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学文阚阔戴兵剑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诸多优势。通过课前资源准备、课堂活动设计及课后巩固,提出教学内容创新、教师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完善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等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教学优化

    职业本科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陈艳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社会的建设步伐加快,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尤为关键。立足法律专业教育的现状和需求,通过对职业本科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旨在探索和研究如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实践能力。

    职业本科法律专业实践教学

    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性法律教学应用

    曹钟珍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复杂化,法学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压力。实践性法律教学作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实际法律案例、模拟法庭等形式,使学生在真实法律环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从实践性法律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价值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性法律教学法学教育改革综合素质职业发展

    辅导员管理效能的提升与工作创新研究

    李颜王晗硕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相对复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要负责学生各项管理任务,这就意味着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高效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但从辅导员管理工作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辅导员管理效能的提升。基于此,对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辅导员管理效能提升和工作方法创新的策略。

    辅导员管理效能工作创新

    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以"国戏研究生论坛"为例

    薛茜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研究生教育的展现,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精神面貌。它为研究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学术平台,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学术水平、演讲能力的机会。

    学术论坛硕士研究生教育

    终身学习视域下地方成人高校转型对策研究——以地方开放大学为例

    周少艾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提供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成人高校,在成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型大国建设的新机遇下,如何打造资源融通的终身学习平台,促使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创新,融合非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探索植入学分银行资历框架,加强对在职职工、再就业人员、企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群体的学历提升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学校全面转型。以更名后的地方开放大学为例,围绕稳定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形式、开设特色专业、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展开探索。

    终身学习成人高校开放大学转型对策

    记忆策略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池嘉莉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记忆策略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与调查问卷法,选取宁德师范学院 2021 级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全日制护理共 108 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 73 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 75 人,采用基于"记忆三级加工模型"的记忆策略教学法。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66。7±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2±7。5)分,其中P=0。0065<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各项结果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引用的基于"记忆三级加工模型"的记忆策略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护生知识内化、优化知识记忆成效、激发护生学习思维活力有着显著效果,并且该教学方法能够适用于流程式、高相似度、易混淆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实践价值。

    记忆策略儿科护理学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培养质量的分析

    张晓俊张杰顾楷单炯...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东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 2019 届—2021 届不同培养方式毕业的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发表论文情况及就业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不同培养模式的质量情况和培养特点。结果显示,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博士生在学位论文质量、顶端论文发表情况及就业情况均优于分段式培养博士生。研究建议可以通过适当扩大贯通式培养招生规模、全过程管理优化分段式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本科直博培养体系、建立科研与就业衔接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医学博士研究生

    地方高校师范生卓越培养模式探索

    任铭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针对未来教师群体的专业技能培育,不仅响应了教育政策的导向,而且满足了与教师资格国家考试的衔接需求,为师范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搭建了桥梁,促使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各项要求,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聚焦于探讨地方高校中师范生卓越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向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探索

    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赵丹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时代,国际学术交流的愈加频繁对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Michael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以"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行动研究为研究方法,基于某"双一流"高校校本实践,深入调研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现状以及后续培养路径。研究发现,"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际信心,激发交际意愿,提高对学术英语写作基本框架及规范的认知,但是依然难以解决学生技能迁移困难、真实交际匮乏等实际困难。基于教学行动研究,分享四点教学启示:第一,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第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第三,丰富评价体系,开拓第二课堂;第四,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