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研究(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研究(下旬)
新课程研究(下旬)

黄世新

月刊

1671-0568

xkcyj2012@163.com xkcyj2012@126.com

027-68892591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

新课程研究(下旬)/Journal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查看更多>>《新课程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2-17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568。《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本刊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目的,重在通过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和发展的途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指导中小学校长、教师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发展,从而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德修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刊为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思想的平台,彰显智慧的殿堂,专业成长的乐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岗课赛证"背景下电商企业智能会计人才的培养

    吕明月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商企业的快速兴起,驱动传统会计行业向智能财税新业态转变。"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的提出呼应了会计业态的转变,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式存在"岗课赛证"融合度不够,以及师资素质、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学校应当以"岗课赛证"的要求创设课程、提升师资、改革教法并优化学生评价,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岗课赛证"电商企业智能会计

    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尹爱英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育课程即饮食方面相关的教育,包括饮食观念、饮食礼仪、饮食内容等。幼儿正处在事物认知的关键期,幼儿园在这个时期做好幼儿饮食教育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念,帮助幼儿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意义。文章从食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出发,探究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发方法,提出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践策略。

    幼儿园食育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路径

    祝玉云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背景下,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主要存在四大现实困境:合作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职责模糊、育人形式单薄、育人内容片面。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须加强协同育人思想认识、明晰三方职责、拓宽协同育人渠道、丰富协同育人内容,以此提升育人质量,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教育生态。

    "双减"家校社协同育人现实困境路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焱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寻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核心素养

    高职体育教学中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运用对策

    李林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则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体育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进行准确论断,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期间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升体育课堂的学习效果。文章从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概念出发,针对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运用发展性教育评价推动高职体育教学开展的相关策略。

    高职体育教学发展性教育评价对策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分析

    季晶晶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了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在文献综述法、观察法等方法应用下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所设计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课程目标设计层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文章将具体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状况,并结合相应问题提出更为有效的设计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

    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举措

    陆继好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品质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对其入学准备、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如教师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关注、寓教育于游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专注力、在任务中强化幼儿目标与规则意识、创设适宜环境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性、家园共育学习品质等。

    幼小衔接学习品质幼儿教育

    幼小衔接阶段的家校共育路径探寻

    归宏飞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是社会热点话题,是幼儿园一直在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幼儿园而言,幼小衔接是一项长期工作,在三年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所实施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具有为入学做准备的作用。对家长而言,幼小衔接集中在大班阶段,其教育行为往往演变为一项突击工程,具体表现为"早学"和"抢学"。面对这种突出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解决家园共育中的入学准备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大班平稳过渡到小学,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小衔接家园互动指导方法幼儿发展

    例析创新视角下的教师管理现代化

    倪莉凤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怎样才能办成老百姓家门口受欢迎的园所,一直是教师思考、探索与实践的主题。相对于幼儿园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更为重要。因为,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抓手。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导者,其自身日常言行态度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与作用。因此,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幼儿园只有关注教师生命成长,才能促进教师自发、自主、创造、健康的发展,形成"科学保教"的文化管理,让他们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此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以师为本专业研修幸福成长

    儿童视角下户外艺术研究的情报综述

    杨继芬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注"儿童视角"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趋势之一。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开展相关户外艺术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本文对儿童视角下户外艺术开展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发现儿童视角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儿童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其中马赛克研究法是儿童视角落地的重要载体;幼儿户外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幼儿户外艺术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儿童视角户外艺术