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才引领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强国建设

    翁泽钦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推动国家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阐述人才引领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人才引领的框架,分析国家战略与职业教育的关联和全球竞争中的人才需求,并深入探讨人才引领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包括教育体系对应人才需求的灵活性、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的课程设计、引入跨学科课程以提升综合素养以及拓宽实践渠道,与行业深度合作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这些改革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适应职业需求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果,旨在为人才引领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才引领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跨学科教育体系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调查与研究

    王利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别、教龄和职称在教师数字素养方面的差异性,并指出了数字资源利用和教师培训机制的不足。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出构建教学资源库、加强培训和建立评价体系等策略,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问卷调查教学资源库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互动反馈机制研究

    韩文丽黄晓阳张裴裴王艳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中肩负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专业对口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互动反馈机制尚不健全,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分析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互动机制的重要意义,并从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就业数据反馈机制、提升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互动反馈机制

    高职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变化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陈穗清李丹霞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 年高职百万扩招政策落地,广东省新增了"高职专业学院""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计划"等招生类型。因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校资源有限,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面临着新挑战。探讨了高职扩招对高职教育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对高职扩招政策的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高职扩招政策对生源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也促使教学模式向适应新生源的需求进行改革调整。然而,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教学改革力度。

    高职扩招生源结构教学模式师资教育评价

    基于调研分析的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探究

    高艳芳王文竹刘路芳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新时代有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过程中,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教师发展的规划性、产教融合的协调性、育人质量的适应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从优化顶层设计、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展示平台、推动成果置换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课程标准课程评价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毕成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云南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的系统探讨与分析,提出"英语+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了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揭示了教育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师资力量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深化合作的具体方向和策略。通过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框架,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助力云南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发展。

    "英语+技能"跨文化国际化人才双语教学文化差异"一带一路"

    "智改数转"背景下江苏高职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提升路径研究

    汪熙滕业方潘逸王乾...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明确提出,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随着江苏省产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突破,能扎根生产一线、创造性解决复杂技术应用问题的现场工程师成为制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校企深度合作动力不足、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脱节、培养评价标准体系不科学等现实困境。为了破解人才需求瓶颈,需要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顶层设计、教学目标、培养评价体系等多层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全方位提升江苏省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江苏高职教育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困境及路径探析

    蒲薇刘永辉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型社会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即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新入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重要使命。在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新入职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技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新入职教师在面临个人发展规划不清晰、工学矛盾、专业实践困难等多重挑战时,往往难以迅速适应教学岗位。这就需要学校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提升专业素养,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技能型社会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职业教育

    融合育人构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

    龚安华林英涛范亚骏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校企供需互补是其产生和运行的基础,产教融合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组建模式多样丰富了其形式。以区域经济需求、专业岗位群及行业职业素养为引领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顶层逻辑和现实需要,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岗位任务与学习领域、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对接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并进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平衡校企利益、产学研创一体、岗课赛证融合、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运行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基层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涵、现状及路径

    贺芳杨淑丽叶蓓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服务的生力军,其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医德教育、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加强校院合作等途径,提升基层医学生职业素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

    基层医学生职业素养"双高计划"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