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学
新疆医学

汪师贞

月刊

1001-5183

0991-8559596;8569011

830004

乌鲁木齐市龙泉街191号

新疆医学/Journal 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综合性医疗卫生刊物。重点反映新疆医疗卫生科研成果和疾病防治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帮助各级医务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LA2R、THSD7A及IgG4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徐丹刘利君李鑫赵宁...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IgG4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根据纳排标准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共计134例,按照肾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IMN组和非IMN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组织中PLA2R、THSD7A、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情况以及IMN组PLA2R抗体阳性与阴性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IMN患者中在年龄、血清PLA2R滴度、肾组织PLA2R阳性率、肾组织免疫球蛋白IgG1、IgG4 及C3荧光强度均高于非IMN组;IMN患者血清PLA2R阳性组的24hUP(24-hour uriary protein)明显高于阴性组,血浆白蛋白低于阴性组;线性回归分析,血清PLA2R-Ab与发病年龄及24hUP的变化量呈现正相关(R=0.318,P=0.039、R=0.511,P=0.014);在IMN诊断中,血清PLA2R抗体、血清THSD7A抗体、肾组织PLA2R、肾组织THSD7A、肾组织IgG4特异度分别是88.17%、63.49%、79.81%、63.07%、74.18%;敏感性最高为肾组织IgG4(98.03%)且曲线下面积最大;THSD7A因阳性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LA2R抗体、肾组织PLA2R、肾组织THSD7A、肾组织IgG4对IMN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PLA2R抗体滴度较高的患者相对年龄较大,可能更易出现大量蛋白尿或和低蛋白血症,而THSD7A因阳性率较低,暂未见明确的相关性,需要后续开展更大的样本量进行研究.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磷脂酶A2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IgG4

    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哈晓文姜鸿
    509-513,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单中心研究评估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同时探索导致DKD患者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 纳入437名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的患者及100名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分组,进行分析对比并进一步探究25[OH]D缺乏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肾病各期患者较健康对照组25[OH]D均有降低,BUN每升高1mmol/L,其25[OH]D缺乏的风险较前提高了近118%;TC每增高1mmol/L其患25[OH]D缺乏的风险则会提高近30%;高脂血症与25[OH]D缺乏的发生呈正相关,TG每增高1mmol/L,其发生25[OH]D缺乏的发生率增高近67%;HbA1c每升高1%其发生25[OH]D缺乏的风险增加近60%.eGFR每降低1mL/min/1.73m2其25[OH]D缺乏的发生率升高97.2%.结论 血清25[OH]D水平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情况的有力的预测因子.

    糖尿病肾病25-羟基维生素D慢性肾脏病

    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与免疫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沈佳姜鸿杨淑芬
    514-516页

    血清PLA2R抗体阴性的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阿米娜·吾斯曼黄萱张菁菁李素华...
    517-520页

    探索二甲双胍对博来霉素所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简悦江洪艳伍义兰赵勇...
    52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对博来霉素所诱导大鼠肺纤维的影响,探索AMPK、NF-κB、TGF-β信号因子在肺组织内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泼尼松组及吡非尼酮组,向大鼠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余下大鼠被采取单次向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以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待14d后分别予以不同药物干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泼尼松、吡非尼酮,经连续灌服药物14d后处死大鼠取材,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对比各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评分比较.采用酶链接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匀浆液、肺泡灌洗液中的TGF-β、NF-κB、AMPK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HE染色炎性评分提示模型组高于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吡非尼酮组,泼尼松组高于二甲双胍组;Masson染色评分二甲双胍组及吡非尼酮组相较模型组有所降低.在肺泡灌洗液中二甲双胍组AMPK的含量较其余各组有所增高.NF-κB模型组较二甲双胍组、泼尼松组、吡非尼酮组有所增高,且二甲双胍组相较泼尼松组及吡非尼酮组有所增加.在肺组织匀浆液中TGF-β的含量模型组较其余各组增高.结论 二甲双胍能缓解由博来霉素所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中TGF-β、NF-κB、AMPK信号因子的表达所产生.

