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物涂层球囊处理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

    韦文财韦碧妙谭宗良杨智全...
    1900-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处理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的疗效和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60例存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行DCB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12个月返院复查患者共90例。对比分析其中44例治疗后再狭窄患者(研究组)与46例治疗后未发生狭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临床资料、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手术资料。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肥胖、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TC、TG、HDL-C、LDL-C、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CB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B长度、释放压力、释放持续时间、狭窄段是否有支架、术前狭窄程度、PTCA部位、分叉病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未规范服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CB管径、冠心病家族史、未规范服药是DCB处理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CB处理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时,DCB管径小(2。00~2。25 mm)则再狭窄率相对高。DCB管径小、冠心病家族史、未规范服药是DCB处理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病变临床对照研究再狭窄多因素分析

    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郭幸谭丽
    1906-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8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儿主要照顾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比较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后进一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评分为(29。50±3。25)分;不同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情况、连带病耻感情况及不同患儿病程主要照顾者间Z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连带病耻感及患儿病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轻度负担,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连带病耻感及患儿病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

    肾病综合征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家庭功能影响因素儿童

    妊娠期膳食模式与早产风险的meta分析

    刘星宇李世文林钇汐李继斌...
    1909-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妊娠期膳食模式对早产发生风险的影响,为降低早产发生率提供膳食指导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等数据库关于妊娠期膳食模式和早产关联的相关研究,将膳食模式按照食物成分相似性,分为"健康""不健康"和"混合"3种膳食模式,运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研究中妊娠期膳食最高和最低依从性的结局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总样本量312 892例。对其中1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膳食模式依从性高可降低早产发生风险[OR=0。82,95%CI(0。76,0。89)],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后结局稳定。纳入文献中的健康膳食模式漏斗图不对称,存在发表偏倚。不健康膳食模式和混合膳食模式与早产发生风险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同的膳食模式对早产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大影响,妊娠期高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豆类、植物油和鱼类等健康膳食模式可降低早产发生风险。

    膳食模式妊娠早产meta分析

    碳纳米管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赵小梅姜淼
    1917-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纳米管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循环直接接触,碳纳米管均可以接触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损伤作用。该文综述了影响碳纳米管对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因素,梳理了碳纳米管对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单核细胞黏附能力、脂质蓄积能力、内皮通透性、血管形成能力、促凝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该文总结了动物实验中碳纳米管通过损伤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脑屏障功能损伤,以期为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碳纳米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血-脑屏障综述

    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邵秒彭莉钟琦李昕华...
    1922-1925,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现状不够理想。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文献,该文总结了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现状,分析患者生理心理因素、康复锻炼负荷、社会支持、医疗支持因素对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并阐释相关护理干预模式,旨在为提高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

    肩袖损伤康复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综述

    LILRB4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艺美李思婷张姝琪吴秋东...
    1926-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4(LILRB4)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正常生理情况下,其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上表达。LILRB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中的表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免疫微环境,显著促进肿瘤进展,且LILRB4的肿瘤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该文对LILRB4在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中的表达与作用,以及靶向LILRB4治疗肿瘤的策略进行综述。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4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免疫治疗综述

    湿性愈合创面管理的研究进展

    李佳怡许喜生
    1932-1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创面愈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湿法处理创面能够促进愈合已成为共识。创面微环境在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创面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创面"湿性平衡"理论为创面湿度管理提供了新视角,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创面愈合所需的最佳湿度水平。该文综述了湿性创面愈合的优点及其对有效创面管理的影响,并建议对创面湿度进行评估和监测,以规范创面湿度管理,实现最佳愈合。

    湿性愈合微环境创面管理创面愈合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处置策略的研究进展

    刘丽舒彬晏宁
    1936-1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系统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膈肌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和躯体稳定性,也制约着患者的整体康复进程。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同阶段膈肌功能障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康复治疗技术将有效改善膈肌功能,提高肺功能储备和躯体稳定性,为运动功能康复提供基础。该文根据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的临床特点,针对性地综述了膈肌康复相关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各时期的综合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躯体稳定性肺功能运动功能康复处置策略综述

    系统炎症环路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应莉牟君
    1941-1944,1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SCI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炎症是PSCI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表明炎症标志物、炎症细胞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但炎症如何诱发及加重PSCI仍不清楚。该综述提出PSCI发病与全身慢性炎症、肠道系统炎症、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三者有关的理论,三者间存在梯度炎症环路,相互影响,彼此作用。PSCI系统炎症环路可能是预测和治疗PSCI的突破口。

    卒中后认知障碍全身慢性炎症肠道系统炎症中枢神经炎症炎症环路综述

    Ret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和治疗研究进展

    吴浩钟敏
    1945-1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Rett综合征(RTT)为自主神经系统严重病变导致的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X染色体上MECP2基因突变有关。RTT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癫痫、呼吸功能障碍、丧失已学会的手部技能及语言能力等。既往诊断RTT主要依赖于患者特殊的临床表现,制药行业对于RTT的研究几乎仅针对MECP2蛋白下游靶点和改善对症功能。而随着关于RTT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策略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文主要收集研究RTT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的文献进行综述。

    Rett综合征基因突变遗传分子机制治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