监测无人机自动巡检监测预警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

    郝轶琼
    19-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核心运输设备,其日常检查及监测工作依靠人工巡检完成,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监测效果差,影响煤矿正常生产作业.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自动巡检方法及无人监测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井下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机器人搭载的多种智能传感器及无线通信网络,来实现对现场环境参数的采集和运行可视化监控;同时采用灰度化图像处理算法对跑偏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皮带跑偏故障精确预警诊断.经测试,系统可在不同条件下获取清晰、明显的跑偏特征图像,同时对带式输送机运行环境及设备温度的采集精度较高,可替代人工实现带式输送机自主跑偏检测及智能化巡检,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可靠性,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图像处理

    中关铁矿智能矿山建设实践

    孙丁丁涂光富刘汉青杨新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本质安全,提高矿山企业生产效率,同时响应智能制造号召,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中关铁矿生产工艺流程深度融合,通过引入采选大型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按照"本质安全、智能产线、集中管控、数据引领"的理念进行智能矿山建设.建立了从井下采矿、地表磨选到精粉销售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井下少人化、地表自动化、高危作业远程化、安全监测智能化的目标.实践表明,中关铁矿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人员劳动效率,职工人身安全也得到了极大保障.

    智能矿山技术融合全流程本质安全

    安徽宣城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魏国辉蔡晓兵杜玉雕李加好...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宣城地区是赣北—皖南—浙西北萤石矿集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萤石矿资源丰富,累计查明资源量占全省约76%(矿物量),是安徽省重要的萤石成矿区带和开采基地.在系统地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近期萤石矿调查、勘查进展和成果,对该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区内萤石矿成矿对沉积建造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萤石矿成矿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绝大多数萤石矿床(点)分布在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及其外围2km范围内;区域性断裂构造是萤石矿成矿的必要条件,一般性断裂是萤石矿成矿赋矿的必要条件,在每个成矿区内控矿赋矿构造有1~2个优势方向;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与萤石矿成矿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划分了7个萤石矿成矿区,分析了区内萤石矿找矿潜力,并指出了萤石矿找矿方向.

    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找矿方向

    滇南景谷大独田—一厂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杨金富杨昌华姜永果沈良...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谷大独田—一厂铜矿位于三江造山系的思茅凹陷盆地内,矿床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认为铜矿(化)体均赋存于中三叠统火山沉积岩、碎屑岩、熔岩为主的地层中,矿化在古火山口或火山喷发中心尤为富集,矿床严格受控于火山机构;矿床明显受地层层位、岩性控制,铜矿化的多层性与火山活动周期性吻合,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统宋家坡组中部;含矿地层岩性中蚀变作用明显,碳酸盐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属于火山活动紧密相关的火山热液叠加改造铜多金属矿床,地层层位、岩性、氧化矿露头及围岩蚀变是有利的找矿标志.

    铜矿矿床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滁州地区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资源潜力浅析

    胡召齐
    41-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滁州地区横跨桐柏—大别—苏鲁和长江中下游2个成矿带,是重要的铜、金成矿区.通过野外调研和典型矿床控矿分析,明确了郯庐深大断裂带、黄破断裂和管马断裂等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区内控岩控矿构造特征.郯庐深大断裂带和黄破断裂是区内一级控岩控矿断裂,分别控制了北北东向和北东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一级断裂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褶皱伸展部位和断裂交汇部位等是重要的容矿构造.生产矿山实践表明,在已有矿山深边部,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和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是本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重点勘查和开发利用目标.

    郯庐断裂带控矿构造铜金矿资源潜力

    高瓦斯薄煤层主动加强支护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应用

    穆海军魏鑫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登茂通煤矿3106工作面辅助进风巷为背景,建立切顶留巷悬臂梁力学模型,分析加强支护切顶的力学原理;由此提出主动加强支护引导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制定切顶留巷及巷帮注浆加固工艺.工业试验表明,主动切顶留巷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最大为600和430 mm,满足稳定性要求.沿空留巷内瓦斯抽采平均流量为3.16 m3/min,平均抽采浓度为2.05%,同时巷道内的瓦斯含量降低.该技术为解决高瓦斯薄煤层沿空留巷问题提供了参考.

    沿空留巷切顶高瓦斯薄煤层围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