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面粉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面粉工业
现代面粉工业

施润淋

双月刊

1674-5280

jsmftx@163.com xdmfgy@163.com

025-83309207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

现代面粉工业/Journal Modern Flour Milling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粮食"国标水分"和"安全水分"的区别和应用

    陈建伟贾继荣周广斌
    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是粮食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适当的水分是确保粮食质量良好的基础.为了粮食储备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国标水分"和"安全水分"内涵,以便制定和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确保粮食储藏安全,引用了国家政策的相关条款对"国标水分"和"安全水分"进行阐述与分析.

    国标水分安全水分区别应用

    包装粳米储藏期质量损耗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顾建良韩琛黄晓锋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粮食产后损失较重,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成品包装粳米出入库计量、装卸、储藏、出库等环节的质量损耗情况和损失原因,提出3个方面降低质量损耗的具体措施,即保证入库计量准确、严把入库质量关和保水控温储粮.依据气候条件变化,采用自然通风既可达到控温效果,也可实现节能降耗.

    包装粳米质量损耗因素节能降耗

    粉路的操作与管控

    王修法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路是面粉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其效果决定面粉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粉路的操作与控制.阐述了面粉车间粉路操作的基本要领、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及粉路的管理与控制,期望能为行业生产提供参考.

    粉路管理操作制粉工艺

    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食醋功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史梦雨于振余永建朱圆圆...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态发酵食醋深受中国大众喜爱,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酸性调味品.开放式发酵过程赋予食醋丰富的营养,并具有抗氧化、抗Ⅱ型糖尿病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显著提升了食醋的附加值.以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福建红曲醋和四川保宁醋等4大传统食醋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营养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多酚类、类黑精、川芎嗪等进行分析,并阐述食醋在抗氧化、抗Ⅱ型糖尿病、减肥、防疲劳、抑菌、抗肿瘤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新型食醋提供科学依据.

    食醋固态发酵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

    马齿苋的食用价值及其在面制品中应用研究进展

    张守花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特色野菜,有着极高的食用价值.近年来,马齿苋在食品加工中,尤其是面制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阐述了马齿苋的食用价值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在食品工业发展前景.

    马齿苋食用价值面制品

    酵母用量对叉烧包面团发酵和蒸制特性的影响研究

    李志成方嘉沁杨搏阮征...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麦粉品质与叉烧包制作工艺一定的前提下,跟踪两种规格叉烧包的发酵和蒸制过程,研究酵母用量对叉烧包面团发酵特性和蒸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酵母用量越大,相同发酵时间的面团高度越大,其中酵母用量10g的面团最大高度比9g和8g的分别增加18.0%和28.3%;(2)酵母用量10g的面团产气量最大,而酵母用量8g和9g的面团产气量无显著差异;(3)叉烧包规格大小对面团发酵和蒸制过程的传热有显著影响;(4)叉烧包蒸制前后的质量变化率、质构特性中的咀嚼性和回复性不受酵母用量影响,但pH值、色泽与酵母用量有关;(5)酵母用量10g时叉烧包比容最大,但内部结构不均匀,而酵母用量8g和9g的叉烧包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

    酵母叉烧包发酵蒸制特性

    不完善粒分析仪在小麦质量检验中的效果与验证分析

    吴艺卿赵二霞巫梦娜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完善粒含量是小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当前检验以人工为主,检验时间长,检验结果受主观经验影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质量检验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有不完善粒分析仪投入使用.为全面分析不完善粒分析仪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单机和联机效果跟踪,验证分析其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及检验时间.结果表明:不完善粒分析仪采用500 g样品量检验的结果与人工定值无显著差异,准确度、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一个样品的检验时间只需4 min,远远低于人工的15~20 min,大大提升了检验效率.

    小麦不完善粒分析仪不完善粒收购

    基于产教融合的"食品产品与开发"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李珍妮余永建王柯朱圆圆...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产品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对市场的理解与把握、思维的创新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高校"食品产品与开发"课程性质定位是"实践型"课程,因此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基于产教融合的"食品产品与开发"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是:以产学研项目案例为基础,重新建设课程内容并实施动态运行更新;推行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建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边学边做"中发现不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

    产教融合食品产品与开发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创业实践粮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李光磊邢常瑞王猛袁建...
    34-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人才培养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客观要求,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创业实践的粮食人才培养是一种新模式.分析了创新创业实践及粮食现代产业学院中的相关育人背景,阐述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提出了建构校企师资配置保障机制、建立基于产业学院的多元育人模式、优化学生课程考核评价和评奖评优制度,以及优化校企指导老师绩效考核办法等政策建议.

    协同创新创业粮食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的探索

    吕银德赵俊芳刘奇付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高职院校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在现场工程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培养模式、依托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健全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创建高质量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机制等实现路径.

    高职教育现场工程师中国特色学徒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