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陆璐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推进"新双高"的关键主体,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是"新双高"实施中的重要建设任务之一。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人才引聘、素能提升、活力激发、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困难。要紧紧围绕"高水平"与"双师"这两大关键点,着力于高尚师德引领师资、高端引培带动师资、校企协同共育师资、专业研训发展师资、机制创新激励师资,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新时代高水平双师队伍,为"新双高"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

    "新双高"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着力点

    师范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季舒鸿李巧巧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评价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在推进省级"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双高"学校建设,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明确建设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制订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双师型"师资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研究

    张琳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形成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引领的双创文化,从而有力提高高职生创新创业参与度,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对高职生创新创业精神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中国高职教育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必然性,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困境和难点,提出高职教育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措施建议。

    创新创业精神培育高职院校

    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机制与引导进路研究

    夏佩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成熟,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愈加普遍和显著,已经成为他们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网络交往的圈层化、表达交流的符号化与信息获取的同质化表征。从技术、个人和社会层面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机制,揭示信息茧房效应、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实隐忧,提出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打造校园融媒体传播矩阵三个进路对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进行优化引导。

    大学生网络圈层化形成机制引导进路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康平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作为淬炼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劳动品质,应贯通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英语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致力于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肩负着弥补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鸿沟的责任。高职公共英语应以"工匠精神"为导向,从培养有匠心的英语教师以及教材内容整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高职公共英语工匠精神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探索与实践

    黄艳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亟须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在此背景下,"五育融合"理念应运而生,为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探索与实践,以供参考。

    "五育融合"高职院校艺术教育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究——以广州为例

    周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好地方红色资源,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路径。地方红色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面临着教学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教学活动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学安排随意、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效果不清、缺乏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现实困境。高校要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奠定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立足点;统筹课程目标,把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出发点;聚焦教学内容,找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切入点;拓展实践领域,丰富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模式;培育红色师资,提高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搭建网络平台,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管理与利用。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元素丰富心理健康课程应用理论研究

    高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及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学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心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蒋亚莉霍奇道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史档案资源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天然属性,是高校的原生态育人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目标一致性、价值共鸣性和内容互补性,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强化思政育人的价值导向,提供独具特色的育人素材,推动先进文化的守正创新。然而,受传统育人理念和固有施教模式的影响,校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依旧存在诸多困境,困束着校史档案育人效能的充分发挥。基于此,高校与教育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理念驱动、协同育人、开发整合、持续创新为指导,聚焦于校史档案资源育人意识、育人机制、育人途径、育人手段等维度,探索并践行有效的路径,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

    校史档案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困境路径

    校企联盟视域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尤前前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校企联盟视域下,以跨境电商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与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共建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四位一体"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提高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联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