    二甲双胍肺纤维化AMPKNF-κBTGF-β

    新疆结核病患者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分型特征分析

    黄旭林李树涛
    527-529,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疆结核病患者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NAT2)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 纳入诊断为肺结核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测定NAT2基因多态性.所获取的数据采用c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2名患者中快乙酰化型患者为32人(24.2%),中间乙酰化型患者为66人(50%),慢乙酰化型患者为34人(25.8%),男性与女性患者间、老年与非老年患者间、北疆与南疆患者间乙酰化型的NAT2基因多态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区结核病患者NAT2基因多态性以中间乙酰化型为主,NAT2基因多态性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及地区的结核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结核病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异烟肼

    肺部超声评分及血浆miRNA-21-5p对脓毒症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预判价值

    张红玉唐永军
    530-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miRNA-21-5p水平与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低危组(38例,APACHEⅡ评分≤10分)、中危组(32例,APACHEⅡ评分10-20分)及重危组(20例,APACHEⅡ评分≥20分).检测比较3组血浆miRNA-21-5p、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氧合指数(O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以及LUS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分析评估血浆miRNA-21-5p水平及LU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关程度.依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19例),比较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危险程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miRNA-21-5p水平与LUS评分对ALI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危组血浆miRNA-21-5p、BNP、EVL-WI及LUS评分均低于重危组(P<0.05),但均高于轻危组(P<0.05);而中危组OI高于重危组(P<0.05),但低于轻危组(P<0.05).三组D-dime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miRNA-21-5p水平及LU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57,P=0.026;r=0.795,P=0.036).死亡组的血浆miRNA-21-5p、BNP、EVLWI及LU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但OI则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血浆miRNA-21-5p水平与LUS评分是ALI患者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OR=3.656,P=0.013;OR=2.913,P=0.029).血浆miRNA-21-5p切点3.25与LUS评分切点17.50对预测AL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4.2%和特异度为81.7%(P=0.018).结论 血浆miRNA-21-5p与LUS评分能有效评估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短期预后结局预测有较好价值.

    miRNA-21-5p肺部超声评分急性肺损伤预后

    术前白介素-6/白介素-10表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预测

    陈超刘永刚李慧峰田冬冬...
    536-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白细胞介素-6/白介素-10表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医院同期48例未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腰椎间盘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通过查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基线资料,同时收集所有患者术前白介素-6、白介素-10值,并计算白介素-6/白介素-10值.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术前白细胞介素-6/白介素-10表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住院时间、术前白细胞介素-6、术前白细胞介素-10、术前及术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大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白介素-6、术前白介素-10、术前白介素-6/白介素-10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白介素-6/白介素-10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具有一定预测效能.结论 术前白细胞介素-6/白介素-10表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具有较好预测效能,其值越高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可能性越大.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感染白介素-6白介素-10

    纤维蛋白原与红细胞计数比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马清玉马艺萍袁玉娟帕丽达·玉山江...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线纤维蛋白原与红细胞计数比值(FRR)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27例行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990例.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35.1±26.2个月.根据FRR中位数分为2组:低组(FRR<0.666;n=495)和高组(FRR≥0.666;n=495).利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我们对FRR在追踪期间预测结果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通过Kaplan-Meier方法执行了生存率分析.结果 两组间性别、吸烟、饮酒、PT、DBIL、TP、TBIL、ALB和GLO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FRR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FRR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FRR是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的HR为5.740[1.916-17.196],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示,FRR、FIB和RB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616和0.377.通过结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显著(P<0.05).结论 FRR与死亡独立相关,并可作为PCI术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计数冠心病糖尿病死亡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中导向装置引导髋臼周围通道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应用

    邢晶伟孙辉付饶左立新...
    546-548,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中导向装置引导髋臼周围通道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8例髋臼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中导向装置引导髋臼周围通道螺钉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耗时、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中导向装置引导髋臼周围通道螺钉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及髋关节功能,可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髋臼骨折3D打印技术髋臼周围通道螺钉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