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魏振锋汪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团队教学质量评价成为热点。分析教学创新团队的概念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了专家法、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构建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体系,并做实证研究,发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都是行之有效的。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评价体系

    高职课程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王海萍郑立国张磊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线上教学方式走进了高职院校。线上教学形式,要做到与线下同质等效,其教学质量也必须得到评价与保障。基于对线上课程的发展、评价和研究方面的梳理,以及对高职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以高职课程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算法、评价信息化服务平台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高职线上教学质量评价

    新时代新青年智慧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思考——以G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为例

    陈超莹王锐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优势及作用,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做到智慧赋能乡村振兴,有效实现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助力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富裕。主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进行了论述,以G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为例,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乡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

    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智慧赋能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探究

    汪凯宁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职业教育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因为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厚人文精神的原因。面对当前的突出问题,从创新课程设置、培养创新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培育更具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和"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新时代背景下优良学风培育与"五育并举"理念的深度融合研究

    李倩雯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优良学风的内涵、"五育并举"与优良学风的内在逻辑、"五育并举"与优良学风的内在联系,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优良学风与"五育并举"理念深度融合的路径。即以"德育""智育"营造学习氛围,以"体育""劳育"增强实践能力,以"美育"提高审美素养,形成学习兴趣。在分析优良学风培育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强调处理好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加强资源配置,提升教师能力,促进学风与"五育并举"的深度融合,以期为"五育并举"理念的有效落地,培养更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提供有益思考。

    五育并举优良学风协同发展素质教育

    责任关怀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江莉莉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责任关怀意识的培养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具有同向同行性,责任关怀以"安全、环保、健康"为核心理念,将之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成为化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课堂内容渗透责任关怀、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融入责任关怀,切实将责任关怀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中。

    化工责任关怀课程思政

    "七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路径创新与实践——以广东某职业学院为例

    赵瑜王宏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传承工作中出现的校内外协同联动不足、文化美育挖掘不充分、课程体系不健全、美育传播渠道不通畅、美育评价不适用等问题,广东某职业学院通过搭建"碧臻学堂"传统文化美育平台,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为目标,深入挖掘书法、国画、汉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健全多级联动的美育工作体系,通过"多元"齐放,建构美育浸润新情境;"跨界"协同,激活传统美学新范式;"双堂"互彰,打造文化美育新平台;"三阶"递进,构建美育课程新体系;"双线"并行,畅通美育传播新渠道;"赛学"相长,筑牢文化美育新品牌,"知情意行",构建美育评价新体系七大举措,七位一体,建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新路径,开展美育改革创新实践,使大学生在美育浸润中品文化、学技艺、修性灵、养气质、树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路径

    新时代高校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杜洪雷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必须承认的是,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然而,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个别高校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相对缺乏、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思政教育理念相对淡薄等问题。笔者认为,新时代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习交流,进一步培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益,坚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努力追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有力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政教育

    《学记》教学思想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

    侯淑萍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概括了先秦儒家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经验,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它阐释了"教是为了不教"和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分析了众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原则、巩固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长善救失原则,以及列举了讲授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这些教学思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记》核心素养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以情化德:师德与医德转化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徐志敏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医学院校师德师风是影响医学生医德培养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以促进医学生高尚医德的形成,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落实点。情感教育是联通教师师德和医学生医德的中心枢纽,把情感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合,有利于转变教育者医德教育理念、提升医德教育技能、激发隐性医德教育因素、扩展医德育人队伍、延伸医德教育过程。转化师德与医德的路径需要强化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营造重视情感教育的氛围、强化医德情感教育实效考核。

    师德师风医德教育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