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谭函梅黄梦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元主体协同为研究视角,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便构建出更加合理的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支撑,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界定清晰。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特征,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包括创新多主体协同的工作理念,明确主体责权;打造产教科创融合式实践育人空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探索递进化"做思悟创"教学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等,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多元主体协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学生评价机制探究——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产业学院为例

    谢永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学生评价模式对于确保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和满足行业需求至关重要。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产业学院为例,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优化和实施,以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功。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学生评价机制

    共生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许应楠华晓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作共同体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重点任务,对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全面深度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协作共同体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着专业协作缺位、校企壁垒明显、校际沟通困难等现实困境。结合共生理论,提出了协作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并从校内协作共同体、校企协作共同体、校际协作共同体三个层面探索了协作共同体建设的路径。

    共生视域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邓秀华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共通的价值导向和同样的实践基础。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落实职业教育目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锤炼大学生优秀品质的价值。解决学生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和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五线融合"育人平台和"四维"评价机制等途径加以解决。

    工匠精神劳动教育路径

    国际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比较与启示探究

    陈光忠文求实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是保障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相对比较规范和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这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均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为核心,但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带来启示:一是要分层分类,凸显教师动态专业发展;二是要专业引领,强化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三是要以育人为本,重视教师专业认同和专业承诺。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双层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姚建锋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学生-高职院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内层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及"高职院校-社会外部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外层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讨高职院校双层嵌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双层嵌入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高职课程知识内在价值的实现:思政元素的整合与应用

    陈超颖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高职课程思政元素实践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课程知识内在价值全面实现的质量和水平。依据课程知识内在价值的学理和逻辑,对其蕴藏着的思政元素进行分类与特征的确定,可有效提高知识与思政价值的融合度;利用课程知识的特点对思政元素进行整合,可丰富价值塑造过程;提高应用策略水平,可形成多样化的思政元素价值理念迁移通道,以达到完善高职课程知识内在价值全面实现的目的。

    课程知识内在价值思政元素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屠琳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有助于深化劳动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存在共通、相融、互补,具备协同育人基础。高职院校要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时代要求,通过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协同育人氛围,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实效。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左旭晨王玮琨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道德塑造、思想塑造、激励导向、精神凝聚等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志愿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对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三观"、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依旧存在岗前培训不足、志愿服务体系不全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健全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加强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等策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以促进高职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

    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探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

    袁韵佳王美霞秦宇翔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和育人价值,为讲好高职院校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注入了红色文化的"营养剂"。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将井冈山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探究其现实价值和实践路径,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

    井冈山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思政课现实价值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