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刘红梅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其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模式是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校企合作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岗设课,以证定标,以赛提能"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实践与研究

    刘星辛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我国 2022 年 5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举措。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基于当前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存在的困境,探索基于产教融合"以岗定课、以证定标、以赛提能"的课程体系,重构四位一体的"岗—课—赛—证"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和实施保障,希望能为当前高职教育国贸专业课程优化重构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产教融合岗课赛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共同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优化路径

    童俊艳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我国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在"产教融合共同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包括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数字化技能型人才;创新课程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因此,语文教育专业可从实时更新优化:"数字化+课程体系"、弹性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要进一步贴切学生发展几方面予以加强。

    "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优化路径

    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育生态课堂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蒋小武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育生态课堂的质量提升策略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分析目前教育生态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同质化、评估方式单一、学生表达机会有限以及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提供职业规划辅导、开发特色课程、实施多元化评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加强校企合作。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课程内容的创新和多样性,提高评估的全面性,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育生态课堂质量提升校企合作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港口工程"智能建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

    温秀媛陈良志李家华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港口工程"智能建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是在"双高计划"大背景下,专业群建设项目的推动下,信息化教学手段初步探索的产物。将BIM技术与港口工程专业课程教学需求相结合,建设一套完整的港口工程智能建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该平台包含重力式码头施工、高桩梁板码头施工、板桩码头施工、防波堤施工、航道整治施工 5 大系统,每个系统包含实验介绍、互动学习、课程考核、实验报告、个人中心、安全管理 6 个模块。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具有场景化和沉浸感,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活跃师生课堂互动,增设虚拟仿真实训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港口工程虚拟仿真专业群

    探讨OBE理念下的传媒类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路径

    唐毅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高校传媒类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的现状,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从而为高校传媒类专业课程构建层次合理、系统规范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OBE理念传媒类专业课程考核

    "双高"背景下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优化建设

    强苗苗王晨鸽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护理技术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学生学习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不仅可以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能灵活运用,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因此,在"双高"背景下,进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对学生未来顺利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建设,合理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有效弥补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双高"背景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护理技术优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及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接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2+1+1"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王丹王雪蒲永莉谢桂英...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1+1"教学模式是基于教育信息化及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对接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在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的改革探索。其将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从入学到首次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即"2"年在校闭环式信息化教学、"1"年校外开放式信息化学习和"1"年毕业后对接式信息化帮扶。该改革探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助力。

    教育信息化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BOPPPS教学法在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蒋争艳蒋菲菲杨小凤卢云丽...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法在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 32名硕士研究生在 2020 年 1月到 2022 年 10 月此阶段于某三甲医院实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共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两组,各组均为 16 名。对照组硕士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BOPPPS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别在教学前与教学后对两组硕士护生进行学习成绩考核,教学结束后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CTDI-CV)调查硕士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自拟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调查问卷考核其综合能力情况。结果:教学后两组硕士护生护理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分数明显提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硕士护生各项CTDI-CV评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提升(P<0。05);实验组硕士护生信息素养、沟通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相关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取BOPPPS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进一步提升硕士护生最终实践教学的考试成绩,提升其批判性思维与综合能力。

    BOPPPS教学法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朱露琴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升线上课程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混合式教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进行研究,提出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总结"的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从生产优质内容,重视教学实施,完善教学评价和保障体系,总结经验和教训四方面提升线上课程教学质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中质量提升理念指导的应用指导尝试,拓宽了理论应用的范围,也增加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并且为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